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理解“洋务派”“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含义。时空观念:列表总结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企业的创办时间;了解东南、西北、西南出现的边疆危机。唯物史观: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洋务运动,培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探寻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过程中体现出的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知识梳理】一、洋务运动1.填写图示,明确洋务运动兴起的概况。2.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从19世纪70年代起,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新式教育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 组建新式洋枪队;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新式海军;成立海军衙门3.洋务运动的评价如何理解洋务运动 “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2)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二、边疆危机方位 侵略者 边疆地区 清政府举措 结果东南 美国、日本 台湾 率兵入台,与日本交涉 日本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兵西北 阿古柏 新疆 命左宗棠收复新疆 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俄国 新疆伊犁 与俄国交涉,同时准备武力收复 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但割让1万多平方千米领土,并付出大量赔款西南 法国 中越边境 援越抗法,向法国宣战 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但仍签订不平等条约;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课堂训练】1.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他所指的“西学”主要指( )A.西方政治制度 B.西方民主思想C.西方科学技术 D.分权制衡思想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19世纪90年代以后,清政府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加深 B.洋务运动兴起C.《辛丑条约》签订 D.革命思想传播3.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和经济技术的运动。这场运动( )A.挽救了清王朝统治 B.唤醒了民众救亡意识C.推动了早期近代化 D.改变了封建政治制度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延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地理学研究兴起C.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潮流5.如表是近代中国创办的洋务学堂情况表。类别 时间 数量(所) 地点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技术学校 1867~188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这些学堂(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C.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传播6.李鸿章在《议复梅启照条陈折》中说到,“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由此可知,洋务运动(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D.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7.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的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时说,此举是为了“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张之洞在筹办广州织布局时同样也说,这是为了“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这说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弘扬传统文化 B.变革国家政治制度C.谋求国家独立 D.巩固清政府的统治9.如图是1872年第一批留美学生由上海乘轮赴美。按规定“学生出洋后,学习西学仍兼讲中学。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听候酌品器使,泰明委用。”根据材料,你认为清政府派遣留美学生与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0.受李鸿章办洋务的影响,华侨陈启沅在南海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的技术元老陈桃川出身自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D.使中国顺应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趋势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世以来,列强自海上驶来,面对古老中国紧闭的国门,屡屡叩关寻衅。昔日不设防之万里海疆,成外敌疯狂入侵之坦途……中法战争后,清廷决定大治水师,首要举措便是加强北洋海军建设,到1888年,北洋海军共有铁甲舰、巡洋舰、鱼雷艇等各军舰41艘,其次为建立新式学堂如威海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为近代海军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摘编自李斌《李鸿章与晚清海权》材料二:洋务运动兴起后,近代海防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被纳入统治者的决策视野,最后被逐步付诸实施……19世纪70年代,西方近代海疆观念也正式传入中国。1874年,希哈里的《海防新论》由江南制造局翻译成中文出版。这本书成为海防论者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来源。如李鸿章在争论中就直接引用了该书中的观点,提出建立海军,守护海疆的主张。——摘编自李德元《论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海防事业发生的变化。(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海防事业发生变化的原因。(3)综上所述,谈谈海防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参考答案1-10 CACCC AADAA11.(1)由不重视海防到加强海防建设,建设近代海军,培养海军人才。(2)洋务运动的兴起。(3)海防建设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海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海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