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多种史料,了解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等史实。
时空观念:观察地图,了解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的情况。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研读和讨论交流,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家国情怀:通过阅读史料,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知识梳理】
一、平型关大捷
在“山西抗日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了哪场战役的胜利 有何意义
1.战役:平型关大捷。
2.意义: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论持久战》发表的目的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1)目的: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2)主要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3)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有哪些措施
(1)军事: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
(2)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
(3)经济: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百团大战
1.百团大战的目的、指挥者和主要目标分别是什么
(1)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2)指挥者:彭德怀。
(3)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2.如何理解“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 (意义)
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课堂训练】
1.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作战日记中,记载了某场战斗中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交战的情况(  )
“(1940年8月21日凌晨0时)传来了左侧消息:敌军向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 匕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正常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凌晨1时30分)听到了运输途中发生了事故……枪声从近处传来。敌人突然从阳泉车站四周袭来”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武汉会战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2.“第一仗,我们就给了日本人一个下马威。”当年的司号员强勇回忆,“激战一天,歼敌1000余人,……缴获的呢子大衣,足够115师每人一件。”这场战役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3.抗战期间,在晋冀鲁豫边区所属武乡、榆社、襄垣三县的598个村政委员会中,贫雇农占35.1%,中农占43%,富农占15.4%,开明地主占6.5%。这说明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  )
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B.有效减轻人民负担
C.实行直接选举方式 D.保证党的统一领导
4.数据图是历史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如图所示的数据信息反映了(  )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B.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
C.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D.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陕甘宁边区的民谣。该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  )
A.壮大了工农革命联盟 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践行了直接民主原则 D.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6.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5个团在华北地区以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为目标,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7.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体现了我党(  )
A.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
B.高瞻远瞩,争取和平的精神
C.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D.不畏牺牲、不折不挠的精神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伪军加紧封锁和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随后,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大生产运动(  )
A.解决了根据地农民土地问题
B.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
D.粉碎了日寇疯狂的军事进攻
9.1940年,某报社论称:“正太路自八月二十日被截断后,迄在游击军控制下,交通未能恢复,自然饶有价值,亦是最足令人兴奋的事态……日人倘使还想‘征服’中国,推行‘新秩序’,真是做梦了。”这篇社论反映出(  )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迷梦
B.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
D.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的积极影响
10.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指的是以下哪一战役?(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材料二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请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写于哪一年?
(3)请结合材料,归纳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
1-10 DAABD DCCCB
11.(1)事变:九一八事变。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时间:1940年。
(3)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