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疆舞曲第二号》一、课时:1课时二、教材分析本课程选取了丁善德创作的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作为教学材料。这是一首充满新疆民族风情的钢琴独奏曲,作品巧妙融合了新疆民歌元素,生动展现了新疆人民欢乐歌舞的场景。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们将有机会深入了解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多样性。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新疆这个地方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他们可能知道新疆盛产葡萄和哈密瓜,也许听说过新疆的舞蹈很有特色。然而,对于新疆音乐的特点,他们的了解可能还比较有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通常对音乐欣赏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分析音乐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考虑到这些因素,本节课的设计将着重于引导学生通过多感官体验来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四、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新疆舞曲第二号》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音乐特点,培养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2.艺术表现:培养学生跟随音乐敲击简单节奏的能力,鼓励他们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增强音乐表现力。3.创意实践:激发学生模仿新疆乐器演奏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4.文化理解:帮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基本特征和丁善德的创作背景,增强文化认同感。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新疆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掌握曲中的主要节奏型。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准确敲击()节奏,并用这个节奏为乐曲伴奏。六、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欣赏法:通过反复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帮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2.讨论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听音感受,培养音乐分析能力。3.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和节奏敲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参考。4.模仿法: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掌握节奏敲击技巧。5.体验法:通过身体律动和舞蹈动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七、教具准备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教具:1.多媒体课件:包含音乐欣赏材料、乐器图片和视频资料。2.钢琴:用于现场演示和伴奏。3.手鼓(或手鼓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新疆传统乐器。4.节奏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木鱼等,用于节奏练习。八、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段神奇的音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美丽的新疆。在开始之前,我想请问大家,你们对新疆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能的回答)新疆有很多美味的葡萄和哈密瓜!那里的舞蹈很好看!我听说那里有很多羊!教师:太棒了!你们知道的真不少。新疆不仅有美食和舞蹈,还有独特的音乐。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欣赏一首描绘新疆风情的钢琴曲,它的名字叫《新疆舞曲第二号》。大家准备好踏上这段音乐之旅了吗?学生:准备好了!环节二:讲授新课(30分钟)(一)感知(10分钟)教师:在我们开始欣赏这首美妙的钢琴曲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作曲家——丁善德。丁善德是一位非常热爱新疆音乐的作曲家。他多次到新疆采风,收集了很多当地的民歌。这首《新疆舞曲第二号》就是他根据新疆民歌创作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这首曲子,感受一下新疆的音乐魅力。(播放《新疆舞曲第二号》全曲)教师:音乐结束了,请大家睁开眼睛。刚才的音乐让你们想到了什么?你们听出了哪些新疆音乐的特点?学生:(可能的回答)音乐很欢快!好像有人在跳舞!我听到了一些特别的节奏!教师:你们听得真仔细!确实,这首曲子充满了欢快的舞蹈节奏,这正是新疆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二)探究(15分钟)教师:现在,我们来仔细听听这首曲子的不同部分。首先是引子部分。(播放引子部分)教师:这段音乐模仿了一种新疆的民族乐器,你们猜是什么乐器?学生:(思考后回答)是不是鼓?教师:非常接近!它确实是一种鼓,具体来说是手鼓。我们来看一段手鼓演奏的视频。(播放手鼓演奏视频)教师:看完视频,你们觉得钢琴是怎么模仿手鼓的声音的?学生:(讨论后回答)可能是用重复的快速音符来模仿鼓点。教师:很好的观察!接下来我们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个乐段。(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乐段)教师:这段音乐是以新疆民歌为主题的。我们一起来学唱这个旋律吧。(教师示范,带领学生学唱)教师:唱得真好!现在我们来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个乐段。(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乐段)教师:这个乐段和第一个乐段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的回答)旋律好像差不多,但是多了一些快速的音符。教师:观察得很准确!这些快速的音符叫做琶音。我来示范一下琶音的弹法。(教师在钢琴上示范琶音)教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部分。注意听节拍和速度的变化。(播放第二部分)教师:你们听出了哪些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开始变慢了,感觉更柔和了。后来又变快了,好像在跳舞。教师:真棒!你们听出了音乐的变化。这部分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场面。(三)示范(5分钟)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个重要的节奏型。请看我的示范。(教师示范()节奏)教师:这个节奏型贯穿全曲。我们一起来练习吧。(教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环节三:巩固延伸(10分钟)教师:现在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负责敲击节奏,第二组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准备好了吗?(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太精彩了!你们既掌握了节奏,又表现出了新疆舞蹈的神韵。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5分钟)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舞曲第二号》这首美妙的钢琴曲。我们感受到了新疆音乐欢快的节奏,学会了模仿手鼓的声音,还尝试了新疆舞蹈的动作。新疆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呢?学生:(可能的回答)节奏感强,旋律优美,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教师:总结得非常好!新疆音乐确实具有鲜明的特色,反映了新疆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作业:教师:下节课前,请大家搜集一首新疆民歌,我们下次上课时一起分享。记得要注意歌曲的名称、来源,以及你对这首歌的感受哦。十、设计意图(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提问和整体欣赏,激发学生对新疆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对新疆音乐的风格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2)探究音乐环节:采用分段欣赏的方式,结合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结构和特点。通过学唱、模仿和讨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这种互动性强的活动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十一、板书设计新疆舞曲第二号-作曲:丁善德-特点:新疆民族风格-结构:引子+两个部分-主要节奏:()-音乐元素:手鼓民歌琶音舞蹈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多种感官和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课堂活动丰富多样,包括音乐欣赏、歌唱、节奏练习和舞蹈动作,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感受音乐,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新疆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模仿手鼓声音和练习舞蹈动作时,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说明将音乐学习与肢体活动结合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在节奏训练环节,一些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未来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渐进性的节奏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复杂的节奏型。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创作活动,如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新疆风格节奏或旋律,以加深他们对这种音乐风格的理解和兴趣。此外,课堂上对新疆音乐文化背景的介绍还可以更加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新疆音乐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和魅力。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不仅学习了音乐知识,也感受到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