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2课《家庭的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第二课时“传统节日中的‘家’”目的是让学生从传统节日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中的家”,目的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首先是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家庭观念。其次以一首古诗配水墨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诗人离家后思念家人的情感,并从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最后以半开放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收集与“家”有关的成语、谚语、格言和诗篇等,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中的家庭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在交流传统节日中的主要活动中,感恩祖辈、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息息相关。道德修养:感受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中“家”的含义和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的角度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法治观念:正确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健全人格:感受中国语言文字中“家”的内涵,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能够通过文字、诗歌等多种途径,探究中国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家庭观念.责任意识:让学生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年夜饭”的定义,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重点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懂得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难点 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学习与重视家庭传统观念有关的语言文字;进一步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图片+文本学习:“家”的演变2.素材:家的演变3.小结并板书课题:家庭的记忆 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问题感悟文本回答问题观看视频齐读课题 用形象直观通过甲骨文“家”的演变”和视频播放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传统节日中的“家”1..图片+文本学习: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团圆。吃“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都要与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2.图片+文本学习:吃“年夜饭”时,你家通常有哪些人呢?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1)我们家吃“年夜饭”很热闹,我的叔叔、婶婶还有小弟弟都回来,全家人都到爷爷奶奶家,围着桌子,吃着丰盛的食物,别提有多开心了!(2)我们也是在爷爷奶奶家吃”年夜饭”,爸爸妈妈做饭,我帮爸爸妈妈收拾桌子,大人们还会喝酒呢。(3)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外地,我们家轮流上两家去过年,去年上爷爷奶奶家,今年就上外公外婆家。无论到谁家,都很热闹。(4)我的爸爸妈妈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到我家来,我们在一起吃“年夜饭”,别提有多开心了!3.图片+文本学习: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1)饺子”谐音“骄子”,吃后有成为“天之骄子”的说法。饺子是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2)在北方,过年吃猪手有“挠钱”的寓意。南方吃猪蹄也寓意着这一年会“招财进宝,财源广进。”讨一个好彩头。(3) 在中国传统的年俗中,很多地方讲究年夜饭的餐桌上必有一道菜是鱼,并且这道菜留着不吃,象征着年年有余,来年有个好生活。(4) 形似太阳的造型,是用金针菇和粉丝摆放而成,代表着对未来每一天都充满着期待和希望,运用蒸的烹调方式,象征着“蒸蒸日上”,寓意着新一年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家人的事业兴旺发达,孩子的学业也能竿头日上。(5)金玉满堂(6)大吉大利(7)年年高升(8)四喜丸子4.图片+文本学习:在下面的区域分享一下节日里你的家吧 , 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1)我们每年都要回老家吃年夜饭,虽然路途遥远,但是能看到很久不见的亲戚,我特别开心。(2)年夜饭是我们家一年最热闹的时候,爸爸是个厨师,所以每年都由他主要负责做年夜饭的菜肴,和家人在一起真温暖。5.图片+文本学习:知识窗“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餐。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6.素材:年夜饭的象征和意义7.表格+文本学习:我的采访记录8.文本学习:每到春节,在中国大地上,就要发生一次大迁徙。他们的目的地是如此的一致——回家。9.文本学习:阅读角——回“老家”过春节 等啊等啊,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外面寒气逼人,我的心情却格外兴奋。与父母一起坐上出租车,不一会儿就来到火车站......10.文本学习: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亲情和礼仪的民族,对家一向具有深深的眷恋,所以,我们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想家。 春节作为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时,想到家的温馨,爱的召唤,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都阻挡不住千千万万回家的脚步。11.图片学习:家的呼唤12.文本学习:百节年为首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13.文本学习: 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我的小调查14.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来源和故事吗?把你了解的和同伴分享一下吧!15.素材:元宵节教学环节二:语言文字中的“家”1.图片+文本学习: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有亲人的地方叫家,家是让我们安心的地方,家是最珍贵的地方。2.文本学习:猜一猜(1)女儿出嫁了。(猜一个字)(2).一个小家庭,仅仅一口人。(猜一个字)(3)一家十一口。(猜一个字)(4)一家十一口,一家十二口。两家合一起,万事都不愁。(猜一个字。)3.图片+文本学习:“家”与中国文字(1)阖家欢乐全家人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你还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吗?和和美美 美满幸福 阖家团圆(2)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儿女孝顺,父母就会感到快乐;家庭成员关系和睦,事事就都顺心如意。(3)家书抵万金你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春望》一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寄来的信比黄金还要贵重,比喻家信的珍贵。4.素材:家书抵万金5.图片+文本学习:古诗欣赏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文本学习:你知道还有哪些祝福家庭的成语或句子吗?欢聚一堂 合家团圆 阖家欢乐 天伦之乐 儿孙满堂 岁岁平安安居乐业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年年有余……7.文本学习: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亲情。8.图片+文本学习:古诗诵读并赏析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9.文本学习:你认为,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心情。(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10.素材:家的味道 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反思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观看视频观看表格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填写交流指名汇报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问题交流回答指名回答学习文本感悟文本图片学习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问题独立填写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独立填写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猜出谜底交流汇报指名汇报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文本学习了解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文本学习了解文本诵读文本文本学习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诵读文本观看视频 文本直接向学生点明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团圆。吃“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教学页正文点明了这一话题的编写意图,即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自己家吃“年夜饭”的情境和心情,并从中体会这个习俗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教学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家吃“年夜饭”的场景,回忆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心情。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年夜饭”的另一个名称“团圆饭”入手,体会它的意义。“知识窗”内容简单解释了中国“年夜饭”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阅读角”呈现了一家人回家过年的情境和急切的心情,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感情。春节作为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时,想到家的温馨,爱的召唤,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都阻挡不住千千万万回家的脚步。半开放式的表格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传统节日中进一步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表格中的节日分别是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学生课前填写完成表格内容。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猜一猜”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字谜中隐藏的家庭观念。谜语答案是:1.家、2.合、3.吉、4.喜。教学用“阖家欢乐”“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和“家书抵万金”来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教学可以用“小竞赛”或“擂台赛”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本课中古诗的教学不同于语文课,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思念家人与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之间的关系。从贴近学生感兴趣的字词诗入手,进行关于“家”文化的逐步解读和加深,让学生对“家”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体会。古诗《秋思》旨在引导学生在体会诗人思念家人的心情时,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活动园”旨在引导学生开展收集活动,进一步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我国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关于“家”的诗词。
课堂小结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一心装满国,一心撑起家。国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家。让我们爱我们的国,让我们爱我们的家。 总结、归纳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总结升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作业布置 课后小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故事,制作一份简报吧!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在交流传统节日中的主要活动中,感恩祖辈、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息息相关。
道德修养:感受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中“家”的含义和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的角度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法治观念:正确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健全人格:感受中国语言文字中“家”的内涵,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能够通过文字、诗歌等多种途径,探究中国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家庭观念.
责任意识:让学生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年夜饭”的定义,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懂得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难点: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学习与重视家庭传统观念有关的语言文字;进一步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新知导入
房室有关
野猪
“家”的演变
“家”的演变
素材:家的演变
新知讲解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团圆。吃“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每当春节来临,中国人都要与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年
吃“年夜饭”时,你家通常有哪些人呢?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传统节日中的“家”
  我们家吃“年夜饭”很热闹,我的叔叔、婶婶还有小弟弟都回来,全家人都到爷爷奶奶家,围着桌子,吃着丰盛的食物,别提有多开心了!
  我们也是在爷爷奶奶家吃”年夜饭”,爸爸妈妈做饭,我帮爸爸妈妈收拾桌子,大人们还会喝酒呢。
“家”与中国年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到我家来,我们在一起吃“年夜饭”,别提有多开心了!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外地,我们家轮流上两家去过年,去年上爷爷奶奶家,今年就上外公外婆家。无论到谁家,都很热闹。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年
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寓意吗?
传统节日中的“家”
“饺子”谐音“骄子”,吃后有成为“天之骄子”的说法。饺子是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菜肴与寓意
在北方,过年吃猪手有“挠钱”的寓意。南方吃猪蹄也寓意着这一年会“招财进宝,财源广进。”讨一个好彩头。
在中国传统的年俗中,很多地方讲究年夜饭的餐桌上必有一道菜是鱼,并且这道菜留着不吃,象征着年年有余,来年有个好生活。
形似太阳的造型,是用金针菇和粉丝摆放而成,代表着对未来每一天都充满着期待和希望,运用蒸的烹调方式,象征着“蒸蒸日上”,寓意着新一年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家人的事业兴旺发达,孩子的学业也能竿头日上。
菜肴与寓意
传统节日中的“家”
金玉满堂
大吉大利
年年高升
四喜丸子
菜肴与寓意
传统节日中的“家”
在下面的区域分享一下节日里你的家吧 , 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我们每年都要回老家吃年夜饭,虽然路途遥远,但是能看到很久不见的亲戚,我特别开心。
传统节日中的“家”
年夜饭是我们家一年最热闹的时候,爸爸是个厨师,所以每年都由他主要负责做年夜饭的菜肴,和家人在一起真温暖。
“家”与中国年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餐。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一年一度的“年夜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知识窗
传统节日中的“家”
素材:年夜饭的象征和意义
采访内容:我家的年夜饭
采访对象:
参加年夜饭的亲人:
年夜饭的菜肴有:
家人的心情:
我的感悟:
我的采访记录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年
每到春节,在中国大地上,就要发生一次大迁徙。他们的目的地是如此的一致——回家。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年
等啊等啊,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外面寒气逼人,我的心情却格外兴奋。与父母一起坐上出租车,不一会儿就来到火车站。这里人很多,等了半个多小时,我们便上了回“老家”的火车。在火车上,一坐就是近十个小时,直坐得腰酸背疼腿抽筋。但是我们的心里却是喜滋滋的,因为马上就能回到“老家”,见到爷爷奶奶等亲人啦!
夜里十一点左右,火车终于进站了。我迷迷糊糊地拎着大包小包跟着父母走到了出口站,突然听到“哥!嫂子!慧慧!”的喊声,仔细一瞧,原来是叔叔来接我们了。上了叔叔的电动三轮车,走了半个多小时,我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村庄。啊!村头站立在风中的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爷爷和奶奶吗?我冲上去,抱住了他们,久久不愿松开......
回“老家”过春节
传统节日中的“家”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亲情和礼仪的民族,对家一向具有深深的眷恋,所以,我们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想家。 春节作为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时,想到家的温馨,爱的召唤,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都阻挡不住千千万万回家的脚步。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年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的呼唤
“家”与中国年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年
百节年为首
  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节
节目名称 时间 主要活动 意义
农历正月十五
纪念逝去的亲人
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我的小调查
元宵节
送灯、观灯、燃灯
家人团圆
清明节
农历三月十二
扫墓,祭祖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家人团圆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赏菊
敬老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节
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来源和故事吗?把你了解的和同伴分享一下吧!
传统节日中的“家”
“家”与中国节
素材:元宵节
  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
有亲人的地方叫家,家是让我们安心的地方,家是最珍贵的地方。
“家”与中国文字
猜一猜
1.女儿出嫁了。(猜一个字)
2.一个小家庭,仅仅一口人。(猜一个字)
3.一家十一口。(猜一个字)
4.一家十一口,一家十二口。
两家合一起,万事都不愁。(猜一个字。)




“家”与中国文字
阖家欢乐
全家人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家”与中国文字
你还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吗?
和和美美 美满幸福 阖家团圆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
“家”与中国文字
你知道为什么吗?
儿女孝顺,父母就会感到快乐;家庭成员关系和睦,事事就都顺心如意。
家书抵万金
你知道这句话的来历吗?
“家”与中国文字
 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春望》一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里寄来的信比黄金还要贵重,比喻家信的珍贵。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家”与中国文字
素材:家书抵万金
你知道还有哪些祝福家庭的成语或句子吗?
欢聚一堂 合家团圆
阖家欢乐 天伦之乐
儿孙满堂 岁岁平安
安居乐业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年年有余
……
“家”与中国文字
  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家”与中国文字
  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古诗诵读并赏析
与小组同学议一议这首诗的意思。
《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
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
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古诗诵读并赏析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
你认为,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心情。
我的积累
素材:家的味道
课堂总结
12.家庭的记忆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一心装满国,一心撑起家。国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家。让我们爱我们的国,让我们爱我们的家。
板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传统节日中的
“家”← 重视
语言文字中的
作业布置
12.家庭的记忆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故事,制作一份简报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