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田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本试题共8页, 27题,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上述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地理兴趣小组的部分同学在假期利用网络模拟了“云游亚洲”的活动。图1为“云游亚洲”路线图。据此,完成1~3题。1.下列有关“云游亚洲”路线描述,正确的是A.沿途气温逐渐升高 B.该路线由沿海向内陆C.沿途降水逐渐增加 D.该路线由低纬向高纬2.下列在“云游亚洲”途中的“所见所闻”,可信的是A.在甲地遭遇了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B.在乙地登上了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C.在丙地看见了白墙灰瓦的江南水乡D.在丁地欣赏了冰雪覆盖的企鹅家乡3.造成甲地与丙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因素 ②海陆因素 ③植被类型 ④人类活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为了生活在水热条件适宜的环境下,每年都会进行周期性的大规模迁徙。图2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为A、B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4~6题。4.下列关于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临大西洋 B.赤道穿过其中部C.全部位于热带 D.全部位于北半球5.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开始从B地向A地迁徙的时间,可能是A. 1月 B. 5月 C. 9月 D. 12月6.非洲动物大迁徙反映其生存环境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干湿分明 D.温和少雨科学家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沙漠中发现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推测在板块运动形成安第斯山脉前就已存在该片森林,后因火山爆发被火山灰掩埋而石化。图4为巴塔哥尼亚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图5为石化森林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7.推测古代森林生长时,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温和少雨 D.炎热干燥8.巴塔哥尼亚地区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中纬度地区 B.海拔较高,气温低C.位于山脉背风坡 D.深居内陆,距海远9.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说明了A.火山爆发扩大了荒漠面积 B.巴塔哥尼亚地区距海越来越远C.地形变化会影响区域气候 D.山脉形成后森林分布范围增加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运营,我国昆明和老挝万象两地旅客可实现朝发夕至。图6为中老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中老铁路的建设者说: “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而是架出来、挖出来的”主要原因有①流动沙丘 ②地形崎岖 ③河流众多 ④高寒缺氧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1.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运营可以①促进中老两国的友好往来 ②改善中老两国的气候③增加中老两国的出境方式 ④加快两国旅游业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产量很不稳定。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现已推广到南亚等多个地区。图7为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据此, 完成12~14题。12.南亚的水稻主要分布在A.恒河上游地区 B.印度河下游地区C.德干高原中部 D.东北部沿海地区13.造成南亚水稻产量不稳定的主要气象灾害是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旱涝灾害 D.沙尘灾害14.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南亚①改善旱涝灾害现状 ②消除区域经济差异③缓解粮食紧张状况 ④减少贫困人口数量A. 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秦岭站(164°E,75°S) 位于南极罗斯海沿岸附近,已于2024年2月7日正式开站,将填补我国在太平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图8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15~16题。15.秦岭站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有①地震 ②酷寒③雾霾 ④狂风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 D. ②④16.秦岭站建成的意义有①推进对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②未来大规模开采南极地区的矿产③完善对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认识④拓展对南极地区太平洋扇区研究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法国巴黎举行,开幕式时将有运动员乘坐游船从塞纳河到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参加庆祝仪式。图9为法国地形图,图10为巴黎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7~19题。17.下列关于法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塞纳河流量季节变化大 B.巴黎盆地内地形起伏较小C.塞纳河自西北向东南流 D.奥运会期间巴黎高温少雨18.法国巴黎成为奥运会举办地的优势有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劳动力多 ②经济比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③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悠久 ④气温年较差较小,气候较适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9.巴黎奥运会将标志性景点作为临时体育赛场,其积极影响体现在①增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②改变当地的自然环境面貌③提高法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减少资金投入,促进可持续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木刻楞是某国某民族典型的民居,保暖效果良好。其建筑方法为:先用石头打基础,再用木头垒墙,两根木头之间垫苔藓,墙壁较厚,多在50cm以上。图11 为木刻楞示意图。据此,完成20~22题。20.木刻楞采用木头而非砖块垒墙的原因是①有效减少环境污染②当地森林资源丰富③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④较砖块防火效果更好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21.在原木间垫苔藓主要是为了A.避免房间透风 B.降低建设成本C.增加建筑美感 D.房屋经久耐用22.该民居最有可能分布的国家是A. 巴西 B.俄罗斯 C. 印度 D.澳大利亚红大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物种,其鲜亮的皮毛可以反射热量,前肢皮肤很薄,四肢毛细血管丰富,能够有效降温。它们可以长时间不进水,必要时也可以从植物上汲取水分。图12为澳大利亚红大袋鼠分布图,图13 为红大袋鼠图。据此,完成23~25题。2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B.城市集中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C.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 D.首都墨尔本是全国第一大城市24.红大袋鼠分布区所在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5.除红大袋鼠外,澳大利亚还有多种古老物种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生存环境广阔 B.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C.雨林广布,食物来源丰富 D.中部河湖众多,饮用水源充足二、综合题 (共2 题,共 50 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是日本最大的原油供应国,日沙两国之间长期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为了减少对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依赖,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图14为沙特阿拉伯石油分布图,图15为石油路线输出图,图16为日本示意图。(1)简述沙特阿拉伯和日本能源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8分)(2)分别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描述沙特阿拉伯和日本的地理位置。 (8分)(3)简述沙特阿拉伯和日本的气候特征。 (4分)(4)结合两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沙特阿拉伯和日本可开发何种清洁能源,并说明理由。 (8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项目主题:为我国某乳业集团海外生产基地选址项目背景:我国某乳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奶源,以提高其产品的品质。通过在海外建立牧场和生产基地,接触国际先进的乳品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此开展了项目式学习。任务一:收集资料图17为世界黄金奶源带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分布着全球最好的牧场与乳制品。(1)从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两方面,描述全球主要牧场的分布规律。 (4分)任务二:分析探究探究一: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有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等。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的重要因素。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乳畜业发达的地区。图18为欧洲西部地形图,图 19 为欧洲西部气候图。(2)简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对当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 (4分)(3)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4分)探究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科技等),美国本土发展出不同的农业带。图20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4)说出美国乳畜带分布的特征,并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美国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任务三:成果展示荷兰和新西兰作为乳制品大国,在全球乳制品出口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荷兰和新西兰都是中国乳制品的重要供应国,两国在乳制品方面与中国有着广泛的合作。(5)在荷兰和新西兰两国中任选其一,分析其适合选为该乳业集团海外生产基地的原因。 (4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B B C B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C D D C B D C A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A B A C B二、综合题 (2大题,共50分)26. (28分)(1)对日本:①缓解能源资源匮乏,保障能源供应;②促进工业/经济发展;③加强与西亚地区的联系与合作。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亦可)对沙特阿拉伯:①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收入;②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增加国际影响力;④加强与亚洲其它地区经济联系,互补协调发展。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亦可)(2)纬度位置:沙特阿拉伯主要位于低纬度,以热带和北温带为主 (2分);日本主要位于中纬度,以北温带为主 (2分)。海陆位置: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西邻红海,东临波斯湾,是一个半岛国家 (2分)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岛国 (2分) 。(3)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2分) ;②日本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2分)。(4)沙特阿拉伯:可开发太阳能资源;理由:全年高温少雨,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或可开发风能资源;理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风的形成。(资源2分,理由2分)日本:可开发水能资源;理由:地形多山地丘陵,落差大,同时气候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或可开发风能资源;理由:日本四面环海,季风气候,季节性的风向带来丰富的风能资源。或可开发核能资源:理由:日本四面环海,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具备开发核能的条件。 (资源2分,理由2分)气候,季节性的风向带来丰富的风能资源。或可开发核能资源:理由:日本四面环海,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具备开发核能的条件。 (资源2分,理由2分)27. (22分)(1)①从半球位置来看,全球主要牧场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东半球较西半球分布较多; (2分)②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北温带和南温带地区。 (2分)(2)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南北部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地势低平,海拔较低等; (2分)②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3)①欧洲西部多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分)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草场广布。 (2分)(4)分布:美国的乳畜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 (2分)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消费市场广阔;②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③居民饮食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市场需求量大;④交通发达,运输便利,有利于畜牧产品的运输,保证畜牧产品及时、新鲜达到消费者的餐桌。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亦可)⑸荷兰:①荷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充沛,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是世界公认的优质奶源地。②交通便利,便于物流运输和国际贸易;③经济发达,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④荷兰政府鼓励外资进入,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法律保障。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亦可)新西兰:①气候温暖宜人,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为平原或丘陵,牧场面积广阔且土壤肥沃,适宜牧草生长;②新西兰位于南半球黄金奶源地上,其自然环境甚少受到污染,工业制造业极少;③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与中国隔海相望,有利于乳制品的出口和运输;④新西兰的奶源价格相对欧洲价格较低;⑤品牌效应(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