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防灾减灾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种类。2、结合自然灾害类型的特点,分析不同自然灾害的防避措施。3、掌握灾害中自救与互助的技能。4、树立防灾自救的意识。【学习重难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预习新知】防灾减灾手段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主要内容(1)灾害监测①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组成: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②作用: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2)灾害防御(3)灾害救援与救助①行动:根据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②目的: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4)灾后恢复[知识拓展] 我国的7小时救灾圈为了提高应急能力,我国在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等地建立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遇灾时若采用空运救援,从距灾区最近的基地出发,最多7小时就可到达受灾地点。 将防灾救灾的内容与其手段连线。自救与互救1.概念2.灾前准备(1)对可以较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2)对于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的灾害,做好灾前准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灾中救助(1)灾害发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2)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4.灾后自我保护: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知识拓展] 台风来临时,室内的人员应注意的事项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关好门窗,及时搬移窗口、阳台处的花盆等,以免大风来时被吹下砸到人等。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在地震多发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②遇到泥石流应快速顺着山坡向下跑。 (×)③地震过后立即回家看房内财物损失情况。 (×)【巩固训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寒潮、台风、冻害 B.春旱、寒潮、沙尘暴C.滑坡、暴雪、沙尘暴 D.春旱、洪涝、冻害【小题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冻雨是过冷雨滴(温度低于0℃的液态小水滴)在降落到近地面时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天气现象。2024年春运期间,受寒潮影响,湖北、湖南境内大量旅客因冻雨滞留在高速公路。下图为冻雨形成时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过冷雨滴从冷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其相态变化最可能是( )A.冰-雨-冰 B.雨-冰 C.雨-冰-雨 D.冰-雨【小题2】本次气象灾害,河南以暴雪为主,而湖北以冻雨为主,主要是因为湖北( )A.暖湿气流更强 B.地势更为平坦C.冷空气势力强 D.海拔高度更低【小题3】导致湖北、湖南旅客大量滞留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过低,车辆易熄火 B.地面湿滑,安全隐患大C.雨雪量大,能见度太低 D.路面积水,车辆通行难北京时间 2023 年 12 月 18 日 23 时 59 分,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甘肃省积石山( 35 ° N , 102 ° E )发生了 6.2 级地震,给当地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2 月 19 日家住青岛( 35 ° N , 119 ° E )的小明在北京时间 7 时 4 分起床,正值日出,但他的父亲早已飞往现场救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此次地震给积石山当地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危害的原因是当地( )A.地方时正值子时,处于休息时间B.多采用木质结构房屋,牢固性差C.沉积物松软,地震烈度大D.临近大寒节气,天气寒冷【小题2】小明父亲和队员乘坐救援飞机飞往救灾地的最短航向为( )A.先西北,后西南 B.先东北,后东南C.先东南,后东北 D.先西南,后西北【小题3】甘肃省积石山地震发生的次日( )A.积石山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B.积石山昼长为10小时52分钟C.青岛日落时间为17时10分D.青岛夜长约为14小时8分钟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小题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世界一流的天文观测台址一般要远离灯光,避免电磁干扰、 晴 夜数量多、视宁度(大气扰动程度)好 。 青海省北部冷湖镇海拔 4200 多米的赛什腾山区(图 5 ),其天文观测条件与世界一流天文观测台相媲美。冷湖赛什腾山区将建成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并带动当地天文科技产业、民用航空产业、文创旅游业的发展,冷湖镇将不再 “ 冷 ” 。据此完成 问 题。【小题1】'为保障天文观测的效果,冷湖天文观测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内应重点( )A.保护生态环境 B.控制人口规模C.调整经济结构 D.加强暗夜保护【小题2】该地区较常出现对冷湖天文观测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沙尘暴 B.寒潮 C.暴雪 D.暴雨【小题3】冷湖镇将不再“冷”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较好 B.后勤保障条件较好C.科技水平较高 D.建设周期较短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应急避难场所针对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地震灾害 D.洪涝灾害【小题2】在防灾减灾中,了解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属于( )A.灾前准备内容 B.灾害监测内容C.灾后恢复内容 D.灾害救援内容【小题3】应急避难场所一般布设在( )A.城镇的住宅区内 B.乡村的空旷地带C.城镇的商业街 D.城镇的空旷地带下图阴影部分是我国2017年3月某自然灾害受灾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图中受此灾害影响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有( )A.鲁、京、豫、皖 B.津、晋、陇、宁C.秦、苏、鄂、冀 D.冀、晋、鲁、豫【小题2】图中的自然灾害最大可能是( )A.洪涝 B.干旱 C.风沙 D.暴雨【小题3】形成该灾害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地势低平 B.降水少 C.大风 D.雨带【小题4】受此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最可能是( )A.春小麦 B.冬小麦 C.水稻 D.玉米【小题5】缓解此灾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完善排水系统 B.大力开采地下水C.建“三北”防护林 D.跨流域调水凝冻,是大气中的水滴在表面温度低于(0°C的地面物体上凝结所形成的坚硬冰层,是冻雨过后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或自然景观。图示意凝冻在我国某区域出现的时间段(图中实线为0℃等温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X°N最可能穿越(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小题2】以下哪一因素与该区域凝冻发生概率呈现负相关性( )A.空气湿度 B.大气稳定度C.海拔高度 D.准静止锋摆动速度【小题3】该区域凝冻影响范围最广的时期是( )A.12月中旬 B.12月下旬 C.1月底2月初 D.2月中下旬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角大于50°、高度大于30米的斜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角50°以下的斜坡上。下图为广西梧州市地质灾害发生频数与月平均降水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滑坡、降水量、崩塌 B.崩塌、滑坡、降水量C.降水量、滑坡、崩塌 D.降水量、崩塌、滑坡【小题2】下列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B.降水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读图“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岩石圈位于图中( )A.①的底部和②的顶部 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小题2】图中①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物质的源地B.位于水圈和大气圈之间C.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D.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小题3】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的抗震系数参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