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史料实证:解读史料,通过识读《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情况。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伟大的政党。
【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运动 在中国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 他发表了什么文章 具有怎样的影响
1.运动:新文化运动。
2.人物:李大钊。
3.作品:《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填写完善中共一大、二大的主要内容
项目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1922年7月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 上海
内容 (1)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3)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4)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1)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怎样“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推向顶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失败启示: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课堂训练】
1.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
2.习近平在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时说:“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战略转移,万里长征 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C.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D.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3.如表是同学们整理的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部分内容。据表可知,这次重要会议是(  )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大会重申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4.一战结束后,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仅1919﹣1920年间就有20批近2000名学生赴法,在他们经历过求工不得、欲学不能、生活无靠、中法反动势力压迫后,让他们开始反思,曾经敬仰的法国也无真正自由平等可言。这(  )
A.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B.加速了北洋军阀统治的瓦解
C.促进留学中心的转移
D.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5.如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  )
A.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成为队伍最庞大的革命政党
C.团结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
D.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6.如图中的文章是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名论文。它影响了一代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该文章的作者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蔡元培 D.董必武
7.如表为《建党前夕的上海》。据此可知,当时上海(  )
时间 情况
1917年11月 上海媒体首发“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闻
1920年9月 《新青年》编辑部迁至上海
1920年11月 上海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了报纸、杂志、书籍等共300多种
A.工人运动高涨 B.革命党力量涣散
C.社会局势动荡 D.马克思主义兴起
8.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表明(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日益成熟
B.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
C.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潮
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摘自《求是》杂志,2021年7月16日)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新的思想”是(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与科学
C.新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0.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图1 上海某会议会址 图2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立
C.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D.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
11.百年党史,波澜壮阔,蕴含着磅礴力量和无穷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已经具备,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出图A事件的性质,与此运动相关的节日是什么?依据图B会议召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因素及确定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
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图C会议制定的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与中共一大比较有什么特点?依据材料,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0 BDBDA ADCDA
11.(1)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节曰:五四青年节。
思想因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奋斗目标: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特点:与中共一大相比,提出的最高纲领都是一致的,都是实现共产主义,但二大还提出了一个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国内意义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国际意义是: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等。
(3)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给近代以来饱受磨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