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考点一:1.封建社会剥削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2.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阶级社会剥削产生的基础3.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4.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等于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矛盾5.阶级矛盾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6.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农民阶级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不完全依附地主阶级7.唯物史观(哲学)对剩余价值学说(具体学科)有指导作用8.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不等于历史前提,历史条件包括历史前提和思想来源9.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10.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难以治愈的根源考点二1.新中国成立时,未确定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2.新中国没有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3.新中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4.新民主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一次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5.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6.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7.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8.改革开放实现了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首选用卷1.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是磨制石器,石镰属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2.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迈入人类文明时代的门槛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第一次飞跃)4.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5.调整生产关系不一定促进生产力发展(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才促进生产力发展)2024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救国→立国→富国→强国革命(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7-1949.10)建设(立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10-1978.12)改革(富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2012.11)复兴(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11-今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对改革开放发展进程的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自信。2.科学精神: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科学内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考情预测 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等,难度适中。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知识·概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开启: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起步阶段:1978-1992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3全面深化阶段:2013至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历史意义:四个面貌、三大飞跃现实意义:一个法宝、一个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四个自信伟大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意义启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主题: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主学习1. 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2. 改革开放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注意重点事件的时间和内容?(率先突破、重要步伐、关键步伐、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十四大、十四届三中、此后重点 、十六届三中、2013、2017、2018、2019... )3. 改革开放有何重要意义?(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 是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的?P36第一段5. 中特理论体系主题包括哪几部分内容?如何理解?(内容、地位、意义)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内容有何关系?有何要求?制度优势的重要性?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开放改革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改革的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动力核心考点一:伟大的改革开放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1 伟大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12重难突破1.开启——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备忘录P11会议内容 ( )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会议意义 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 )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一、改革开放的进程起步阶段(1978-1992年)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3年)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备忘录笔记重新确立≠确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新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南方谈话、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区分新时期)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迈出关键步伐)设立海南省、海南特区开放浦东。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加入世贸,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外开放线对内改革线1978198419801988199019921993200120032012起步阶段开放沿长江5个城市,之后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目标—建立—完善—全面深化开启阶段全面深化阶段一、改革开放的进程进入 新阶段20132017设立上海自贸区十九大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农村 城市改革1.农村率先改革,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二、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3.标志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4.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额作用: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1980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92年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2001 加入世贸组织2017 十九大1992 党的十四大1993 十四届三中全会2003 十六届三中全会2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 党的十四大改革开放的进程——重点关注对中国意义: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个飞跃)(迎来了≠实现了)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重要法宝+必有之路+两个关键一招)④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补充)对世界意义:①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极大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为世界经济稳定繁荣贡献了中国动力;②将以自身发展壮大为全球健康发展和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或(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多重要贡献);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功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P12备忘录拓展: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四个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个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重要法宝+必有之路+两个关键一招)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⑤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思考: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吗拓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38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保证。④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⑤坚持思想解放,推进理论创新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一招。思考: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因是改革开放吗?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2考点精讲: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提出: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3.发展: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60秒全国党代会 党代会报告题目及主题十二大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十九大理论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题 基本内容 作用邓小平 理论“三个 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1978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989江泽民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2002胡锦涛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习近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 地位 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联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行动指南)①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坚定道路自信坚定理论自信坚定制度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五、难点突破六个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P36-381.1982,十二大后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围绕的主题是:2.邓论科学回答的主题是:3.(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二、四个自信 P40-411.( )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 ( )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 )则国家稳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 )为指导 坚守( )立场 立足( )3.四个自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 )4.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地位是: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地位是: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地位是: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稳马克思主 义中华文化当代中国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必由之路、唯一正确道路正确理论、科学理论、行动指南根本制度保障精神追求、精神标识、精神力量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邓、三、科、习制度优势制度竞争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结提升:为什么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3)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知识·总结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进程意义起步逐步深化全面深化启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变面貌重要法宝迎来飞跃必由之路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党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坚定四个自信必由之路创立发展(2024广东卷) 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详解】①: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强调的是发展经济特区,与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无关,且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①不选。 ②: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我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②正确。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奋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征程,而不是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③不选。④: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说明了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④正确。故本题选C。(2024湖南卷)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我国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力维护公平正义,到颁布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护航人民美好生活……沉甸甸的成绩单,诠释了( )①破除制度障碍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②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弘扬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③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导向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详解】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艰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不选。②: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弘扬”不能作为实现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②不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