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老虎磨牙》一、课时:1课时二、教材分析《老虎磨牙》是一首富有魅力的民族打击乐作品。它通过各种打击乐器的独特音色和精妙的演奏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老虎的威武形象和各种动作。这首曲子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作为二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窗口。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对老虎这种动物并不陌生,他们或从动物园、或从电视节目中见过老虎的样子。对于打击乐器,学生们也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比如知道鼓、钹等常见乐器。然而,他们对打击乐丰富的表现力和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还缺乏深入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性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这些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引导他们探索打击乐的奥秘。四、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不同打击乐器的独特音色,体会音乐中老虎的威武形象。通过聆听,他们应该能够辨识出"磨牙"、"行走"等不同动作的音乐表现。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学习并尝试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如刮奏、滚奏等。他们应该能够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做出相应的身体律动。3.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尝试用身边的物品或简单的打击乐器,创造性地表现简单的动物形象或动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探索不同的声音效果。4.文化理解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民族打击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特点。通过这首作品,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尊重。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理解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重点让学生体会"磨牙"这一段落的音乐效果。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与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例如,如何通过特定的演奏方法来模仿老虎的不同动作和状态。六、教学方法:本节课将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欣赏法、讲解法、示范法和实践法。欣赏法用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讲解法用于介绍相关知识点;示范法用于展示演奏技巧;实践法则让学生亲身体验打击乐的魅力。七、教具准备:录音机、《老虎磨牙》音频、各种打击乐器(如鼓、钹、小镲、锣、木鱼等)、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老虎图片或玩偶(用于导入环节)。八、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有一位神秘的客人要来和大家见面。你们猜猜,它是谁呢?(展示老虎玩偶或图片)生:是老虎!师:没错,就是威武的老虎。你们见过真的老虎吗?它是什么样子的?生:(踊跃回答,描述老虎的特征)师:看来大家对老虎都很了解呢。今天,我们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认识老虎。我们不是去动物园,也不是看电视,而是要用我们的耳朵来"看"老虎。听起来很神奇吧?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只神奇的"音乐老虎"吧!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感知1.整体欣赏《老虎磨牙》师:小朋友们,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这首音乐。想象一下,如果这是一只老虎,它在做什么呢?(播放《老虎磨牙》全曲)师:好,现在请睁开眼睛。刚才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看"到老虎在做什么?生:(分享感受,可能会提到老虎走路、磨牙、吼叫等)师:太棒了!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这首音乐叫做《老虎磨牙》,它是用各种打击乐器演奏的。我们刚才听到的不是老虎的叫声,而是乐器发出的声音,但它们却能让我们想象出老虎的样子,真神奇啊!(二)探究1.分析音乐段落师:这首曲子描述了老虎的几个动作。我们来仔细听听,看能不能找出来。(再次播放音乐,这次分段播放)师:听完第一段,你们觉得老虎在做什么?生:好像在走路。师:对,这段音乐表现的是老虎走出深山。接下来这段呢?(播放"磨牙"段落)生:老虎在磨牙!师:没错,这就是最有特色的"老虎磨牙"段落。你们猜猜,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怎么演奏的?生:(尝试回答,可能会猜测各种乐器)师:让我来揭晓答案。这是用鼓槌在鼓梆上刮奏,模仿老虎磨牙的声音。听起来像不像?(三)示范1.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师:现在,老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演奏"老虎磨牙"这个音效。(教师示范鼓槌在鼓梆上的刮奏技巧)师:看,就是这样。鼓槌沿着鼓梆慢慢地刮,就像老虎用牙齿慢慢地磨东西。2.学生尝试演奏师:谁想来试试看?别害羞,来,我们一起变成音乐老虎!(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尝试,教师耐心指导)师:太棒了!你们都是小小音乐家呢。现在,我们再来听听其他的段落。(教师继续带领学生探索其他段落的音乐特点,如用手在鼓面上抓奏表现老虎行走,用其他打击乐器的滑奏、滚奏表现老虎咆哮等)环节三:巩固延伸1.小组活动:用不同打击乐器表现动物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我们把班上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然后用教室里的打击乐器或者身边的物品来表现这种动物的声音或动作。你们可以模仿《老虎磨牙》的做法,也可以自己发明新的演奏方法。准备好了吗?(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师:时间到!现在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动物音乐"吧。其他同学要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各小组依次展示,全班互动猜测)师:太精彩了!看来我们班上藏着好多小小音乐家呢。你们不仅会演奏,还能创作,真了不起!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老虎磨牙》这首有趣的民族打击乐曲。通过它,我们知道了打击乐器原来这么神奇,不用唱歌,不用旋律,只用各种敲敲打打的声音,就能描绘出生动的画面。我们还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演奏打击乐器,甚至自己创作了动物的声音。中国的传统音乐真是太有意思了!作业:1.听一听其他的民族打击乐曲,感受它们的特点。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2.在家里找一找,看有没有可以当作打击乐器使用的物品。试试用它们创造有趣的声音。3.画一幅画,把你今天在音乐中听到的"老虎"画下来。十、设计意图(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生动的导入和整体欣赏,激发学生对《老虎磨牙》这首作品的兴趣。闭眼聆听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想象力。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打击乐的表现力有一个直观的认识。(2)探究音乐环节: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段落,理解不同打击乐器的表现技巧。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尝试,让抽象的音乐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深化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小组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个环节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十一、板书设计民族打击乐《老虎磨牙》1.音乐形象:深山→老虎出现→磨牙→咆哮2.演奏技巧:刮奏、滚奏、敲击、抓奏3.乐器:鼓、钹、锣、木鱼4.创意:声似、形似、情似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老虎磨牙》这首生动有趣的民族打击乐曲,让学生感受到了打击乐器的独特魅力和丰富表现力。课堂设计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究,再到学生实践,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他们的创造力令人惊喜。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讲解某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时,可能有些学生因为没有亲身体验而理解困难。未来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互动和体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法。虽然本节课重点介绍了打击乐的表现力,但对于民族打击乐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讲解得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化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传统音乐更全面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可以尝试将民族打击乐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如将动物知识、美术创作等融入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教育。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不仅学习了音乐知识,还在实践中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今后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