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5.1延续文化血脉(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5.1延续文化血脉(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暑期开启,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
数据显示,6月以来“博物馆”搜索热度环比增长61%,
三星堆文物北京展“人山人海”,
山西博物院预约火爆,
成都游客冒雨排队看太阳神鸟....
“文博热”背后体现的是什么?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文物见证历史,承载文化,提供滋养。假期“文博热”背后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热”,是中华文化日益增强的吸引力。
总议题:徜徉文物之间,探寻中华文脉
文蕴载于物——品文化之悠远
风华传四方——立文化之自信
传承永不辍——扬传统之美德
-品文化之悠远
以文物为坐标, 绘就中华五千年国脉史诗画卷。
①从中你发现了哪些中华文化?结合你的经验,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
②请你用几个词形容对中华文化的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璀璨瑰丽...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九上《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包括 “中华文化根”和
“美德万年长”两目内容,主要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第一目侧重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重点落在中华文化作用,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第二目侧重从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角度,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践行。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力量,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传统美德。
2.【学情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腐朽的等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一大环境下,九年级的学生受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容易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语文学科知识的积累,九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九年级学生通过本堂课学习应该能说出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和作用,能总结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做法,能说出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归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3.【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文物活起来、文创玩出新花样及其背后故事”,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认同感。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文物活起来、文创玩出新花样及其背后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担当责任。
道德修养:通过分析“文物活起来、文创玩出新花样及其背后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6.【设计思路】近期,文博热,博物馆夜游、沉浸游,文创火出圈频频登上热搜。所谓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文物见证历史,承载文化,因此本课以暑期持续高涨的“文博热”导入,聚焦“文物活起来、文创玩出新花样及文物背后故事”,设置一个总议题:徜徉文物之间,探寻中华文脉;下设三个子议题,子议题1:文蕴载于物——品文化之悠远,子议题2:风华传四方——立文化之自信,子议题3:传承永不辍——扬传统之美德。通过文物绘就的中华五千年国脉史诗画卷、文物本身【如云冈石窟、鸳鸯莲瓣纹金碗(唐)、汉代彩绘负壶陶鸠】、博物馆“沉浸游”、“夜游”、甘肃省博物馆的玩偶麻辣烫文创等使学生在了解文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中华文脉,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此外,课件中还穿插了文物的表情包,进一步挖掘和培养学生对文物文化的兴趣。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暑期开启,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数据显示,6月以来“博物馆”搜索热度环比增长61%,三星堆文物北京展“人山人海”,山西博物院预约火爆,成都游客冒雨排队看太阳神鸟....
问:“文博热”背后体现的是什么?
过渡: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文物见证历史,承载文化,提供滋养。假期“文博热”背后现的是“中华文化热”,是中华文化日益增强的吸引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延续文化血脉!
设计意图:通过热点社会现象引入主题和本课的议学情境。
二、新课讲授
总议题:徜徉文物之间,探寻中华文脉
子议题1:文蕴载于物——品文化之悠远
知识关联: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涵、特点?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4.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议学情境】视频——以文物为坐标, 绘就中华五千年国脉史诗画卷。
【议学任务】①从中你发现了哪些中华文化?结合你的经验,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
(提示:青铜器;剑;唐诗宋词;锦护臂(丝织品);砖画;木船;清明上河图....)
②请你用几个词形容对中华文化的感受。
(提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璀璨瑰丽...)
【知识总结】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涵、特点?
①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③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议学追问】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
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仍然能够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提示: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举例佐证:比如位于大同市的云冈石窟,代表了公元五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其中第20窟露天大佛其衣服上既有云冈特有的衣纹形式,又有联珠纹、忍冬纹等西方传来的装饰图案。“这尊佛像体现出一种融合创新的气质,它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也融入了鲜卑族的精气神和审美情趣。”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说。
1500年前开凿的云冈石窟,用其雄奇壮美记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型成长的故事,留存住中华文明包容开放的印记;1500年后,不断开放的三晋大地向世界证明,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既有开放包容的大格局,更有融合创造的大智慧。)
【知识总结】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议学情境】为探寻中华文脉,某校开展了博物馆研学之旅,同学们来到了以下博物馆看到这些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鸳鸯莲瓣纹金碗(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党会记录本;深圳博物馆改革开放展览馆——1978年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报纸。
【议学任务】同学们在以上文物中领略到了哪些文化?
(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知识总结】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议学情境】视频——在过去的一年,总书记也一次次走进博物馆,探访文化街区,与考古工作者对话,与非遗传承人交流;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这次重要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议学任务】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中华文化的发展?
【知识总结】4.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文物及其背后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
子议题2:风华传四方——立文化之自信
知识关联:5.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议学情境】在你印象中,博物馆可以怎么玩?看一下打卡拍照吗?不仅仅如此!文物也可以“活”起来!
除了手机云游博物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还借助现代技术开启“沉浸游”、“夜游”...
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者借助高科技和古蜀文化互动,沉浸式体验三星堆文明;
中国园林博物馆,孩子们可以参与科普剧,扮演水禽类小动物,沉浸式夜游园博馆里的秘密花园;
国家典籍博物馆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绘本世界,坐在热带雨林的草地上,看着动物在眼前嬉戏玩耍,穿越南极世界的昼夜,感受时间的变幻...
【议学任务】①你认为文物活起来,会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让博物馆的展品更加生动鲜活;
让文化以更加多元、便捷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加深国内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
②为什么要通过诸多方式让更多人喜爱、认同中华文化,以此来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总结】5.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议学情境】视频—文物活起来,文创也玩出了新花样!
甘肃省博物馆继“马踏飞燕”玩偶出圈后,在热爱“丑东西”的人设上一路狂奔,又推出“玩偶麻辣烫”,灵感源自甘肃美食名片麻辣烫,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中国国家博物馆则推出古老青铜和潮玩机甲相融合的文创;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作品“沉思罗汉”冰箱贴、手机壳周边应有尽有...
【议学任务】①让文物火出圈你有哪些好点子?
②文物活起来、文创玩出新花样,文化火起来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总结】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文物活起来、文创玩出新花样”,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认同感。
子议题3:传承永不辍——扬传统之美德。
知识关联: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特点?8.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9.青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议学情境】文物背后的故事:汉代彩绘负壶陶鸠
【议学任务】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数不胜数,除了敬老养老,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美德?
②有的同学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潮流了,没必要弘扬,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知识总结】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特点?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知识总结】8.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议学追问】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
请你完成“美德践行卡”,把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在社会生活中,我要 ;
在学校生活中,我要 ;
在家庭生活中,我要 ;
...
【知识总结】9.青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课堂总结
文有脉,行必远。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都藏在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国宝中。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人们在触摸历史中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滋养着泱泱华夏。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条路,弦歌不辍,文脉相传!
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