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0导入新课√ 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 周时期太阳神鸟金饰,这件金饰 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太阳的 崇拜。√ 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 ,人们 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 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太阳神鸟金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无祸学习目标:知道夏商周(先秦)时期的天文历法;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 有奴隶制特点的;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知道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背景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们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 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成就表现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国家博物馆藏——记载商代日 食的甲骨文】这根牛骨上刻有一则与日食有关的占卜记录,“癸酉, 贞:日夕又食”。一、天文、历法和医学1.天文制定历法、分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指导农业生产相传夏朝时就有了历法《夏小正》, 商 吸历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 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二-2.历法夏朝商朝一 、天文、历法和医学战国先秦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传说神农尝百草, 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战国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来望、 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即著名的中医四诊法);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介 绍了针炙、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 作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一、天文、历法和医学3.医学国家主导 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实践性、经验性问题思考:综合上述,总结先秦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的特点 一、天文、历法和医学二、甲骨文与青铜器——商周文明的记录者晚清官员王懿荣 刻有文字的龟甲 刻有文字的兽骨 刻有文字的兽骨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我生病了,在药店买了一味叫“龙骨” 的药,这种药上有很多奇怪的符号 ……二 、甲骨文1.什么是甲骨文 2.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汉字“车”的演变历程有何特点 - 車-車-車-车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 书 楷书繁体 简 体演变特点:复杂逐渐变简单;形象逐渐变抽象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汉字与甲骨文一脉相承。二、甲骨文1.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 展有深远的影响。2.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二、甲骨文3.甲骨文的意义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始现礼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夏 ■商 ■西周陶寺遗址出土/选自山西博物院微官网二里头遗址出土铜鼎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选自甘肃省文物局官方微信三、青铜器出现■原始社会末期三 、青铜器 2.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wù) 鼎 ( 商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宽79.2厘米三星堆青铜面具四川出土横宽138厘米,高66厘米,瞳孔呈圆柱状向外凸起长 约16厘米,重80余千克。四羊方尊(商)湖南出土高58.6厘米上口最大径44.4厘米 重34.6千克利簋(guǐ陕西出土高26厘米口长22厘米重7.95千克(自左,图1和2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图3和4选自教材,下同)( 西 周)重832.84千克三 、青铜器:3.特点 如果国宝会说话 (1)分布广泛司母戊(wù) 鼎 ( 商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宽79.2厘米 重832.84千克三星堆青铜面具四川出土横宽138厘米,高66厘米, 瞳孔呈圆柱状向外凸起长 约16厘米,重80余千克。四羊方尊 (商)高58.6厘米上口最大径44.4厘米 重34.6千克利簋(guǐ)陕西出土高26厘米口长22厘米 重7.95千克( 西 周 )司母戊(wù) 鼎 ( 商)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宽79.2厘米 重832.84千克三星堆青铜面具四川出土横宽138厘米,高66厘米,瞳孔呈圆柱状向外凸起长约16厘米,重80余千克。四羊方尊(商)湖南出土高58.6厘米上口最大径44.4厘米 重34.6千克三 、青铜器:3.特点(2)纹饰精美,工艺高超利簋(guǐ)陕西出土高26厘米口长22厘米 重7.95千克(西周)三、青铜器:3.特点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上) 时间事件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约6000年半坡文化距今约6000—4000年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又称后母戊鼎青铜器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钟鼎文、铭文。3.典雅铭文,见证历史(选自教材)(选自教材)想一想:你知道“司 母戊鼎”的用途吗 司母戊(wù)鼎 ( 商) 一嚮南家殿墟出土口长112厘米宽79.重832.84千克三、青铜器:3.特点4.规模宏大,藏礼于器祭祀《诗经》楚辞形成 《诗经》关注现实,所收 诗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 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以及宋玉等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用浓——《诗经》 一种主要内容 有的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 有的批判统治者削压迫。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诗经》 寺 )意义 《诗经 只左了士宣 的先秦 《诗经》和“楚辞” 头,对后世诗歌创作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风情影响深远。四、《诗经》和“楚辞”文学作品与时代 背景息息相关(一定时期的文 学是一定时期时 代的产物)课后练习1.我国古代有“天 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的说法,这体A.青铜器适用范围广泛 B.青铜器主要用作食器C.青铜器成为权力的象征 D.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的方 块字时,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 周 D. 东周( B )课后练习3. 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C ) 魚 鱼甲骨文 金文 篆 书 隶书 楷书A. 汉字为我国唯一文字 B.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C.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 汉字与甲骨文无关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