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北伐战争形势图》,了解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国民革命失败的史实,学生能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了解,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知识梳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取得了哪些成果
(1)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2)成果
①创办黄埔军校。
创办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领导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②1926年7月开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北伐战争。
2.“面临的敌人”: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
二、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 1926年7月,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目的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场 湖南、湖北(主要战场)、江西、福建、浙江、上海
先锋 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支持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成果 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中国大革命”“被葬送”的标志: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建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统一:1928年底,张学良“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课堂训练】
1.某同学到广州某地参观时,看到了以下场景和照片,你知道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吗?(  )
A.发动反蒋起义 B.北伐推翻清政府
C.第一次国共合作 D.辛亥革命
2.为了讲述某个历史故事,初二(1)班学生搜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可知,这个故事发生在(  )
传记 《叶挺传》
照片 《1927年武汉人民铸造的“铁军”盾》
歌曲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A.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3.广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座著名的城市,很多历史事件都与广州有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事件与广州有关的是(  )
①黄埔军校
②黄花岗起义
③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1926年成立的广州工会号召广州各行各业的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加强团结。广州工会自成立后迅速发展,同年10月,下属工会发展到206个,会员19373人。由此可知(  )
A.列强的侵略受到遏制
B.中国共产党掌握革命领导权
C.国民大革命发展深入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5.信件是记录和印证历史的重要史料,如图是鲁迅给友人的信件节选。该信件描述的是(  )
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孙传芳部下)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逃保定。
A.武昌起义的进程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
D.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6.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
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国民革命
②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国民党一大召开并确立三大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运动,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黄埔军校建立
C.遵义会议 D.国民党一大召开
8.如表是《新青年》杂志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表中“革命”一词某一时期出现频率最高的原因是(  )
起止时间 1915﹣1918年 1919﹣1922年 1923﹣1926年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一词出现频率 0.78% 2.45% 25.14%
A.南昌起义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国民革命的推动 D.土地革命的进行
9.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它包含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其“新”体现在确定了(  )
A.党的中心工作和土地革命总方针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10.如图为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歌》是当时中国的时代最强音,歌曲唱出了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  )
A.打倒列强军阀 B.推翻清朝统治
C.进行土地革命 D.消灭封建制度
1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该学校的创办有什么作用?
【兄弟齐心共北伐】
材料二: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性质。
【追昔抚今来反思】
(4)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0 CAACB DDCCA
11.(1)学校:黄埔军校。作用: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2)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性质: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4)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帝国主义绞杀中国革命;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