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老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学会通过片段描写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研讨把握老王与作者的人物形象,抓住关键语句 细读文本,教师讲授、问答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当 中的弱势群体。教学重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形成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杨绛先生在散文《隐身衣》中说过一句话:“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 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王》,体味这所谓世态人情的真相。(一)知识备查1、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2、生字预习检查 (PPT 检查)蹬 (dēng) 车 肿 胀 (zhàng ) 伛 (yǔ) 着荒 僻 (pì) 攥 (zuàn) 着 塌 (tā) 败 取 缔 (dì) 骷髅 (kū lóu) 滞 笨(zhì)愧 怍 (zuò) 惶(huáng) 恐 镶嵌 (xiāng qiàn)眼 翳 (yì) 杨 绛 (jiàng)3、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师:那么究竟谁是那个幸运的人,谁有是那个不幸者呢 为什么杨绛先生会 说这是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个愧怍又有什么含义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按照老师PPT上的的表格来填写老王的情况。 姓名:老王 ——地位卑微职业: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谋生手段的艰苦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 ——老 光 棍、孤独终老外貌特征: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生理缺陷 家庭住址: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居住条件恶劣 总结:生活艰难师:文章虽字字未写苦,却字字都有苦,由此可见,老王是一个身世非常凄 苦的人。(二)整体感知1、师:那么作者与老王是如何产生交集的呢 他们之间又互相为对方做了什么 事 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出作者为老王做了什么,老王又为作者做了 什么。明确:在文章的第一段就点明了老王与作者的关系,他们是车夫与雇主的关 系。那么,雇主和车夫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作者感到念念不忘。2、作者一家为老王做的事:①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②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③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④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 活。⑤她的女儿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由此,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表达了她对老王怎样的感情 明确:善良。表达了作者对老王不幸命运的同情,以及无力真正改变老王悲 惨境遇的愧怍。老王为作者一家做的事:①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忠厚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善良③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知恩图报3、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 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老王收钱时的心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香 油和鸡蛋对于老王来说,价格如何。明确: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匮乏,食品、衣服、工业日用品需要按照政 府发放的各种票证限量供应。买布要凭布票,买粮食要凭粮票和粮本,香油和鸡 蛋更是市场的短缺食品,凭“副食本”限量购买。因此,老王送的一瓶香油,还有十一二个“新鲜的大鸡蛋”不仅价格贵, 而且超出一位普通市民一个月的额定购买量,也就是说,老王为了这份厚礼必然 动用了不少积蓄。师:既然香油和鸡蛋对于老王来说如此珍贵,那么他花这么大的代价来准备 一份厚礼送给作者,真的是想要钱吗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老王收钱时的心理。明确:老王给作者鸡蛋和香油,不是图钱,而是为了好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意, 但作者却仅仅是用钱回报他,就好比精心给朋友准备了礼物,朋友却觉得你只是 想要钱。从老王不要钱可以看出来老王心里其实是很难过的,作者给的钱将两人之 间的距离拉远了,而老王想要的是作者像好朋友一样对自己流露出真挚的感激之 情,可作者却只是站在一个知识分子的立场觉得老王可怜,反而忽视了老王想跟 自己做朋友的心意。4、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明确:作者“害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本能地被老王的病容吓到了,二是 担心老王马上就会倒下去。因此,作者在害怕的心理下,条件反射性地拿钱给老王,也没能请他坐坐喝 口茶水,显得糊涂。5、(出示幻灯片)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在 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 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很差,两只眼上都 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怕些,他简直像棺材里 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裹着一层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 一堆骨头。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咋成这样了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幻灯片上的内容与课文是否一致,替换的是否恰当, 说出不恰当的原因。① “镶嵌”两字能否换成“站” 为什么 明确:“镶嵌”这两字这是拟物、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 的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强调了老王已经病入膏肓。 (在这里要对 镶嵌一词进行分析,或者借助字典,查找镶嵌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镶嵌用 于没有生命的东西,暗示了老王的结局,说明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这 一时刻的老王就像是一个活标本,就像是一幅遗像。)②“说的可笑些”能否改成“说的可怕些” 明确:可怕是陌生人之间用的,体现不出作者的担心,可笑,实际上体现 了杨绛内心深处深深的悲哀,作者以乐写哀,哀更哀。③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能否改成“啊呀,老王,你咋成这样了 ” 明确:这句话中好些了吗,体现了作者对老王的近况很是关心,同时也有吃惊,没想到老王会如此之惨,换成“啊呀,老王,你咋成这样了 ”,好 像是一个旁观者的口吻,体现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不符合人物之间的 关系。我们再一起读一遍这一段,认真体会这些词语。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看到了老王的善良,其实我们还看到了作者的善良, 作者的语言好像不善良,但是她的情感很善良。有一个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杨 绛的语言: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个中矣。— —李健吾 我们细细品味,应该可以明白其中的意思,杨绛的语言,朴素有味。就像一 块未经雕琢的美玉,只要你信心的去发现,就会获得至宝。 我们来总结一 下,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1)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2)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立体展现人物形象。(3)刻画真实生动的细节。6、作者为什么说是这对老王的愧怍 明确:①面对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表示谢意,作者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 面;②作者没能完全领会老王的深意,仅以金钱回报,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③作者反思自己只充当给予者的角色,没能接受老王无偿的馈赠,因此感到 懊悔。7、你认为这“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请同学们分小组相互讨论。 明确:①作者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和解剖,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②能从他人角度考量事情;引入杨绛的话:在我们的社会,文学创作毋需鼓吹嚣张,毋需宣张残忍,毋需 吹捧权势,而要同情弱者,关注底层,表达人性的善良与关爱。师:人都是会粉饰自我的,杨绛却选择将自己的过往掰开揉碎了给我们看,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一并写出,这就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良心。身为底层 人民,落后于时代,还被命运抛弃(体弱多病,瞎眼),却还保持着一颗纯良的 心,足以见得老王的善良。而作者杨绛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正因为她富有同情 心,所以才忘不掉老王最后的这一幕,也忘不了底层还有这样需要“我们”帮助 的人。愧怍,不仅是杨绛对老王,幸运者对不幸者,知识分子对普罗大众,更是时 代没有却应该有的,对所有人的愧怍。(三)合作探究1、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在 “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示例)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 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 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 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师:作者虽然在“文革”中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远在老王之上, 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 让老王吃亏(不要他减半收车费,不让他白送钱先生看病,不白拿老王的鸡 蛋和香油)。“钱”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 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2、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试比较下列三 组语句在语意、感彩、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积累拓展五)①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当然”用在这里,流露出“我们”怎样的心 理 明确:顺理成章的情况说“当然”。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 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王的贫苦生活,从来没有 占便宜的念头。②他从 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 “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 明确:“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大 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 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③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我不 是要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 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四)拓展探究1、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 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明确:从文章内容来看,首先要有平等观念。在作者看来,人是生而平等的, 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只有有平等意识, 才能平等对话。其次,还需要有人道主义精神。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 王有夜盲症,作者的女儿就送了他大瓶的鱼肝油。为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让他挣点儿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 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 人。2、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是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有着许许多多像老王一样遭遇 的人,作为幸运者,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存在。明确:放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底层人民是如何生活的。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呢 小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 等博爱之念。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 变成美好的人间。(五)作业布置:写一个片段:记述周围的爱心故事,注意用上外貌,动作,语言等人物 描写方法人物,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起来,三百字以上,下周上交。(六)板书设计幸运的人 “我”的给予同情帮助 关注关怀11 老王杨绛不幸者 老王的需求不安愧怍 温暖关爱尊重平等知识分子的 良知与自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