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Ⅰ(在下列各题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对应的答题卡上。本部分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2024七下·江岸期末)“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于4月20日在我国海南举行。届时亚洲将致力于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读“亚洲的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②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④世界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
A.南亚 B.东南亚 C.东亚 D.中亚
【答案】1.C
2.C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还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但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故答案为:C。
2.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被划分为六个地区,这些地区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中国作为亚洲的一个重要国家,位于东亚地区。
故答案为:C。
(2024七下·江岸期末)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稀释后排入到海洋里,这严重损害了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将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破坏。读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九州岛 B.濒临日本海
C.其核污水最先污染渔业资源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4.据图可知,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沿海城市集中,市场消费广
C.沿海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丰富
D.便于工业产品的运输出口
【答案】3.C
4.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较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3.福岛核电站位于本州岛,濒临的是太平洋,故AB错误;核废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污染渔业资源,故C正确;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D错误。
故答案为:C。
4.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沿海城市集中,市场消费广,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沿海地区便于工业产品的运输出口,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ABD正确;日本的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并不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这主要依赖于进口,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024七下·江岸期末)读南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南亚的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南北高,中间低
C.西高东低 D.西北高,东南低
6.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印度河流域 B.德干高原西部
C.恒河下游平原 D.喜马拉雅山脉
7.如果图中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南亚可能会出现严重的(  )
A.寒潮 B.水灾 C.旱灾 D.飓风
【答案】5.B
6.C
7.B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点评】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南亚地区常发生水旱灾害,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持续时间长,则容易发生洪涝,当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来的晚,退得早,持续时间短,则容易发生旱灾。
5.地图可知,南亚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部是德干高原,中部则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B。
6.黄麻是南亚地区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其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由图可知,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降水量大的恒河下游平原地区,C正确;印度河流域、德干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几乎没有黄麻分布,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印度位于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图中所示是西南季风,如果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降水过多,该地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水灾。
故答案为:B。
(2024七下·江岸期末)卡塔尔是个富裕的国家,气候炎热干燥。读西亚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8.对卡塔尔经济发展起巨大作用的资源是(  )
A.煤炭 B.石油 C.铁矿石 D.黄金
9.卡塔尔的大型体育赛事多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间进行,原因是该时期的卡塔尔(  )
A.气温较高 B.天气较凉爽 C.白昼较长 D.地震较少
10.卡塔尔水资源紧缺,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  )
A.建海水淡化厂 B.从邻国调入淡水
C.人工降雨 D.大量抽取地下水
【答案】8.B
9.B
10.A
【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该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的许多国家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地区气候终年干热,淡水资源匮乏。
8.据图可知,卡塔尔位于波斯湾沿岸,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靠出口丰富的石油资源,卡塔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B正确;据图可知,卡塔尔煤炭、铁矿石、黄金资源不丰富,不可能对卡塔尔经济发展起巨大作用,ACD错误。
故答案为:B。
9.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但冬季相对较为凉爽,适合进行体育赛事,B正确,A错误;白昼时间长短不是卡塔尔体育赛事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间举行所考虑的主要原因,且11月至次年2月卡塔尔昼短夜长,C错误;地震发生频率不受月份影响,不存在11月至次年2月卡塔尔地震较少,3月—10月卡塔尔地震较多的情况,D错误。
故答案为:B。
10.A、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导致水资源极度匮乏。卡塔尔濒临海洋,利于科技手段,建立海水淡化厂,可以缓解卡塔尔水资源紧缺状况,A正确;
B、卡塔尔所在西亚地区缺水严重,卡塔尔的邻国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威胁,从邻国调入淡水不符合实际,B错误;
C、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缺少人工降雨所需云层,靠人工降雨解决卡塔尔水资源紧缺状况不太现实,C错误;
D、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并且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下·江岸期末)读美国和俄罗斯工业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小明和童童就美国与俄罗斯两国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比较发生了争执,小明认为下列说法都正确,童童认为有一项是错误的,小明通过认真看书后赞同童童的观点,童童发现错误的一项是(  )
A.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B.都是世界上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C.都地跨两个大洲
D.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的老工业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B.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C.旧金山发展汽车工业
D.美国的新工业区分布在东北地区
【答案】11.B
12.A
【知识点】美国发达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美国的人口与城市;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形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11.A、美国和俄罗斯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故A正确。
B、美国工农业发达,是世界上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俄罗斯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重工业较发达,轻工业和农业较落后,故B错误。
C、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故C正确。
D、美国和俄罗斯陆地面积广阔,都有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答案为:B。
12.A、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即老工业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煤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地,铁主要分布在五大湖流域,故A正确。
B、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B错误。
D、旧金山,也称为圣弗朗西斯科,是美国的科技中心,以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闻名,底特律发展汽车工业,故C错误。
D、旧金山,也称为圣弗朗西斯科,是美国的科技中心,以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闻名,而非发展汽车工业,老工业区分布在东北部地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下·江岸期末)读美国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美国地形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部高原低矮宽阔
C.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D.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14.中部平原是美国的重要农业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当地农业与自然条件关系的是(  )
A.①北寒带 B.②起伏大 C.③水能资源 D.④种植业
【答案】13.D
14.D
【知识点】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解析】【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13.美国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形以平原为主,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4.美国中部平原地处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A错误;密西西比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丰富,由于地势落差小,故水能资源并不丰富,BC错误;由于自然环境优越,中部平原是当地的重要农业区,主要分布有小麦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等,农业部门为种植业,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七下·江岸期末)澳大利亚和巴西分别是大洋洲与南美洲的两个大国,近几年两国同中国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密切。读“澳大利亚和巴西矿产资源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两国城市都集中分布在其国土的(  )
A.东北部沿海地区 B.西南部沿海地区
C.东南部沿海地区 D.西北部沿海地区
16.图中澳大利亚显示的信息最符合的称谓是(  )
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世界加油站”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7.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提供木材、药材 B.水土流失加剧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大量增加耕地
【答案】15.C
16.A
17.B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因放养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5.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城市都主要集中在其国土的东南部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两国城市分布的主要区域。
故答案为:C。
16.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准确描述了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图中也显示了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A正确。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虽然也是澳大利亚的别称,但本题更侧重于矿产资源,而非畜牧业,B错误。
C、“世界加油站”通常指的是俄罗斯,C错误。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描述的是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但本题并未涉及生物方面的内容,D错误。
故答案为:A。
17.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里生长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大规模开发热带雨林,会使热带雨林的面积逐渐缩小,给环境带来水土流失加剧,珍贵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B正确,C错误。提供木材和药材、大量增加耕地不是环境带来的影响,A、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七下·江岸期末)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并据图完成以下小题。
18.秦岭站(  )
A.濒临大西洋
B.地处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C.无法观测到极昼极夜现象
D.气候寒冷,降水稀少,淡水资源匮乏
19.我国科考队多选择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主要是因为此时南极(  )
A.气候干燥,降水较少 B.地质灾害少
C.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 D.动物活跃
20.我国南极科考站多建设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是(  )
A.风力较小 B.保护企鹅栖息地
C.矿产资源丰富 D.方便物资补给
【答案】18.B
19.C
20.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候具有酷寒、多大风、干燥的特点;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和科学考察的宝地。
18.A、秦岭站濒临的是印度洋,而非大西洋,A错误。
B、根据顺时针的自转方向,以及昆仑站比较靠近南极点,可以判断秦岭站地处昆仑站的东北方向,B正确。
C、秦岭站位于南极圈内,因此能够观测到极昼极夜现象,C错误。
D、南极地区虽然气候寒冷,降水稀少,但由于其冰雪覆盖,淡水资源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19.我国科考队选择11月到次年3月前往南极,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考活动的进行,C正确,南极终年干燥,A错误;与地质灾害、动物无关,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我国南极科考站多建设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是海运便利,方便物资补给,内陆没有公路,D正确。南极地区整体风力都较大,沿海地区并不比内陆地区风力小,A错误。与保护企鹅栖息地无关,B错误;南极地区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科考站的建设并非主要为了开采矿产资源,且矿产资源丰富与否与选址在沿海地区无直接关系,C错误。
故答案为:D。
二、选择题Ⅱ(在下列各题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对应的答题卡上。本部分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024七下·江岸期末)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常年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来回游牧。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资料图”和“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对马赛人游牧路线起重要影响的纬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0°纬线 D.北极圈
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其原因是(  )
A.赤道横穿大陆,沙漠面积广布
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四周环山,海洋湿润空气不易进入
D.非洲地势较高,导致气温差异大
23.马赛人每年在基塔莱和多多马之间来回游牧,主要是为了(  )
A.逐水草而居 B.躲避动物天敌
C.进行文化交流 D.保护生态环境
24.当马赛人由基塔莱开始向多多马游牧迁徙时正值(  )
A.9月 B.11月 C.5月 D.7月
25.据图判断基塔莱和多多马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21.C
22.B
23.A
24.B
25.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物产
【解析】【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21.由于赤道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条件随季节变化明显,马赛人需要根据这些变化来移动他们的居住地,因此0°纬线对马赛人的游牧路线有重要影响。
故答案为:C。
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是因为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气候,B正确;沙漠面积并不广布,热带草原范围更广,A排除;四周并不环山,也不是因为地势较高,导致的气温差异大,CD排除。
故答案为:B。
2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一年分为雨旱两季,马赛人每年在基塔莱和多多马之间来回游牧的主要是为了适应热带草原气候,旱季降水很少,动物食物少;雨季降水多,动物食物多,即逐水草而居,A正确;与躲避天敌、进行文化交流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不大,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4.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由图知,每年4~10月,北半球的基塔莱是湿季,降水多,11月~次年3月南半球的多多马是湿季,降水多,故4~10月,游牧位置由南向北迁移,11月~次年3月,游牧位置由北向南迁移。当马赛人由基塔莱开始向多多马游牧迁徙时正值每年的11月。
故答案为:B。
25.据图判断基塔莱和多多马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
故答案为:D。
1 / 1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Ⅰ(在下列各题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对应的答题卡上。本部分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2024七下·江岸期末)“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于4月20日在我国海南举行。届时亚洲将致力于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读“亚洲的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②世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④世界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
A.南亚 B.东南亚 C.东亚 D.中亚
(2024七下·江岸期末)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稀释后排入到海洋里,这严重损害了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将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破坏。读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九州岛 B.濒临日本海
C.其核污水最先污染渔业资源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4.据图可知,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沿海城市集中,市场消费广
C.沿海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丰富
D.便于工业产品的运输出口
(2024七下·江岸期末)读南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南亚的地势特征是(  )
A.北高南低 B.南北高,中间低
C.西高东低 D.西北高,东南低
6.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印度河流域 B.德干高原西部
C.恒河下游平原 D.喜马拉雅山脉
7.如果图中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南亚可能会出现严重的(  )
A.寒潮 B.水灾 C.旱灾 D.飓风
(2024七下·江岸期末)卡塔尔是个富裕的国家,气候炎热干燥。读西亚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8.对卡塔尔经济发展起巨大作用的资源是(  )
A.煤炭 B.石油 C.铁矿石 D.黄金
9.卡塔尔的大型体育赛事多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间进行,原因是该时期的卡塔尔(  )
A.气温较高 B.天气较凉爽 C.白昼较长 D.地震较少
10.卡塔尔水资源紧缺,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  )
A.建海水淡化厂 B.从邻国调入淡水
C.人工降雨 D.大量抽取地下水
(2024七下·江岸期末)读美国和俄罗斯工业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小明和童童就美国与俄罗斯两国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比较发生了争执,小明认为下列说法都正确,童童认为有一项是错误的,小明通过认真看书后赞同童童的观点,童童发现错误的一项是(  )
A.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B.都是世界上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C.都地跨两个大洲
D.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的老工业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B.俄罗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C.旧金山发展汽车工业
D.美国的新工业区分布在东北地区
(2024七下·江岸期末)读美国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美国地形特点是(  )
A.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部高原低矮宽阔
C.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D.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14.中部平原是美国的重要农业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当地农业与自然条件关系的是(  )
A.①北寒带 B.②起伏大 C.③水能资源 D.④种植业
(2024七下·江岸期末)澳大利亚和巴西分别是大洋洲与南美洲的两个大国,近几年两国同中国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密切。读“澳大利亚和巴西矿产资源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两国城市都集中分布在其国土的(  )
A.东北部沿海地区 B.西南部沿海地区
C.东南部沿海地区 D.西北部沿海地区
16.图中澳大利亚显示的信息最符合的称谓是(  )
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世界加油站”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7.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提供木材、药材 B.水土流失加剧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大量增加耕地
(2024七下·江岸期末)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并据图完成以下小题。
18.秦岭站(  )
A.濒临大西洋
B.地处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C.无法观测到极昼极夜现象
D.气候寒冷,降水稀少,淡水资源匮乏
19.我国科考队多选择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主要是因为此时南极(  )
A.气候干燥,降水较少 B.地质灾害少
C.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 D.动物活跃
20.我国南极科考站多建设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是(  )
A.风力较小 B.保护企鹅栖息地
C.矿产资源丰富 D.方便物资补给
二、选择题Ⅱ(在下列各题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在对应的答题卡上。本部分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024七下·江岸期末)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常年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来回游牧。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资料图”和“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对马赛人游牧路线起重要影响的纬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0°纬线 D.北极圈
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其原因是(  )
A.赤道横穿大陆,沙漠面积广布
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四周环山,海洋湿润空气不易进入
D.非洲地势较高,导致气温差异大
23.马赛人每年在基塔莱和多多马之间来回游牧,主要是为了(  )
A.逐水草而居 B.躲避动物天敌
C.进行文化交流 D.保护生态环境
24.当马赛人由基塔莱开始向多多马游牧迁徙时正值(  )
A.9月 B.11月 C.5月 D.7月
25.据图判断基塔莱和多多马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C
【知识点】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
【解析】【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还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但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故答案为:C。
2.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被划分为六个地区,这些地区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中国作为亚洲的一个重要国家,位于东亚地区。
故答案为:C。
【答案】3.C
4.C
【知识点】日本概况;日本的工业
【解析】【点评】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较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3.福岛核电站位于本州岛,濒临的是太平洋,故AB错误;核废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污染渔业资源,故C正确;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D错误。
故答案为:C。
4.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沿海城市集中,市场消费广,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沿海地区便于工业产品的运输出口,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ABD正确;日本的工业所需的原料、燃料并不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这主要依赖于进口,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5.B
6.C
7.B
【知识点】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点评】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南亚地区常发生水旱灾害,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持续时间长,则容易发生洪涝,当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来的晚,退得早,持续时间短,则容易发生旱灾。
5.地图可知,南亚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部是德干高原,中部则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B。
6.黄麻是南亚地区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其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由图可知,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降水量大的恒河下游平原地区,C正确;印度河流域、德干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几乎没有黄麻分布,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印度位于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图中所示是西南季风,如果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降水过多,该地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水灾。
故答案为:B。
【答案】8.B
9.B
10.A
【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该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的许多国家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地区气候终年干热,淡水资源匮乏。
8.据图可知,卡塔尔位于波斯湾沿岸,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靠出口丰富的石油资源,卡塔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B正确;据图可知,卡塔尔煤炭、铁矿石、黄金资源不丰富,不可能对卡塔尔经济发展起巨大作用,ACD错误。
故答案为:B。
9.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但冬季相对较为凉爽,适合进行体育赛事,B正确,A错误;白昼时间长短不是卡塔尔体育赛事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间举行所考虑的主要原因,且11月至次年2月卡塔尔昼短夜长,C错误;地震发生频率不受月份影响,不存在11月至次年2月卡塔尔地震较少,3月—10月卡塔尔地震较多的情况,D错误。
故答案为:B。
10.A、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导致水资源极度匮乏。卡塔尔濒临海洋,利于科技手段,建立海水淡化厂,可以缓解卡塔尔水资源紧缺状况,A正确;
B、卡塔尔所在西亚地区缺水严重,卡塔尔的邻国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威胁,从邻国调入淡水不符合实际,B错误;
C、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缺少人工降雨所需云层,靠人工降雨解决卡塔尔水资源紧缺状况不太现实,C错误;
D、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并且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1.B
12.A
【知识点】美国发达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美国的人口与城市;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工农业
【解析】【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形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11.A、美国和俄罗斯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故A正确。
B、美国工农业发达,是世界上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俄罗斯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重工业较发达,轻工业和农业较落后,故B错误。
C、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故C正确。
D、美国和俄罗斯陆地面积广阔,都有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答案为:B。
12.A、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即老工业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煤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地,铁主要分布在五大湖流域,故A正确。
B、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B错误。
D、旧金山,也称为圣弗朗西斯科,是美国的科技中心,以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闻名,底特律发展汽车工业,故C错误。
D、旧金山,也称为圣弗朗西斯科,是美国的科技中心,以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闻名,而非发展汽车工业,老工业区分布在东北部地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3.D
14.D
【知识点】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解析】【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13.美国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地形以平原为主,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4.美国中部平原地处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A错误;密西西比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丰富,由于地势落差小,故水能资源并不丰富,BC错误;由于自然环境优越,中部平原是当地的重要农业区,主要分布有小麦区、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等,农业部门为种植业,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5.C
16.A
17.B
【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因放养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5.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城市都主要集中在其国土的东南部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两国城市分布的主要区域。
故答案为:C。
16.A、“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准确描述了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图中也显示了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A正确。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虽然也是澳大利亚的别称,但本题更侧重于矿产资源,而非畜牧业,B错误。
C、“世界加油站”通常指的是俄罗斯,C错误。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描述的是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但本题并未涉及生物方面的内容,D错误。
故答案为:A。
17.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里生长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大规模开发热带雨林,会使热带雨林的面积逐渐缩小,给环境带来水土流失加剧,珍贵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B正确,C错误。提供木材和药材、大量增加耕地不是环境带来的影响,A、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8.B
19.C
20.D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候具有酷寒、多大风、干燥的特点;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和科学考察的宝地。
18.A、秦岭站濒临的是印度洋,而非大西洋,A错误。
B、根据顺时针的自转方向,以及昆仑站比较靠近南极点,可以判断秦岭站地处昆仑站的东北方向,B正确。
C、秦岭站位于南极圈内,因此能够观测到极昼极夜现象,C错误。
D、南极地区虽然气候寒冷,降水稀少,但由于其冰雪覆盖,淡水资源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19.我国科考队选择11月到次年3月前往南极,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考活动的进行,C正确,南极终年干燥,A错误;与地质灾害、动物无关,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我国南极科考站多建设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是海运便利,方便物资补给,内陆没有公路,D正确。南极地区整体风力都较大,沿海地区并不比内陆地区风力小,A错误。与保护企鹅栖息地无关,B错误;南极地区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科考站的建设并非主要为了开采矿产资源,且矿产资源丰富与否与选址在沿海地区无直接关系,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21.C
22.B
23.A
24.B
25.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物产
【解析】【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21.由于赤道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条件随季节变化明显,马赛人需要根据这些变化来移动他们的居住地,因此0°纬线对马赛人的游牧路线有重要影响。
故答案为:C。
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是因为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气候,B正确;沙漠面积并不广布,热带草原范围更广,A排除;四周并不环山,也不是因为地势较高,导致的气温差异大,CD排除。
故答案为:B。
2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一年分为雨旱两季,马赛人每年在基塔莱和多多马之间来回游牧的主要是为了适应热带草原气候,旱季降水很少,动物食物少;雨季降水多,动物食物多,即逐水草而居,A正确;与躲避天敌、进行文化交流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不大,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4.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由图知,每年4~10月,北半球的基塔莱是湿季,降水多,11月~次年3月南半球的多多马是湿季,降水多,故4~10月,游牧位置由南向北迁移,11月~次年3月,游牧位置由北向南迁移。当马赛人由基塔莱开始向多多马游牧迁徙时正值每年的11月。
故答案为:B。
25.据图判断基塔莱和多多马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
故答案为:D。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