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必备清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1)历史特点: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现实情况:各民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内涵: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确立
(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后被载入宪法。
(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4.实施情况: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5.地位: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意义:
(1)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领域 措施 作用
政治 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 采取优惠政策,并给予人员、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文化 (1)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帮助创制文字;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2)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 (1)进行西部大开发,如修建青藏铁路 (2)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带动和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
社会发展 实行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三、“一国两制”
1.背景:
(1)人民愿望: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国力增强: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地位: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5.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6.意义:
(1)国内:①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②促成了香港、澳门回归,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的稳定;③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国际: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四、香港、澳门回归,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政治保障:“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③现实原因: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④其他原因:中英、中葡的共同努力;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
(2)历程:
①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②澳门回归25周年: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措施:
①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②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③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2)影响:
①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②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海峡两岸的交往
1.台湾问题的由来:
(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2)1950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对台基本方针: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发展过程:
4.意义:促进了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和感情,有利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名词解释
“九二共识”:是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过1992年10月香港会谈及其后一系列函电往来,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核心内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从而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单元习题演练
1.有学者评价:中国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强调了统一和自治的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当家作主。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
2.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3.“一国两制”构想完全符合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普遍性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殊性是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这表明“一国两制”构想( )
A.实现了祖国的统一 B.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
C.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D.有助于解决国际争端
4.“香港问题……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材料说明了香港顺利回归的( )
A.原因 B.过程 C.意义 D.阻力
5.诗词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海一枝莲,飘零云水间。七子歌声里,三巴坊市边。祥云浮玉瓣,九九新诗篇。从前多少唤,闻者尽潸然。”反映的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B.改革开放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6.下图为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经贸总额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 )
A.香港与内地实现互利共赢 B.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C.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D.一个中国原则得到普遍承认
7.下表为澳门回归后教育首要目标的相关阐述,该史料可以说明( )
学段 教育首要目标
小学 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意识,养成爱澳门、爱国家的情怀
初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自尊感,关心澳门和国家的发展,热心参与社会
高中 增进学生的国家观念、全球视野及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其对澳门的了解和归属感
A.澳门加强国家认同教育 B.中央行使国家管治权
C.澳门优化人才选拔机制 D.“一国两制”的全面落实
8.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领导人关于台湾问题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A.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夙愿 B.海峡两岸关系日益改善
C.中国维护统一的意志坚定 D.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完成“海峡两岸人民的交往”专题学习时,搜集到以下资料,从中可以感受到台湾同胞( )
A.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享受两岸“三通”便利
C.对祖国大陆的浓浓乡情 D.对“一国两制”的赞颂
10.某小组以示意图的方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部分内容,“?”处应填入( )
A.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B.多元一体格局发展
C.改革开放成果显著 D.外交事业迅速发展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港澳能够顺利回归?
单元习题演练 参考答案
1-5CDCAD 6-10AACCB
11.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指导
③中英、中葡的共同努力 ④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