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尊重他人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尊重他人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框 尊重他人
一、课标内容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
二、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尊重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作用,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道德修养: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培养尊重的品德。
健全人格:感受尊重的重要意义,树立尊重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责任意识: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做到尊重他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尊重他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如何尊重他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闻导入:
2023年5月22日,有网友实名举报国泰航空空乘人员歧视非英语乘客,并附上现场录音,消息一出迅速登上了热搜。
从相关报道看,国泰航空工作人员的歧视性行为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有乘客想要毛毯,但不会英文表达,结果遭到嘲笑;二是有乘客用英文询问如何填写入境卡,得到了“无比不耐烦的回应”;三是有空乘用粤语和同事说“他们听不懂人话啦”。
你怎样看待国泰航空空乘人员的行为?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时最重要的美德。尊重他人对自身来说,是素质的体现;对他人来说,则是一定意义上的礼貌。希望大家能从小故事中获得启迪,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尊重他人》。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活动一:尊重他人
材料:为了创建文明校园,某中学八年级(1)班准备召开一次“尊重他人,弘扬美德”探究性主题实践
活动。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合作探究:请你解读一下什么是尊重和尊重他人。
学生回答: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教师点拨:尊重他人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他人的称赞;不尊重他人则是粗俗鄙下、缺乏修养的表现,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活动二:生活观察
活动中,资料组发现校园中存在以下现象:随意顶撞老师
合作探究:你认可图片中的行为吗?为什么?
活动三:漫画分析
合作探究:这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影响?2
教师点拨: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活动四:感悟尊重
材料一:一名失去双手的顾客前往餐厅就餐,他请求服务生给予帮助,一名年轻男服务生立即坐到他的对面,面带微笑地细心喂食,全程逾半小时。
材料二:一位顾客来到餐饮店,要了一杯热牛奶和一杯柠檬汁,可是当他往热牛奶中加柠檬汁之后准备饮用时,发现牛奶结了块,于是大发雷霆,责备服务员给他端来的是变质的牛奶。服务员将“变质”的牛奶端走,微笑着送上一杯新牛奶,并对该顾客说:“热牛奶和柠檬汁放在一起会起反应,您最好分开喝。”顾客听后很羞愧,连声道歉。
合作探究: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尊重他人的原因。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的原因。(1)个人: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他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3)社会: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探究二 尊重从我做起
活动五:情境探究
情境一:小东打算放学后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境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这时,几个提前约好的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小明的舅舅兴致勃勃地谈前一天晚上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合作探究: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情境一:我会在帮助小萌解决问题后,再去参观美术馆。理由:去美术馆的时间是自己定的,晚去一会儿没关系。既然同学有困难需要自己的帮助,可以先给她讲了以后再去。这是关注、重视他人的表现。
情境二:我会停止看足球比赛,与同学一起商量写演讲稿的事。理由:撰写演讲稿是集体的事,当个人的事与集体的事发生冲突时,要将集体的事放在第一位,同时这也是尊重同学的表现。
情境三:我会认真听舅舅谈昨晚看过的电影。如果实在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告诉他。理由:给予他人适3
当的关注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教师点拨: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活动六:上海某车展“冰淇淋事件”
在上海某车展的MINI展台,一位中国观众看到有发放冰激凌的活动,就上前询问冰激凌如何领取,却被两位工作人员告知冰激凌发完了。
正当这位中国观众要离开时,一位外国友人朝展台走来向两位工作人员领冰激凌,两位工作人员看到外国友人走来,热情地向他介绍冰淇淋的口味,见他不会打开,还帮他打开了盒盖。
合作探究:如何看待这两位工作人员的“双标”行为?
教师点拨:尊重他人,要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活动七:名言感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合作探究:这则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点拨: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活动八:长颈鹿和兔子的故事
材料:森林中住着高个子长颈鹿和矮个子小兔。有一天,长颈鹿遇到了小兔,长颈鹿得意洋洋地说:“长得高就是好。”
“哼,长得矮才好呢!”小兔反驳说。
它们争论不休。长颈鹿说:“我这就让你见识见识长得高的好处。”长颈鹿一抬头,轻松地吃到了树上嫩绿的叶子,神气地说:“你行吗?”
小兔用尽全身力气,还是够不着树叶,它不服气地说:“我立刻会让你明白长得矮的好处。”小兔带着长颈鹿来到一个小院,院子有一扇又矮又窄的门,小兔一闪,就跳到里面吃草去了。
长颈鹿将头垂得低低的,却怎么也钻不进去。
合作探究:这则寓言故事启示我们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教师点拨:尊重他人,要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教师总结:如何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我们应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学以致用:
生活中,人们对尊重的认识和感受是多样的。
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尊重的理解。(可从自尊、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等角度作答)
学生回答: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从我做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三)课堂总结
本课时我们学习了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和怎样做到尊重他人。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社会角度看,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尊重他人的原因。尊重他人,我们应从自身做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四)板书设计
5
(五)当堂演练
(D)1.“开始,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优秀;后来,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优秀。”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明白
A.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是良好关系的开始 B.学会自我尊重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条件 D.尊重他人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A)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当叙利亚运动员出场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观众对这个饱受战火摧残国家的尊重,为两国的友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说明
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尊重他人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尊重他人就是为了彰显个人修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3.2024年春节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推搡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①转移注意,随意发泄情绪 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
③忽视他人,只顾自身感受 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A)4.(跨学科·语文)四川乐山凌云寺内有一副对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①对周围的事物要持欣赏的态度 ②每个人各有长处,要学会尊重他人
③人无完人,要忽视自己的缺点 ④对任何事物都要持无所谓的态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5.网络热词“小镇做题家”指的是那些出身于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子,埋头苦读,通过高考实6
现了人生的进阶。原本只是一些网友自嘲的称呼,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就异化成了很多人对寒门子弟的挖苦和嘲讽,说他们只会考试做题。下列网友的观点,你赞同的有
①梦想都应被善待,努力不该被嘲笑 ②他们做的不是题,是改变人生的努力
③每个平凡努力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④人生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成功实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事例比较接近学生生活,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多采用辨析法、判断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这些知识不仅关系个人还关系集体、社会、国家,不仅关系到现在还关系到未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