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一、单选题1.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上述论断共同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前进性和曲折性交替融合是社会发展根本途径②量变和质变的循环往复阻碍了新事物实现飞跃③社会历史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前进的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推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谈到两个有趣的论证,一个是“谷堆论证”,另一个是“秃头论证”。他说:“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堆?或者是: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不能。——再来一粒或一根怎样?——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加一粒谷子或减一根头发如何。等到最后,人们说可以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这时那最后加的一粒谷子或最后减的一根头发便造成一堆或一个秃头了。”可见,黑格尔认为( )A.加一粒谷子或减一根头发,始终属于量变的过程B.加一粒谷子或减一根头发,只会带来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C.“最后加的一粒谷子”“最后减的一根头发”带来了质变,平衡静止被打破D.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之间存在绝对的壁垒3.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添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在社会研究学里,取名为“稻草原理”。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与下列选项一致的是( )①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②一叶落而天下知秋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4.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与时俱进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优化结构能更好发挥整体功能④局部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2023年10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为此,需要沿线国家( )①联系是客观的,根据各国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在量变的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质的飞跃③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上升的④树立全局观念,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2年12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仪式上首架C919大飞机被正式交付东方航空公司,此次交付标志着中国飞机工业征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大飞机是现代高新科技的高度集成。涉及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众多领域。材料表明(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点滴积累②科技发展需要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③大飞机研发的过程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④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与其浑浑噩噩度日,抱怨生活循规蹈矩、枯燥乏味,不如从小的习惯开始作出改变。读一本好书,交三两好友,学一项新技能,开始一段从未走过的过程……只要坚持,幸福终会水到渠成,这是因为( )①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②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④只有认识事物的量变,才能把握事物的质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大力弘扬企业家、劳模、工匠精神是由于①正确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认识源于实践并推动实践的发展③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④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用一句古诗道尽深圳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C.莫道浮云遮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10.云课堂、云会议、云办公、云间诊等“云”上生活冲破了空间障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新动力,为未来生活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云”技术、“云”生活的出现体现了客观和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云”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③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云”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利用这种联系提供了条件④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云”生活将逐渐取代传统生活成为理想的生活方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1.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二三年新年贺词,字句铿锵,情深意浓,既温暖人心又催人奋进。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这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变化就是发展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D.事物发展是一帆风顺的12.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要制定中长期规划,又要设置阶段性任务和短期目标,统筹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聚焦用力打好攻坚战,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切实把短期和中长期的时序关系统一于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由此可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 )①集中力量突破部分,带动整体发展②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③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④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不久前,全球科技巨头FaceBook宣布其业务布局转向元宇宙,引发了各界对元宇宙的强烈关注。虽然元宇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从目前元宇宙发展相关的算力条件、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其基本场景的实现大概需要10-20年的时间。这说明( )①新事物开始时就具有强大的力量②事物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③新事物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带来事物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的5G基站已经超过220万个,占全球5G基站的60%以上。5G相比于4G,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会对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产生重要影响。这表明( )A.新事物从一开始就比旧事物强大B.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C.新事物往往都是彻底否定旧事物D.后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15.关于定位服务,普通人最熟悉的应用莫过于导航。对于多数有车族而言,脱离导航可能寸步难行,而高度智能化的自动驾驶对定位精度提出更高要求。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和智能汽车对组合导航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一场关于定位精度的升级战已经打响。高精度定位服务的出现并成为市场新热点( )①意味着新事物一经出现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②反映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结果④说明尊重客观实际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观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实现载人往返,标志着第一步战略完成。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2011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突破了两者的对接技术;2017年4月,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2022年“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运行。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和飞跃。未来,中国将迎着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不断进发。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说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如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和飞跃的?17.文化因传播而精彩。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李安等中国导演依托3D等现代技术,通过电影,将旗袍、马褂、灯笼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带给世界;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平台;……历经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中华文化香飘海外;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辉煌。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简析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面积最大国家公园,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试点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千米,占三江源面积的31.16%。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拉开了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践探索的序幕。2016年4月13日,青海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一年来,探索走出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园区植被覆盖度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增加,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不断完善,使三江源头的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当地牧民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建设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有利于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是我国、亚洲乃至世界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条件。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和公众参与建设保护的认识。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详解】③④: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都是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的上升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注重量的积累,即社会历史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前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推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③④应选。①: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②不选。故本题选D。2.C【详解】C:黑格尔在关于“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的命题中,他认为“最后加的一粒谷子”“最后减的一根头发”带来了质变,平衡和静止被打破,体现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的道理,C符合题意。A:加一粒谷子或减一根头发,并非始终属于量变的过程,当“最后加的一粒谷子”“最后减的一根头发”就会带来质变,A错误。B:加一粒谷子或减一根头发,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但不是只会带来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因为当加一粒谷子或减一根头发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B错误。D: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并非存在着绝对的壁垒,D错误。故本题选C。3.D【详解】①④符合题意,“一直往马儿身上添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都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不合题意,“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体现的哲理是联系的观点;③不合题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起决定作用,因而我们要搞好局部,利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故选D。【点睛】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如果仅停留在量变阶段,仍然不是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变就不重要了,没有量的长期积累,是不会有质变的产生的。所以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4.A【详解】①:“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和意义,①符合题意。③:“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都强调构成事物的要素之间协调一致,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③符合题意。②: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错误。④:局部的变化影响整体的发展,有时还会阻碍制约整体的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A。5.C【详解】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不能根据人们的需要建立联系,①错误。②: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此,需要沿线国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在量变的基础上推进“一带一路”质的飞跃,②正确。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③错误。④:“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为此,需要沿线国家树立全局观念,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④正确。故本题选C。6.C【详解】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不选。②③:我国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研制成功打飞机,表明科技发展需要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而且大飞机是现代高新科技的高度集成,涉及众多领域,这表明大飞机研发的过程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②③入选。④: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不选。故本题选C。7.C【详解】①: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该选项表述不当,排除①。②③:材料中,从小的习惯开始改变,只要坚持,幸福终会水到渠成,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②③正确。④:材料中不是强调认识层面,而是强调在实践中坚持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④排除。故本题选C。8.B【详解】大力弘扬企业家、劳模、工匠精神是由于正确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认识源于实践,但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②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派生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9.C【详解】“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意思是:看似寻常实际最奇崛,写成好像容易却饱含艰辛。这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莫道浮云遮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C项符合题意。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人们不要违背而是要学会顺应自然客观规律来办事,事情就容易获得成功的观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0.C【详解】①:我们要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不选。②: “云”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②正确。③: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云”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利用这种联系提供了条件,故③正确。④: “云”生活不会取代传统生活,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11.B【详解】A: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前进的向上的变化,并不是变化就是发展,故A错误。B: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故B符合题意。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C错误。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故D错误。故本题选B。12.C【详解】②③: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切实把短期和中长期的任务和目标系统一于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说明了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条件,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中强调的是立足全局设定目标和规划,不是集中力量突破部分,①不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体现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3.C【详解】①:新事物开始时就具有强大的力量说法错误,新事物开始时往往力量比较弱,①错误。②③:从日前元宇宙发展相关的算力条件、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其基本场景的实现大概需要10-20年的时间,说明事物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新事物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②③正确。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带来质变,但质变具有双重性,质变不等于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叫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C。14.B【详解】B:5G 相比于4G,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会对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产生重要影响。这表明新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B正确。A: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比旧事物强大,A错误。C: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旧事物中积极的、仍在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而不是彻底否定旧事物,C错误。D: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不能以出现时间的先后判断新旧事物,D错误。故本题选B。15.C【详解】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但要经历由小到大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新事物一经出现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①错误。②: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和智能汽车对组合导航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高精度定位服务的出现并成为市场新热点,说明事物是永恒运动变化的,反映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符合题意。③:高精度定位服务正成为市场新热点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结果,③符合题意。④:规律是客观的,无论是否尊重客观实际,规律都发挥其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C。16.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坚持量的积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每一步都是为下一步积累相关经验,做必要准备,这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就是一次质变,是航天人抓住时机促成的飞跃。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这样在一个阶段完成后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积累和飞跃,向建成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不断进发。【分析】背景素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考点考查:量变与质变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要调用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突破和飞跃的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三步走→可联系教材知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坚持量的积累;关键词②:“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以及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可联系教材知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关键词③:“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以及迎着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不断进发→可联系教材知识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7.①发展具有普遍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其内容和方式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②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而前途是光明的,正是经历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才使中华文化得以香飘海外;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正是汇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才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辉煌。【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哪些道理。此题的答题范围是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材料中通过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等商贸活动;李安导演的电影;开办孔子学院等形式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分别体现了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和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此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简析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注意本题回答的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发展是普遍的;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历了千百年的艰难开拓,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是量变与质量的统一。考点: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8.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和公众参与建设保护过程中,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②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着眼于全局,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协调有序发展。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和公众参与建设保护顺应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态建设工作,使三江源头的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建设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有利于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为实现我国、亚洲乃至世界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创造条件。【分析】背景素材:三江源国家公园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认识类主观题,设问要求谈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和公众参与建设保护的认识,需要调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园区植被覆盖度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增加→可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关键词②: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可联系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关键词③:三江源头的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可联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关键词④:我国、亚洲乃至世界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条件→可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