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22张PPT)-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22张PPT)-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1)全面理解物质概念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抽象概括;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1.不能认为“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物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大与小的关系。
3.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客观实在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依据 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生理基础看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内容看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结论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知识点二 
运动的规律性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
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如“仁者心动”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不等于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普遍性
原理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何正确发挥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1)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原理 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要求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求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