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4节 密度的应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 同,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不同1.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利用密度公式ρ= 计算物质的密度,与密度表对照、比较,鉴别物质的种类。(2)计算质量:对于不便直接测量质量的物体,若该物质的密度为ρ,体积为V,则质量为m=ρV。(3)计算体积:对于不便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若该物质的质量为m,密度为ρ,则体积为V= 。2.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根据密度分类:如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对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2)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浓度:如鉴定牛奶、酒的品质,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进行选种等。(3)根据密度选材: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航天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等。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三种方法方法 判断思路 判断结果比质量 假设是实心的,代入密度。根据m=ρV计算出该物体的理论质量m物 若m物<m,则为空心;若m物=m,则为实心比体积 假设是实心的,代入密度,根据V= 计算该物体的理论体积V物 若V物>V,则为空心;若V物=V,则为实心比密度 根据ρ= 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ρ物,与密度表中该物质的密度相比 若ρ物<ρ,则为空心;若ρ物=ρ,则为实心知识点1:利用密度求质量1.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0.5 kg,当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某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1.7 kg,则若装满密度为1.0×103 kg/m3的另一种液体时,其总质量是多少?解:液体装满瓶子,所以瓶子的容积等于液体的体积,故瓶子的容积:V瓶=V1= = =1.5×10-3 m3,装满密度为1.0×103 kg/m3的另一种液体时,其总质量:m总=ρ2V瓶+m瓶=1.0×103 kg/m3×1.5×10-3 m3+0.5 kg=2 kg。知识点2:利用密度求体积2.【教材情境素材改编】有一捆铜导线质量为89 g,导线的横截面积是0.025 cm2,已知铜的密度为ρ=8.9 g/cm3,则这捆铜导线的长度是多少?解:由ρ= 得铜导线的体积:V= = =10 cm3=1×10-5 m3,铜导线横截面积:S=0.025 cm2=2.5×10-6 m2,这捆铜导线的长度:L= = =4 m。知识点3:密度与物质鉴别3.(多选题)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故可用密度准确鉴别物质的种类B.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故需要多种方法并用鉴别物质C.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故不能根据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D.要想知道是否为纯铅球,可先求出密度,再与纯铅密度比较BD4.【科学推理】“盐水选种”时需要用密度为1.1 g/cm3的盐水,现配制了0.05 m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是60 kg。这样的盐水( )A.符合要求B.无法确定是否符合要求C.不符合要求,需要加盐D.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D5.(广东中考)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 g,体积为2 cm3,纪念币的密度是8 g/cm3。可见,这枚纪念币不 是(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ρ金=19.3×103 kg/m3)8不是6.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航空器材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B.用密度鉴别物质时,常常需要多种方法并用C.拍摄电影时,使用密度较大的物质作石头道具D.配制农业选种盐水的密度要适当才能达到选种目的C7. (衡阳祁东县模拟)关于密度与社会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鉴定牛奶、酒的品质B.建造机床设备的底座时应该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轻便且容易移动C.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D.海上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采用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的优异性能的碳纤维材料B8.(多选题)(南宁横县模拟)一个小铁球的质量是790 g,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放入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00 mL,放入小铁球后,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为 350 mL。则(已知ρ水=1.0×103 kg/m3, ρ铁=7.9×103 kg/m3)( )A.小铁球是实心的B.小球的体积为150 cm3C.若小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0 cm3D.若小球是空心的,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铁球的总质量为840 gBD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近年来,共享单车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某款共享单车其车架材料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查阅下表,铝合金的密度为2.9×1 03kg/m3,若该款单车车架的体积一定,需车架的质量最小,可选用表中的碳纤 维作为车架材料。材料 铬铝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性能(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密度(kg/m3) 7.9×103 2.9×103 4.3×103 1.6×1032.9×103碳纤维10.世界杯的奖杯是足球界的最高荣誉,如图是世界杯的奖杯“大力神杯”,它的体积大约为4×103 cm3,质量为6 200 g,其中奖杯顶端球体用18 K纯金制作,球体的质量为5 010 g,体积为1 200 cm3。(已知ρ18 K纯金=16.7 g/cm3、ρ铜=8.9 g/cm3)(1)请计算此“大力神杯”的密度;(2)若用18 K纯金浇铸一个实心的“大力神杯”,请计算它的质量;(3)若“大力神杯”顶端球体的空心部分用铜来填满,请计算需要多少铜?(2)若用18 K纯金浇铸一个实心的“大力神杯”,其体积仍为4×103 cm3,则它的质量:m18 K纯金=ρ18 K纯金V杯=16.7 g/cm3×4×103 cm3=66 800 g;解:(1)“大力神杯”的密度:ρ杯= = =1.55 g/cm3;(3)“大力神杯”顶端球体中18 K纯金的体积:V18 K纯金= = =300 cm3其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体-V18 K纯金=1 200 cm3-300 cm3=900 cm3,则铜的体积:V铜=V空=900 cm3,铜的质量:m铜=ρ铜V铜=8.9 g/cm3×900 cm3=8 010 g。11.【逆向推理】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其密度分别为ρ铁=7.9×103 kg/m3、 ρ铜=8.9×103 kg/m3、 ρ铅=11.3×103 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铁球是实心,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B.若铜球是实心,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C.若铅球是实心,则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D.以上说法都不对A(共24张PPT)小专题八 密度的相关计算 类型1:密度的比值计算1.两个实心物体,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5 ∶3,体积之比是4 ∶5,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A.3 ∶4 B.4 ∶3 C.25 ∶12 D.12 ∶25B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实心体,其体积之比是3 ∶4,质量之比是2 ∶3,若甲截去一半,乙截去 ,则剩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A.2 ∶3 B.4 ∶3 C.8 ∶9D.9 ∶8C3.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是2 ∶3,体积之比是 8 ∶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6 ∶15,如果将甲物体切去 ,将乙物体切去 ,则剩下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16 ∶152 ∶3类型 2:关于密度与图像的计算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 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 ∶1D5.(多选题)(钦州灵山县校级月考)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B.a的密度是b的两倍C.若将b质量减半,其密度变为0.5×103 kg/m3D.若将c体积增大到4×10-3 m3,其密度不变AD类型3:隐含条件问题考向1:等质量问题6.一块体积为1 m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0.9× 103kg,体积减 少(选填“增加”或“减少”)了0. 1m3。(ρ冰=0.9×103 kg/m3)0.9×103减少0.17.(泸州泸县校级月考)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装有适量水,将用细线拴好的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ρ铜>ρ铁>ρ铝)分别慢慢浸没在三个杯子的水中,三个杯子中的水均未溢出,且水面均相平。由此可判断,装有铝 块(选填“铜块” “铁块”或“铝块”)的杯中水的质量最少。铝块考向2:等体积问题8.将一质量是100 g的金手镯缓慢投进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是8 cm3。此手镯是纯金制成的吗?(已知金的密度是 19.3 g/cm3)解:因为金手镯缓缓投进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所以金手镯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即V=V溢=8 cm3,则金手镯的密度:ρ= = =12.5 g/cm3,因为12.5 g/cm3<19.3 g/cm3,所以,此手镯不是纯金制成的。考向3:等密度问题9.一石块的体积为2 m3,为了获知它的质量,某同学在石块上取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 1×10-2 kg,体积为4×10-6 m3,求:(1)石块的密度ρ石;(2)石块的质量m石。(2)石块的质量:m石=ρ石V=2.5×103 kg/m3×2 m3=5 000 kg。解:(1)石块的密度:ρ石= = =2.5×103 kg/m3;类型4:空心问题10.(吉林中考)体积为30 cm3、质量为178 g的铜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满铝,则需要加铝的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 kg/m3, ρ铝=2.7×103 kg/m3)解:假设铜球是实心的,由密度公式可得铜球的密度:ρ= = ≈5.9 g/cm3,ρ铜=8.9×103 kg/m3=8.9 g/cm3,因为5.9 g/cm3<8.9 g/cm3,所以铜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V铜=V- =30 cm3-=30 cm3-20 cm3=10 cm3,ρ铝=2.7×103 kg/m3=2.7 g/cm3,铝的质量为m铝=ρ铝V铝=ρ铝V空=2.7 g/cm3×10 cm3=27 g。类型5:物质含量问题11.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 g,体积为52 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 g/cm3和8.9 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解:(1)工艺品的密度:ρ= = ≈11.5 g/cm3。(2)根据售货员的说法,工艺品中金和铜的质量均为300 g,则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金= = ≈15.5 cm3,V铜= = ≈33.7 cm3,总体积: V′=V金+V铜=15.5 cm3+33.7 cm3=49.2 cm3,工艺品的密度: ρ′= = ≈12.2 g/cm3,从计算结果可知,11.5 g/cm3<12.2 g/cm3,即实际密度小于按含金量为50%计算的密度,因此售货员的说法不可信。类型6:混合物的密度问题考向1:固体混合物质密度问题12.(绵阳涪城区校级期末)有一个质量为232 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 54 g,合金球的密度为多少?(ρ铜=8.9 g/cm3, ρ铝=2.7 g/cm3)解:铜的质量:m铜=m总-m铝=232 g-54 g=178 g;由ρ= 得铜的体积:V铜= = =20 cm3;铝的体积:V铝= = =20 cm3;所以铜铝合金球的体积:V总=V铜+V铝=20 cm3+20 cm3=40 cm3;合金球的密度:ρ= = =5.8 g/cm3。考向2:液体混合物质密度问题13.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 g/cm3,现配制了0.5 L盐水,其质量为0.6 kg,该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是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解:配制的盐水的密度:ρ= = =1.2×103 kg/m3=1.2 g/cm3>1.1 g/cm3,此盐水不符合要求,应加水,设加水的质量为m,则由题意得:=1.1×103 kg/m3,解得m=0.5 kg,所以应加水0.5 kg。(共17张PPT)小专题七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类型1:沉坠法测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密度1.当今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广泛应用各种复合材料,其特点是密度小、强度大。小飞同学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制成的物块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该D (填选项前的字母)。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左调平衡螺母C.向右盘中加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右D(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16.4 g。(4)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顺序,测出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0.82×1 03kg/m3,这种测量方法会使物块所测密度偏 小(选填“偏大”或“偏小”);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减轻飞机、汽车的质量,提高速度,节 约能源。16.40.82×103偏小减轻飞机、汽车的质量,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类型2:测量易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2.某小组同学要测量一种易溶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 调节。(2)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称量的小颗粒质量是146 .4g。(3)因小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丙的方法测量体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铁砂,抹平砂面;②倒出铁砂,将小颗粒倒入量筒;③将铁砂再倒进量筒,反复摇动后再抹平表面。则小颗粒的体积是60cm3。左146.460(4)该小颗粒的密度是2.44×1 03kg/m3。(5)若本实验中所采用铁砂的砂粒不够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小 。2.44×103小类型3:标记法测量物质的密度3.小强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欲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并使其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出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5)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如图,小石块的质量m石=m1- m2。右m1-m2(6)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V石= ,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 。(均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7)若步骤(3)中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则小强所测的小石块质量大 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质量。大于类型4:等体积代换法测物质密度4.【科学探究】小明需要密度为1.05×103 kg/m3的盐水,为了检验实验室中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小明做了以下实验。(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2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44 g。(2)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则盐水的密度为1.1×1 03kg/m3,小明测出盐水的密度与实际密度相比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得到需要的盐水,小明此时需要向盐水中加 水(选填“加盐”或“加水”)。441.1×103偏大加水(3)同伴小王认为不需要量筒也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方案: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把烧杯中的水倒掉,加入盐水至标记 处,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④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加入盐水至标记处5.(南京中考)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烧杯和电子秤等器材测量盐水和鸭蛋的密度。(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增减砝码过程中,不 能(选填“能”或“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不能(2)测量盐水密度时,有以下四个步骤: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烧杯内盐水有残留),测出盐水体积;③……;④算出盐水密度。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步骤③的操作是直 接(选填“直接”或“擦干残留盐水后”)测量烧杯质量。直接(3)测量鸭蛋密度的步骤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图中电子秤显示四个数据,若没有“131.0 g”这个数据,能否求出鸭蛋的密度?请在横线上作答。要求:①若能,请写出鸭蛋的密度值;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能,鸭蛋的密度为1.15×103 kg/m3。能,鸭蛋的密度为1.15×103 kg/m3(共21张PPT)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1节 质量1.物体所含物 质的多少叫作质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2.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 t)、克(g ) 和毫克(mg)等。3.向托盘天平的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 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物质m吨(t)克(g)镊子1.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物态变化无关。2.天平的使用:(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可表示横梁平衡。(4)测:称量前,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依次试加砝码,若放上最小的砝码大了,拿掉最小的砝码小了,此时需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最终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这里要注意:物体和砝码要“左物右码”。(5)读: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物体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以游码左侧边缘所对刻度为准。1.测量前的平衡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实现的。2.测量过程中的平衡是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实现的,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知识点1:质量1.【物质观念】下列因素能改变物体质量的是(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A2.【生活情境素材改编】质量指物体所含物 质的多少,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 g)。药品、奶粉等包装袋上标示的“净含量20 mg”“净含量900 g”,都是表示这件商品的质 量(选填“质量”或“重量”)。物质千克(kg)质量3.【教材情境素材改编】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或数:(1)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m g=0.0 8g;(2)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kg =0.04 5t;(3)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0.15 kg;(4)一辆家用小轿车的质量大约是1.2t =1.2×10 1.2kg。mg0.08kg0.045g0.15t1.2×103知识点2:质量的测量工具4.下列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物体质量的是( )A.刻度尺B.体温计C.机械秒表D.电子秤D5.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B.称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C.为了方便可以直接用手拿取砝码D.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D6.(百色中考)使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右,取出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左,则可使横梁恢复水平位置平衡的正确操作是( )A.在右盘中加砝码B.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C.在右盘中减砝码D.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B7.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 (选填“左”或“右”)盘,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32 .2g。若物体与砝码放反,则测得的质量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选填“大”或“小”)。右32.2大8.(多选题)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A.1 kg铜比1 kg棉花的质量大B.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将铁块从20 ℃加热到90 ℃,其质量不变D.一铜块从实验室拿到教室,质量会不同BC9.(扬州中考)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 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 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C.向左移动游码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B10.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不小心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搞错了,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32 g,游码所对刻度值为1.2 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A.32 g B.33.2 g C.30.8 g D.无法确定C11.【教材情境素材改编】小明想测量出一枚回形针的质量,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A.把一枚回形针放在天平托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B.先测出一百枚回形针的质量,再除以100C.天平是测质量的精密仪器,直接把一枚回形针放在托盘内可以测量出大头针的质量D.先测出一枚回形针和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B12.(多选题)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可能会造成测得的结果偏小的是( )A.砝码生锈,导致砝码的质量偏大了B.调节平衡时,游码未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C.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便开始测量D.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便开始读数AC13.【教材情境素材改编】如图所示为一些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台秤的砝码盘 相当于天平的右盘。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应将调零螺丝向右 (选填“左”或“右”)旋转,才能使秤杆平衡。测量时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则测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砝码盘右偏大14.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1)如图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3处错误操作:游码不在零刻 度线处、左盘放砝码,右盘 放手镯、用手直接 拿砝码。(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进行了正确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码:1个 50 g、1个10 g、1个5 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在1.6 g处。则妈妈手镯的质量是66 .6g,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0 g、10 g、 5 g。游码不在零刻度线处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手镯用手直接拿砝码66.650 g、10 g、 5 g15.【科学思维】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浮着一块冰,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天平平衡,如图所示,若冰块全部熔化后,天平将( )A.仍平衡B.左盘上升C.右盘上升D.无法判断A(共22张PPT)第2节 密度1.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 与它的体积 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 表示。2.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 米,符号是kg/ m3。其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它们的单位换算为 1 g/cm3= 1×10 3 kg/m3。质量体积ρ千克每立方米kg/m31×103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的四点透析:(1)密度反映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的大小,通常情况下,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大的物质的密度大,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小的物质的密度小。(2)每种物质的密度是确定的。不随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不论它的质量多大,体积多大,其密度大小不变。(3)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习惯上讲“铁比棉花重”,实质上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4)物质密度受物态变化和温度的影响。①当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时,质量不变,体积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密度的变化。例如冰熔化成水时,密度变大。②同种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其原因是温度变化时,虽然质量不受影响,但体积会发生变化(如热胀冷缩),从而引起密度的变化。2.在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统一。若质量单位用kg,体积单位用m3,则密度单位为kg/m3;若质量单位用g,体积单位用cm3,则密度单位为g/cm3。知识点1: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小雨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时,得到下表数据:实验次数 物体 m/g V/cm3 / (g/cm3)1 铝块1 5.4 2 2.72 铝块2 10.8 4 2.73 松木1 10.8 21.6 0.54 松木2 1 2 0.52.70.5(1)先将表中所缺数据补充完整。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相同__的。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不同__的。科学上通常用__密度__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2)上面右图中的图线__a__反映了铝块实验情况。相同不同密度a知识点2:密度的理解与计算2.【科学本质观】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B.kg/m3和g/cm3都是密度的单位C.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D.液态石蜡凝固时体积变小,说明其密度变大了C3.【教材情境素材改编】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牛奶的密度为1.1×103 kg/m3=1. 1kg/L。(2)苹果的密度为0.9 g/cm3=0.9× 103kg/m3。(3)酱油的密度是1.15×103 kg/m3=1.15×1 03g/L。1.10.9×1031.15×1034.小红在课外活动中,对运油的油罐车很感兴趣,她很想测出油罐车内油的质量,但她只知道这个油罐车的容积是50 m3,不知道油的密度,于是她从油罐内取出一些样品,测出20 cm3这种油的质量是16 g,请帮她计算车内油的密度及这辆油罐车最多能装的油的质量。解:油的密度:ρ= = =0.8 g/cm3=0.8×103 kg/m3;根据密度公式,这辆油罐车最多能装油的质量:m′=ρV′=0.8×103 kg/m3×50 m3=4×104 kg=40 t。知识点3:密度与温度5.【教材素材改编】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 减小,体 积增大。密度体积易错点:误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6.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关于公式ρ=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B.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对于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对于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D7.(多选题)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相同质量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体积较小BD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蜡 0.9×103 冰(0 ℃) 0.9×103水 1.0×103 铝 2.7×103水银 13.6×103 铜 8.9×1038.(多选题)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 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像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两图像不同,说明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C.10 g甲物质体积为10 cm3D.10 cm3乙物质质量为30 gAB9.如图,由不同物质制成的黑、白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黑、白两种实心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 ∶1B.1 ∶3C.3 ∶2D.2 ∶3A10.【课标情境素材改编】房间的暖气一般安装在窗户的下 (选填“上”或“下”)方,这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同样道理,制冷空调一般安装在墙壁的上 (选填“上”或“下”)方。下小上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它们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 乙的密度。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体积,则剩余部分的质量关系m甲大 于m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于大于12.如图所示,乌鸦为了喝到瓶中的水,每次将一个质量为0.01 kg的小石头投入容积为 3×10-4m3且盛有0.2 kg水的瓶中,当投入25个相同的小石头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求:(1)瓶内小石头的总体积;(2)小石头的密度。解:(1)由ρ= 可得,瓶内水的体积为V水= = =2×10-4 m3,瓶内小石头的总体积为V石=V容-V水=3×10-4 m3-2×10-4 m3=1×10-4 m3;(2)25个相同小石头的总质量为m石=25×0.01 kg=0.25 kg,小石头的密度为ρ石= = =2.5×103 kg/m3。13.【逆向思维】a、b、c为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A.若a、b、c的质量相同,a的体积最大B.若a、b、c的质量相同,a的体积最小C.若a、b、c的体积相同,a的质量最大D.若a、b、c的体积相同,c的质量最小A(共18张PPT)第六章实验突破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 原理: ρ = 测量工具:天平、量筒 原理: ρ = 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2)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V1; (3)将固体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读出体积V2; (4)固体的密度ρ= 。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烧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4)液体的密度ρ= 。一部分液体烧杯和烧杯中剩余液体交流与反思:先测量体积再测量质量,固体物质表面会沾水,使得质量的测量值偏大 ,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 。 交流与反思:(1)若先测量液体的体积,再测量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由于量筒上残留了少量液体,使测得的质量偏小,从而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小;(2)若先测空烧杯和烧杯与液体的质量,再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由于烧杯上有液体残留,使测得的体积偏小,从而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大大小小小大拓展:测物体体积的特殊方法物体种类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 密度小于水的物体 吸水性物体方法 溢水杯法 针压法或助沉法 ①先让物体吸足水;②可用一层塑料薄膜将物体密封;③排沙法(吸水或易溶于水)。图示 步骤:甲:在量筒A中装入适量细沙,抹平表面,示数为V1;乙:将称量的颗粒装进量筒B;丙:将量筒A中细沙倒进量筒B中,反复摇动后抹平表面,示数为V2。体积表达式 V=V V=V2-V1 V=V2-V1 V排V2-V1V2-V1类型1:测量固体的密度小明为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做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 线处,再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可使天平平衡,说明调节平衡螺母之前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 (选填“左”或“右”)侧。(2)小明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52 g。零刻度线右52(3)再把细线拴在小石块上,用量筒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4 mL,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测得小石块的体积是20 cm3。(4)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2.6×10 3kg/m3。4相平202.6×103(5)如果小明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将偏 大(选填“偏大”或“偏小”)。(6)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偏 小(选填“偏大”或“偏小”)。(7)实验后,小明发现使用的20 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小石块密度会偏 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偏大偏小偏小(8)同组的小方在测量另一质量为m0的物块的密度时,由于体积太大不能放入量筒中,于是小方设计了如下方案测量物块的体积,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把质量为m0的物块放入烧杯中,发现物块沉入水中,如图丙所示,用油性笔记下此时水面位置M;②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物块的总质量m1;③将物块从水中取出,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标 记M处,如图丁所示;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物块的密度ρ=ρ 水(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标记M处类型2:测量液体的密度小芳在做测量橙汁密度的实验。(1)小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 (选填“左”或“右”)调;B.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 g;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橙汁,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2g;D.她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橙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左62(2)小芳算出橙汁的密度ρ=1.05×1 03kg/m3。1.05×103(3)同组的小明认为,小芳这种方法测出橙汁密度会 偏 大。只需对小芳的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小明调整后的实验步骤为AC DB(填序号)。偏大ACDB(4)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丁),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d.橙汁的密度ρ橙汁=ρ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共29张PPT)第六章常考重难点突破与提升【大概念构建】质量与密度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测量工具天平的使用实验室:天 平常用:台秤、案秤、电子秤天平质量与密度密度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公式:ρ=\f(m,V)单位:kg/m3、 g/cm3换算单位:1 g/cm3=1.0 ×103 kg/m3密度与温度:绝大部分的物质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 小,而水在0~ 4 ℃时反常膨胀1.0×103减小质量与密度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量筒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直接测量、排水法、针压法原理:ρ=\f(m ,V)用天平、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量程、分度值读数质量与密度密度的应用求密度:ρ= ;利用密度可鉴别物质、判断是否空心求质量:m=ρV求体积:V=ρV【重难点突破】重难点1:质量及其测量1.一个铝合金块的质量为8.6 kg,下列情况中,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把铝合金块熔化后全部铸成一个零件B.把铝合金块压成铝合金板C.把铝合金块从地球拿到太空D.把铝合金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D2.(南宁西乡塘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托盘天平使用时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若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将偏大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添加砝码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指针偏向左盘,可进行减码操作B3.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他先把天平放在水 平台面上,再将游码移至“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 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52. 4g。水平左52.44.小东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误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而将砝码放在左盘了,横梁平衡后,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65 g,标尺上游码示数为3.4 g,则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为61.6 g,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大 (选填“大”或“小”)61.6大重难点2:密度及其相关计算5.(南宁横县模拟)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B6.(多选题)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 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CD7.(长沙宁乡模拟)测得某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A.158 g,0.75 g/cm3B.90 g,0.9 g/cm3C.140 g,0.9 g/cm3D.248 g,1.4 g/cm3C8.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是40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 g(ρ水=1.0×103 kg/m3, ρ酒精=0.8×103 kg/m3),则瓶子的容积是( )A.400 cm3B.350 cm3C.250 cm3D.200 cm3C9.【教材情境素材改编】一块正方形的均匀薄铝片,用天平测其质量时,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铝片的质量为16. 2g。若测得其边长为10 cm,可求出铝片的厚度为0. 6mm。(ρ铝=2.7×103 kg/m3)16.20.610.现有一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小明用烧杯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400 g,将小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其总质量为420 g,此时溢出质量为20 g的水,则小石块的质量为40 g,小石块的密度为2×1 0kg/m3。402×10311.一个瓶身为圆柱形的塑料瓶(厚度不计)内装有300 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现在放入12个玻璃球(每个玻璃球质量为16 g)后,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则玻璃瓶的容积是400 cm3,玻璃球的密度是1.9 2 g/cm3。 (ρ水=1.0×103 kg/m3)4001.9212.(玉林玉州区校级期末)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质量分别为3 g、24 g、54 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的。解:由ρ= ,得ρ1= = =3 g/cm3,ρ2= = =3 g/cm3,ρ3= = =2 g/cm3,所以ρ1=ρ2>ρ3,所以边长为3 cm的正方体是空心的。13.质量为100 g 、容积为100 cm3的容器中装满冰块,待冰全部熔化后,将一空心合金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浸没后水面恰好与容器口齐平,测得此时容器的总质量为230 g。求:(ρ水=1.0 g/cm3, ρ冰=0.9 g/cm3, ρ合金=8 g/cm3)(1)冰全部熔化后水的体积;(2)合金球的质量;解:(1)容器中冰的质量:m冰=ρ冰V=0.9 g/cm3×100 cm3=90 g,冰熔化成水后的质量:m水=m冰=90 g,冰全部熔化后水的体积:V水= = =90 cm3;(2)合金球的质量:m球=m-m容-m水=230 g-100 g-90 g=40 g; (3)合金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合金球中合金的体积:V合金= = =5 cm3,合金球的体积:V球=V-V水=100 cm3-90cm3=10 cm3,合金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球-V合金=10 cm3-5 cm3=5 cm3。重难点3:测量物质的密度14.(广西中考)某小组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把游码 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向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所示,质量为37 .4g。(3)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测出其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但花生油太多,无法全部倒入量筒中。经小组讨论,只需增加一个步骤:用天平测出剩余花生油 和烧杯的质量,即可求出花生油的密度。游码右37.4剩余花生油和烧杯15.如图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 桌面上,将游 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应向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27. 4g,将金属块轻轻放入盛有2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后位置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为10 cm3,金属块的密度为2.74 g/cm3;(3)在测量过程中,若使用的砝码有磨损,所测金属块密度偏 大(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水平游码左27.4102.74偏大【综合实践活动】16.李老师在研究两种色泽相同,硬度相近但密度不同的金属A和金属B的性质时,不小心把一块金属块B混在两块金属A之中(三块金属体积不同),无法区分,如图所示请你借用天平、量筒、细线和水,设计一个能区分金属A和B的方案并说明判断的方法。(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①用天 平测出其中一块金属的质量m1;②在量筒中倒入适当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测出水和金属 块的总体积V2;④该块金属的密度ρ= (用已知量表示);⑤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另外两块金属的密度。天平水和金属块(2)根据实验步骤和测量的数据说明判断的方法:根据计算出的密度进行比较,密度相近的两块金属是A,密度相差最大的 一块金属是B。(3)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请你给老师提一个可行的建议:研究之前用记号笔在金属上做上记号(或给金属提前贴上标签,分区进行研究等,合理 即可)。根据计算出的密度进行比较,密度相近的两块金属是A,密度相差最大的一块金属是B研究之前用记号笔在金属上做上记号(或给金属提前贴上标签,分区进行研究等,合理即可)(共19张PPT)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俯视读数,读出的数值会偏大 ;若仰视读数,读出的数值会偏小 。2.测量固体密度时,若先用排水法测固体的体积,再测其质量,则测量固体的密度偏大 。大小大1.量筒(1)用途: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2)使用:①使用前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②读数时,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凹液面水平。2.测量体积的方法(1)用量筒测量(液体):将液体注入量筒中,读出液面的示数即为液体体积。(2)计算法(规则固体):用刻度尺测出长a、宽b、高h,再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abh。(3)排水法(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都可用):用量筒测出物体浸没于液体前后两次的体积,两者差值便是物体体积。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原理:密度公式 ρ= 。(2)测固体的密度质量m—用天平直接测;体积V—用量筒或刻度尺测。(3)测液体的密度用差值测量法测液体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要注意测量的先后顺序。知识点1:量筒的使用1.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虚线b 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59 mL,按虚线a 读数偏大,按虚线c 读数偏小,此量筒的分度值是1 mL。b59ac1知识点2:测量液体的密度2.【课标情境素材改编】为了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认为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A3.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烧杯中质量为63 g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在60 mL刻度线处,则盐水的密度是1.05 g/cm3,采用这种方法测量的盐水密度将偏 大(选填“偏大”或“偏小”)。1.05偏大知识点3:测量固体的密度4.小伟想测一块形状不规则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的原理是ρ= 。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水 平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没有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 刻度线处。(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5 2g。水平没有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52(3)如图丙,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入小矿石,则小矿石的体积是20 cm3,小矿石的密度是2.6×1 03kg/m3。(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偏 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02.6×103偏大5.【科学推理】(枣庄中考)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 90 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A.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B.量程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C.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1 mLD.量程是50 mL,分度值是2 mLA6.(多选题)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颗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先测枇杷的质量,再测枇杷的体积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AD7.(多选题)(钦州浦北县模拟)石蜡不会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科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实验过程测得石蜡的体积是3 cm3B.此实验过程测得铁块的体积是4 cm3C.此实验过程测得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7 cm3D.此实验过程只需要乙、丁两步就可以测得石蜡的体积BD8.物理老师将装有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用针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抽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针筒中液体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该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8× 103kg/m3。0.8×1039.【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生活中常见的电子秤有“清零”功能,若在电子秤上放200 g砝码,电子秤显示为200 g,按清零键后,显示变为零;随后若再添加一个100 g的砝码,则电子秤显示为100 g。了解了这种特殊功能后,小刚决定用该电子秤来测量网购75%医用酒精的密度:①小刚先将一个空玻璃茶杯放到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电子秤显示为150 g;②然后,按下清零键,电子秤显示变为零;③接着,往茶杯中倒满纯净水,电子秤显示为200 g;④将水倒净,擦干玻璃杯后加满医用酒精,再放到电子秤上,电子秤显示为180 g。则茶杯的质量为15 0g,茶杯的容积为20 0cm3,该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 9g/cm3。1502000.910.为提高蔬菜的品质及产量,可向蔬菜喷洒密度在1.03~1.05 g/cm3之间的叶面喷施肥。小明用固体颗粒肥料和水配制了叶面喷施肥,为了确定配制的喷施肥是否符合要求,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需先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将适量叶面喷施肥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为78. 6g。(3)如图乙,将烧杯中的喷施肥全部倒入量筒中,则量筒中喷施肥的体积为40 cm3。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78.640(4)将倒空后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将最小的5 g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分度盘指针如图丙所示,此时应向右移动游 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测出倒空后的烧杯的质量为37 g。(5)小明所配制的喷施肥的密度为1.0 4g/cm3。(6)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测量出的喷施肥的密度是准 确(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的。向右移动游码1.0 4准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第1节 质量.pptx 2-第2节 密度.pptx 3-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pptx 4-小专题七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pptx 5-第4节 密度的应用.pptx 6-小专题八 密度的相关计算.pptx 7-第六章实验突破.pptx 8-第六章常考重难点突破与提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