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6课 戊戌变法【核心素养】史料实证:阅读史料了解戊戌变法兴起的社会背景;通过维新运动期间各地学会以及创办的报纸,了解维新派早期的活动。历史解释: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唯物史观:结合相关评论,分析戊戌变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事迹,感悟他们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精神。【知识梳理】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说明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历史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并签订《马关条约》。2.变法成功的关键是变革官制,为此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二、百日维新1.依据所学完善戊戌变法的内容。方面 内容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2.依据“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说明戊戌变法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1)“贼”主要指的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被杀害的谭嗣同等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2)我们应该学习谭嗣同什么精神 精神:为国为民,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思维导引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失败的事件是戊戌政变。【课堂训练】1.“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嫉妒仇视变法……一些对变法主张不满的大臣,更是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充满仇恨。他们聚集在一起,成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支持力量”。材料说明维新变法运动( )A.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B.改革措施不得民心C.推动人民思想解放 D.消除清廷内部矛盾2.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 )A.学习先进科技 B.涉及制度改革C.增强海军实力 D.开办近代教育3.维新志士们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大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材料主要阐述了戊戌变法( )A.发起的背景 B.推进的过程C.产生的影响 D.失败的原因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他们的改革体现了传统社会的自我复兴和振兴,然而复兴并不能打破旧有的循环。”“他们”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C.地主阶级洋务派 D.地主阶级顽固派5.1898年9月14日,美国驻华大使康格在发给国务卿的信函中提道:“虽然皇太后似乎被邀‘帮助’管理政府,但实际上她已接管最高权力,皇帝目前至少被有效地剥夺了权力。”该信函出现的背景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6.公车上书失败后,梁启超、严复、何廷光等人创办了《时务报》《国闻报》《知新报》等近代报刊。这些近代报刊( )A.有利于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B.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C.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D.实践了“实业救国”的思想7.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当时先进中国人作出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民主共和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救治中国黑暗8.维新派对中华民族的愚昧落后深为忧虑,但却不为民愚而悲观失望。在他们看来,中国之所以人才乏绝,并不是“天之不生才也”,而是“教之道未尽也”。维新派这一思想( )A.直接导致了科举制的废除B.有利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C.推动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D.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9.清光绪帝曾下诏:“嗣后我君臣上下惟期艰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与此诏令相关的历史事件( )A.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C.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D.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0.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制度的变革。材料中的“变革”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材料三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时,主要观点如下:A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C 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与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的进步之处。(3)对于材料三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说明。参考答案1-10 ABDCB CCBBB11.(1)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派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戊戌变法主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表明戊戌变法除了经济、教育、军事方面外,还进一步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3)同意观点 A: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紧要关头,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所以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同意观点B: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所以是一场政治改良运动。(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