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重点1.认识“沿、答”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生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体会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2.体会故事的寓意。教法:创设情境法、讲授法、谈话法。学法:表演、自主阅读,分组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文动画视频、。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识记“沿、答”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坐井观天、井沿”等词语;学写“井、观、喝、渴”等生字。2.读通小鸟和青蛙的3组对话,初步感知文章大意。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1.出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师讲故事)2.出示课题《坐井观天》,学生齐读课题。学习生字“井”和“观”字。3.学生观察“观”字,发现左右部件笔画穿插。动画演示汉字书写,教师示范写“观”,说明书写要点。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然后评议。5.帮助理解字义:见字旁的“观”,就是看,观天就是看天。6.教师介绍寓言特点。寓言:借助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一种文章。小结: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里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也就是寓意。《坐井观天》会藏着什么道理呢?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掌握“井”“观”字的写法。讲解寓言的特点,启发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清自然段。2.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在争论什么?(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3.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飞来,落在( )。出示(课文视频动画),观察青蛙和小鸟所处位置。随文认读“井沿”。①指一指中的“井沿”。②识记“沿”。③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还知道哪些“沿”。④观察,和同桌说一说青蛙和小鸟的相遇。设计意图: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思考它们在争论什么,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三、进入情境,再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2—7自然段,找出青蛙和小鸟说的话。说说他们一共有几次对话。2.学习第一次对话。出示: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识记生字“答”;比较生字“渴、喝”的部首区别,“口渴”需要水,因而偏旁是“氵”;“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偏旁是“口”,可以让学生借助顺口溜“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区别这两个字。学习第二次对话。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师:“大话”是什么意思呢?你还能给“话”组词吗?(说话、话语、电话、笑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目光短浅、可笑、自以为是)出示: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弄错是什么意思?练习说话:( )说:(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准多音字“哪”的轻声,教师讲解“哪”的字音。4.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设计意图: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两次对话,师生串读、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了解故事内容。总结学习收获。今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寓言故事,也了解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到底谁说的对呢?它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作业:必做:1、正确书写本节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做:试着复述课文,与同学合作表演课本剧。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小鸟(图片):飞天上 天无边无际青蛙(图片):坐在井里 只有井口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