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八上《2.2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的第二框。学生在第一框已经学习了网络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本框题主要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把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处,同时也为下一课的内容做准备,从情感氛围知识角度做铺垫。同时这一课也是对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更深层次的挖掘,是对前几课内容的继承和升华,同时最后的总结又是对“遵守社会规则”的铺垫,因此本课的学习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至关重要。
2.【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和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利用网络已成为急切的现实问题,这框内容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使用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3.【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将非遗发展建议传递给政府”和朱铁雄作品致敬守护国家安全的“无名英雄”,知道可以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通过分析“创作非遗内容的过程”,养成网络媒介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网友造谣江寻千造假”和“为赢得创作名次网上抹黑同学”,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创作非遗内容的过程”“将非遗发展建议传递给政府”和朱铁雄作品致敬守护国家安全的“无名英雄”,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为维护和参与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难点:传播网络正能量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6.【设计思路】本课时以近期热点“新青年通过网络让非遗“活”起来!”来导入网络这一主题,结合非遗短视频创作的真实新闻(非遗博主江寻千、朱铁雄等)等,以“互联网+非遗”创作为主线,设置一个总议题:走近“互联网+非遗”,—探寻如何合理利用网络?下设两个子议题:子议题1:善于运用网络—如何创作非遗内容?子议题2:弘扬网络正气—非遗内容如何助力?通过分析非遗创作的查找资料APP、创作时被无关网络信息干扰、网友造谣非遗博主江寻千造假、为赢得创作名次网上抹黑同学;“将非遗发展建议传递给政府”和朱铁雄作品致敬守护国家安全的“无名英雄”来阐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和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做法。意在帮助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使用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青年通过网络让非遗“活”起来!
丰富多彩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漆扇、簪花、昆曲、皮影戏……品类众多、覆盖领域广泛的非遗以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年轻一代。
如今,年轻人正继承祖辈的智慧,用自己的方式“打开”非遗。在他们的视频、直播中,非遗内容正通过网络频频出圈……
上节课我们说到网络给我们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衍生了许多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像非遗传承的新青年一样,让网络这一工具“为我所用”呢 ?
设计意图:以近期热点“新青年通过网络让非遗“活”起来!”来导入网络这一主题,为整堂课情境创设提供铺垫。
新课讲授
总议题:走近“互联网+非遗”,—探寻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子议题1:善于运用网络—如何创作非遗内容?
知识关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议学情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某校开展“传承多彩非遗,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大赛。
参赛同学1:我是个小白,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我首先应该干些什么呢?
参赛同学2: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多去网络搜集非遗相关资料,然后看看优秀的非遗账号是如何创作的!
【议学任务】①关于搜集和学习非遗相关资料,你有何APP向他们推荐?(进行相关提示)
【知识总结】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
相关链接: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是否浏览)、理解(是否合适)、质疑(是否正确)、评估(是否有用)等能力。
【议学情境】参赛同学2:你的资料搜集得怎样了?
参赛同学1:别提了,我昨天本来想查找资料,结果看到推送的热搜榜单,一下子被吸引点了进去..又在热搜上看到有人推荐电视剧,转头点开了视频软件...电视剧看了好几集才想起来自己是要查资料...
【议学任务】②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网络信息却是无限的,面对无限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做?
【知识总结】②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议学情境】参赛同学1:我昨天查找抖音的非遗创作者资料时,发现一个博主叫“江寻千(九月)”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展示自己策划并参与雕刻的最大单体冰龙,获得800万点赞,但网上也有一些人造谣说她“摆拍”“造假”,结果她开直播用实际行动让造谣声不攻自破!
【议学任务】③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对待一些“张口就来”的谣言,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知识总结】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议学情境】参赛同学1:气死我了!我的非遗创作短视频播放量和涨粉量都比另外一个组要高,为了赢得比赛他们转头就在网上抹黑我,说我的视频是抄袭的!!
【议学任务】④你如何看待网上抹黑同学的行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上网时要遵守哪些准则?
【知识总结】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知识总结】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P18第一段)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第二段)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P19第一段)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创作非遗内容的过程”,养成网络媒介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子议题2:弘扬网络正气—非遗内容如何助力?
知识关联: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议学情境】近年来,多地都在探索让非遗传承“活起来”,非遗传承在带动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等领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议学任务】①结合当地特色,想想你的家乡有哪些传统文化可以打造成“互联网+非遗”的短视频模式?请阐述你的创作内容(短视频创作思路,如变装视频、剧情视频、打造网红打卡点等)。
②作为与网络共发展的一代,如果你想通过网络让政府收到你的建议,应该如何去做?
【知识总结】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议学情境】朱铁雄作品致敬守护国家安全的“无名英雄”
朱铁雄是互联网视频圈内出了名的“产量极低、质量极高、不敢催更的主”。近3年来,他和团队以国风文化为底色,累计创作30余件作品。尽管输出频率慢,接近每月一更,却依然稳获千万级粉丝量。
近日他的新作品致敬守护国家安全的“无名英雄”,发布短短10余个小时,已获4300万播放量、170万互动量,相关数据仍在上涨,不少网友观后感慨“被戳中泪点”。
【议学任务】除了创作正能量的相关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传播网络正能量?(提示:蚂蚁森林、公益捐助、爱心助农等)
【知识总结】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知识总结】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将非遗发展建议传递给政府”和朱铁雄作品致敬守护国家安全的“无名英雄”,知道可以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堂总结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要合理利用网络,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板书设计(共30张PPT)
上节课我们说到网络给我们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衍生了许多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像非遗传承的新青年一样,让网络这一工具“为我所用”呢 ?
新青年通过网络让非遗“活”起来!
丰富多彩的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漆扇、簪花、昆曲、皮影戏……品类众多、覆盖领域广泛的非遗以独特魅力深深吸引着年轻一代。
如今,年轻人正继承祖辈的智慧,用自己的方式“打开”非遗。在他们的视频、直播中,非遗内容正通过网络频频出圈……
—走近互联网+非遗
目 录
子议题1:善于运用网络
—如何创作非遗内容?
子议题2:弘扬网络正气
—非遗内容如何助力?
总议题:走近“互联网+非遗”,
—探寻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子议题一
善于运用网络
—如何创作非遗内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某校开展
“传承多彩非遗,弘扬中华文化”
为主题的短视频大赛。
我是个小白,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我首先应该干些什么呢?
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多去网络搜集非遗相关资料,然后看看优秀的非遗账号是如何创作的!
议一议
①关于搜集和学习非遗相关资料,你有何APP向他们推荐?
新闻类
搜索非遗相关报道
论文类
搜索非遗相关论文
读书类
搜索非遗相关书籍
视频类
搜索非遗相关视频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
相关链接: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是否浏览)、理解(是否合适)、质疑(是否正确)、评估(是否有用)等能力。
你的资料搜集的怎样了?
别提了,我昨天本来想查找资料,结果看到推送的热搜榜单,一下子被吸引点了进去..又在热搜上看到有人推荐电视剧,转头点开了视频软件...电视剧看了好几集才想起来自己是要查资料...
议一议
②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网络信息却是无限的,面对无限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做?
②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P18第一段)
无限的
网络信息
矛盾
有限的
时间和精力
学会
“信息节食”
网瘾!
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
①学会信息节食;
②严格遵守上网时间,请家人和老师监督;
③多参加无关网络的健康娱乐方式,例如:运动、阅读。
相关链接
我昨天查找抖音的非遗创作者资料时,发现一个博主叫“江寻千(九月)”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展示自己策划并参与雕刻的最大单体冰龙,获得800万点赞,但网上也有一些人造谣说她“摆拍”“造假”,结果她开直播用实际行动让造谣声不攻自破!
议一议
③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对待一些“张口就来”的谣言,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两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根据刑法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第二段)
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5.向他人求助。
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救助。
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
1.注意信息出处
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2.关注官方信息
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
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辨识信息内容。
气死我了!我的非遗创作短视频播放量和涨粉量都比另外一个组要高,为了赢得比赛他们转头就在网上抹黑我,说我的视频是抄袭的!!
④你如何看待网上抹黑同学的行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上网时要遵守哪些准则?
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P19第一段)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相关链接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
知识总结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
②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P18第一段)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第二段)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P19第一段)
子议题二
弘扬网络正气
—非遗内容如何助力?
近年来,多地都在探索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非遗传承在带动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等领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议一议
①结合当地特色,想想你的家乡有哪些传统文化可以打造成“互联网+非遗”的短视频模式?请阐述你的创作内容(短视频创作思路,如变装视频、剧情视频、打造网红打卡点等)。
②作为与网络共发展的一代,如果你想通过网络让政府收到你的建议,应该如何去做?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朱铁雄是互联网视频圈内出了名的“产量极低、质量极高、不敢催更的主”。近3年来,他和团队以国风文化为底色,累计创作30余件作品。尽管输出频率慢,接近每月一更,却依然稳获千万级粉丝量。
近日他的新作品致敬守护国家安全的“无名英雄”,发布短短10余个小时,已获4300万播放量、170万互动量,相关数据仍在上涨,不少网友观后感慨“被戳中泪点”。
朱铁雄作品致敬守护国家安全的“无名英雄”
除了创作正能量的相关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传播网络正能量?
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
知识总结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合理利用网络
传播网络正能量
辨析网络信息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积极传播正能量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媒介素养
信息节食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思维导图
环节三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2024河南开封求实学校月考)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随处都能看到有人用智能手机发微信、打游戏、看电影……人们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也会受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中小学生成了十足的“手机控”“低头族”。告别“手机控”“低头族”,我们应该( )
A.明辨是非善恶,杜绝手机上网
B.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安全
C.克服从众心理,抵制不良诱惑
D.提高自控能力,合理利用网络
解析 “杜绝手机上网”说法错误,A项不选;B、C两项与材料不符。告别“手机控”“低头族”,我们应该“提高自控能力,合理利用网络”。故选D。
D
随堂练习
2.(新中考·教材素材应用)(2023山西大同期中)《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我们( )
B
①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②远离网络,回归现实生活
③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④拒绝网络,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从《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来看,它要求我们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可见,①③符合题意。远离网络和拒绝网络是错误说法,②④不能选。故选B。
随堂练习
3.(2024陕西洋县小江初中月考)青少年网民数量超过全国网民总数一半以上。有什么样的青年就会有什么样的网络,只有青年用青春正义传递网络正能量,网络空间才能一步步清朗。青年要把传递网络正能量作为己任,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A.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B.小华未经同桌同意将其日记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
C.在网络上发布暴力、色情、虚假、恐怖等不良信息
D.在班级钉钉群上课时,故意转发恶搞表情包
解析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C、D三项不是合理利用网络的表现。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由此可知,本题应选A。
A
随堂练习
4.(新中考·试题情境创设)(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针对晓楠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A.传播网络正能量
B.学会“信息节食”
C.遵守网络法律规定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解析 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材料中晓楠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结果用了半天时间,因此晓楠应学会“信息节食”,B正确且符合题意;A、C、D与材料主旨不符。
B
晓楠日记
2023年4月16日 周日 晴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
结果,没时间写作业,约好的篮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随堂练习
5.(2023广东中考)下图警示我们要( )
C
A.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做到理性追星
B.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慎重结交网友
C.学会辨别网络信息,防范网络诈骗
D.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合理使用手机
解析 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漫画《明星“招募”需警惕》警示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防范网络诈骗,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随堂练习
6.(2024山东夏津万隆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活动探究题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一课后,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古网今来”:“手机种树”“走路捐步”“一元购画”等网络公益对很多人来说已不陌生,但网络诈骗正向手机游戏领域蔓延,如通过有偿刷单、低价卖装备、代充游戏币等手段进行诈骗。
“一网情深”: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尤其是聚会时的“低头族”,人坐在一起,心却各在他处。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我很担心。
“你来我网”:一则“南昌多地发现人贩子,请各位妈妈注意”的消息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并不断被转发和评论。经警方调查,该消息纯属谣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警方对散布谣言的刘某予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请你参与其中,结合上述三个人的发言,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就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发表你的看法。
①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④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⑤传播网络正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