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核心素养】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史料,了解军阀割据带来的影响。历史解释: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的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唯物史观:通过对袁世凯短暂复辟的原因的分析,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知识梳理】一、二次革命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制”对袁世凯的权力有何威胁 为此袁世凯制造了哪一事件 孙中山等人采取了哪一行动 1.威胁: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2.事件: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3.行动:发动“二次革命”。二、袁世凯复辟帝制填写完善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措施。时间 活动1913年 镇压二次革命→选举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1914年 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5年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三、护国战争1.“一人”指的是袁世凯;“吾同志”发动了护国战争; “滇、黔独立”的军队领导人是蔡锷、李烈钧、唐继尧。2.“吾同志”的斗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成果:1916年3月,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四、军阀割据造成“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原因: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课堂训练】1.“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A.清帝退位帝制终结 B.中华民国的始创C.袁世凯皇帝梦破碎 D.北洋军阀的混战2.袁世凯就职大总统后,不断破坏责任制内阁,一度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甚至公然复辟帝制,这反映了( )A.戊戌变法的局限性 B.辛亥革命的必要性C.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D.五四运动的广泛性3.下列关于民国初期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护国战争——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袁世凯复辟帝制B.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C.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D.宋教仁遇刺——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二次革命4.1916年,“护国”一度成为舆论的热词。这里的“护国”主要反对( )A.清朝专制制度 B.军阀混战C.日本侵略 D.袁世凯复辟帝制5.如表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整理的单元知识目录,以下与之最贴切的单元主题是(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 辛亥革命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6.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于1914年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7.如图为1916年《申报》上刊登的戏剧广告。该剧是源自莎士比亚经典戏剧《麦克白》,1916年被改编为《窃国贼》,轰动一时。该剧主要影射的时事是( )A.二次革命的发动 B.袁世凯倒行逆施C.护国战争的胜利 D.北洋军阀的割据8.《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9.袁世凯死后,直系、奉系、皖系等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展开混战,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该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的(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影响10.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以上现象反映( )A.封建帝制具备广泛社会基础B.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C.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之中D.二次革命一触即发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也,故颜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材料二】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材料三】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材料四】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国民党是从哪一组织发展而来的?从材料一看,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2)写出材料二中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3)材料三中,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4)材料四中,《全球通史》称这个时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1-10 CCCDB CBBAB11.(1)组织:同盟会。奋斗目标:巩固共和,实现平民政治。(2)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3)原因: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统治。敌人:北洋军阀。(4)依据: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