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1.1我与社会(课件32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1.1我与社会(课件32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八上《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我与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中的内容,本课从“感受社会生活”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两个部分着手,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身份,为整个教材内容的开展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在核心素养层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还比较粗浅,甚至没有过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地思考。在主观上能够认识到参加社会活动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并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但是,由于他们的价值判断标准还不成熟,主要依靠兴趣参与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正面引导。
3.【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社会热点事件”,学会关心社会事务,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
责任意识:通过辨析“不出门就是和社会无关”的观点,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养成积极融入社会的意识,努力做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
6.【设计思路】本课时以近期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导入,引入主题“我与社会”,聚焦“近期热点”,设置一个总议题:如何理解“我与社会”?下设三个子议题:子议题1:知途径—我如何了解“社会”?子议题2:谈感受—我如何看待“社会”?子议题3:明关系—我为何要知“社会”?通过分析假期生活的打开方式、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感受、辨析观点等,使学生明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社会生活,随着生活圈的扩大,自己对社会生活也会越来越关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养成积极融入社会的意识,努力做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考考你:近期社会热点知多少?(提示:“侵华日军731部队新罪证披露”“萝卜快跑带火无人驾驶”“嫦娥六号成功月背采样”“2024届全国高校毕业生1179万 ”“巴黎奥运会开幕”“迈巴赫少年被北大录取 ”“捡废品考清华的庞众望正读博,穿越困苦仍闪闪发光”)
教师过渡: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我与社会”。
二、新课讲授
总议题:如何理解“我与社会”?
子议题1:知途径—我如何了解“社会”?
知识关联: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议学情境】假期生活的100种打开方式
看电影 逛公园
去游玩 逛早市...
【议学任务】你的假期生活是如何打开的?见了哪些人?参与了哪些活动?
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认识社会生活?
【知识总结】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自己的暑假见闻,理解社会生活离他们如此之近,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明确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子议题2:谈感受—我如何看待“社会”?
知识关联: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议学情境&任务】当得知这些社会事件时...你作何感想?
1.刚下中高考考场又上防汛“战场”,1260名青年参与防汛!7月,洞庭湖水位升高,防汛形势严峻。湖南省沅江市青年突击队1260名队员考试后投身防汛,日夜坚守大堤,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赢得社会赞誉。
(提示:向他们学习,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做贡献!)
2.蹭热度策划“北京地铁大爷女儿含泪发声”,两人被刑拘!近日,北京一大爷地铁10号线列车上因扰乱乘车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网民张某敏及其父亲为蹭事件热度、博取流量,冒充北京大爷女儿和北京大爷录制多个视频相继在网上发声,歪曲事实、“申辩喊冤”,公然挑战公序良俗,严重扰乱网络秩序!
(提示: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民需为言行负责,在网络世界中我们也要自觉遵纪守法!)
3.我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C919大型客机已有6架交付东航;ARJ21新支线飞机共交付139架;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83.7万个,占全球比重达60%以上;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提示:关心祖国发展,为祖国发展自豪!)
【知识总结】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设计意图:使学生畅谈看法和感受,使学生意识到随着年龄和生活圈的不断扩大,他们会越来越关注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见解。
子议题3:明关系—我为何要知“社会”?
知识关联: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议学情境】展示观点:“我天天待在家不出门,社会和我没有关系,我没必要去关心社会生活!”
【议学任务】①你认同他的观点吗?
②个人和社会究竟有何关系?请你根据以下活动得出结论。
(1)绘—社会关系图
在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医生、邻居等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试着绘制你的社会图。之后据图总结,你如何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提示: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填—社会身份图
我是消费者;
我是邻居大哥哥...
请你填写你的身份图,至少写出三个。
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身份?
(提示: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知识总结】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知识拓展: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点辨析和活动,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养成积极融入社会的意识,努力做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三、课堂总结
知晓天下事,紧跟时事,方知青年的我们于此时可行何事,未来该做何事。愿青年们积极投身社会,感受社会,建设社会,成为新时代有为青年!
四、板书设计(共32张PPT)
考考你:近期社会热点知多少?
“萝卜快跑带火无人驾驶”
“嫦娥六号成功月背采样”
“2024届全国高校毕业生1179万 ”
“巴黎奥运会开幕”
“迈巴赫少年被北大录取 ”
“捡废品考清华的庞众望正读博,穿越困苦仍闪闪发光”
“.....”
“侵华日军731部队新罪证披露”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近期社会热点知多少?
目录
总议题:如何理解“我与社会”?
子议题1:知途径
—我如何了解“社会”?
子议题3:明关系
—我为何要知“社会”?
子议题2:谈感受
—我如何看待“社会”?
子议题1
知途径
—我如何了解“社会”?
假期生活的100种打开方式
看电影 逛公园
去游玩 逛早市...
你的假期生活是如何打开的?
见了哪些人?
参与了哪些活动?
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认识社会生活?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观看升旗仪式,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P3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特点)
知识总结
谈感受
—我如何看待“社会”?
子议题2
当得知这些社会事件时...你作何感想?
刚下中高考考场
又上防汛“战场”,1260名青年参与防汛!
7月,洞庭湖水位升高,防汛形势严峻。湖南省沅江市青年突击队1260名队员考试后投身防汛,日夜坚守大堤,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赢得社会赞誉。
向他们学习,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做贡献!
当得知这些社会事件时...你作何感想?
蹭热度策划“北京地铁大爷女儿含泪发声”,两人被刑拘
近日,北京一大爷地铁10号线列车上因扰乱乘车秩序被警方行政拘留。网民张某敏及其父亲为蹭事件热度、博取流量,冒充北京大爷女儿和北京大爷录制多个视频相继在网上发声,歪曲事实、“申辩喊冤”,公然挑战公序良俗,严重扰乱网络秩序!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民需为言行负责,在网络世界中我们也要自觉遵纪守法!
当得知这些社会事件时...你作何感想?
我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C919大型客机已有6架交付东航;ARJ21新支线飞机共交付139架;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83.7万个,占全球比重达60%以上;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关心祖国发展,为祖国发展自豪!
每个人不断长大的过程就是社会空间不断延展的过程,我们的生活边界不断扩大,生活圈越来越大,圈外待探索的未知世界也越来越广阔,会对社会生活越来越感兴趣,发表自己的见解,关心社会国家大事...
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P4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知识总结
明关系
—我为何要知“社会”?
子议题3
“我天天呆在家不出门,社会和我没有关系,我没必要去关心社会生活!”
议一议
①你认同他的观点吗?
②个人和社会究竟有何关系?
请你根据以下活动得出结论。
绘—社会关系图
在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医生、邻居等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试着绘制你的社会图。
据图总结,你如何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填—社会身份图
我是消费者;
我是邻居大哥哥...
请你填写你的身份图,至少写出三个。
消费者
大哥哥
...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身份?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P5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知识总结
血缘关系
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知晓天下事,紧跟时事,方知青年的我们于此时可行何事,未来该做何事。愿青年们积极投身社会,感受社会,建设社会,成为新时代有为青年!
思维导图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
意义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特点
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
方式
主要的社会关系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随 堂
练 习
随堂练习
1.(2024山东广饶第一次学情调研改编)在广饶县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中学生们走上街头、社区,做起了环境清洁的“小卫士”,劝导文明通行。中学生参与创城活动( )
A.有利于他们感受社会生活
B.会耽误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C.说明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D.有利于他们走向社会,脱离学校
解析:B项认识错误,中学生参与创城活动是在实践中学习的表现;C项错误,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项中的“脱离学校”观点错误。中学生参与创城活动,有利于他们感受社会生活,故选A。
A
随堂练习
2.(2024河北顺平月考改编)期末考试一结束,杭州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有利于学生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学生会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学生会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会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学生会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绝对,排除。故选A。
A
随堂练习
3.(2024山东成武期中)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配合默契,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看,全红婵、陈芋汐两名运动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姻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缘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关系的类型。A、B、D三项与材料不符。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可见,全红婵、陈芋汐两名运动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业缘关系。故选C。
C
随堂练习
4.(2024福建漳州长泰区期中)图中问号处应是(  )
A.集体生活 B.社会关系 C.社会生活 D.社会发展
B
解析:课本知识告诉我们,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可见,图中问号处应是“社会关系”。故选B。
随堂练习
5.(2024江西鹰潭五中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一则信息:
人物介绍
  桂海潮,男,汉族,198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
上述信息表明(  )
A.人的社会关系是单一的,比较简单
B.人的身份只是在工作关系中确定的
C.人在交往中形成了所有的社会关系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同
D
解析: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项说法错误,B、C两项说法太绝对。桂海潮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这些信息表明,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同。故选D。
6.(2024陕西洋县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上面图片,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
(2)请说说我们的不同身份是由哪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建立的。
随堂练习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①血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业缘关系
6.(2024陕西洋县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23年多校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学生融入社会活动,到城区广场、公园草坪捡拾垃圾。开展此项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有何
重要意义。
(4)除材料中的方式外,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生活
随堂练习
 (3)①有利于中学生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②有利于延展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空间,让中学生学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③有利于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④有利于中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①阅读图书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询;②到社区进行调查;③参观博物馆,观光旅游,观看升旗仪式;④到农村、社区、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