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秒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实验一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秒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实验一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秒表测量时间
实验人 时间 指导教师
知识储备
1.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前做到“三看”:
①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②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
③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2)使用时做到“五会一减”
①会选:会正确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②会放: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应对准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值刻度线,有刻度的 一边要紧贴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倾斜。
③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④会读:读数时,要估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将准确值加上估读值,并且要注明测量单位。
⑥一减:可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2.秒表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观察秒表的量程、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 值,不同秒表的量程和分度值不同。
(2)使用时注意:①先上紧发条,但不可过紧、用力太大会 损坏秒表;②能进行调零、启动、暂停、归零等操作;
③防止摔、碰秒表。
(3)读数时注意:在读取大表盘指针示数的同时结合小表 盘指针示数。
.
小表盘
大表盘
实验延伸
[实验目的]
1.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估测长度的方法。
[提出问题]
1.测量前,如何根据量程和分度值选择正确的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为什么要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4.使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时间时,是一个人同时测时间并计数,还是两个人配合测量
[实验器材]
刻度尺、物理课本、木块、铅笔或笔袋(文具用品任选其一)、机械秒表
[实验步骤]
(一)测量长度
1.观察你所选用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或木块)及你已选定的文具用品的长度和宽度。 3.收集数据:
测量对象 长度l/cm 宽度b/cm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课本
木块
备注:如选择测量笔类文具,可以只测长度不测宽度。
(二)测量时间
1.观察你所用秒表的规格,特别是小表盘指针转过一圈表示的时间。 2.用秒表测量脉搏1 min 跳动的次数和实际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
3.收集数据:
测量对象 1 min脉搏跳动的次数n 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t/s
第 1 次 第 2 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学生1
学生2
[互动讨论]
1 .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哪些 如果用这把刻度尺进行正确 测量,则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多少
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多少 你所记录的测量结果的准确值和估读值分别是多少 它表
示什么意思
3.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该刻度尺是否还能使用 若能使用,应怎样读数 若不能使
用,请说明理由。
[实验注意事项]
1.刻度尺使用的三个关键点。
(
选量程:不小于被测物体的长度
选分度值:根据物体的长度尽量选择分度值小的
放正:不歪斜且与被测
边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关键点
)
2.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且估读值“0”也不可以省略。 3.对测量结果进行单位换算时,保证结果的分度值不变。
[评价与反思]
自我评语: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实验延伸
[实验应用]
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刻度尺一把、三角板两块、足够长的纸条、细钢针。请你从中选出一组 器材,测量出硬币的直径。说出你选取的器材及测量方法(必要时可画图说明)。
[知识拓展]
你身上的“尺”子
古代人度量,都以人的某一部位作计量标准,比如将拇指和中指张开按在要度量的物体 上,就是古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6寸,这种方法延至今日。只要记住你身体有关部位的尺 寸,购物时就能徒手测量,别看方法简单,却很实用。一般来说,成年人拇指和中指间最大叉开 距离为18~20 cm, 如果有兴趣,可以将自己的拇指与中指间最大叉距测量一下,并记住这个 数字,上街购物时可以试一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