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3.8《网络新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3.8《网络新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8《网络新世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辨析活动中,感受网络游戏给我们的成长带来的利与弊。
2. 模拟游戏设计师的环节,掌握一些 防沉迷的小技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游戏。
难点:学会一些预防网络游戏沉迷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课前网络游戏小调查。
2 .完成“网络游戏设计师”导学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利大于弊?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互联网这个虚拟、神奇的世界,认识 了许多新事物,也了解了网络新世界里的规则。同时,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游戏 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板书: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2 .猜一猜,这些网络游戏你知道吗?(出示《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等 游戏相关图片)
3 .反馈:你还玩过哪些网络游戏?(平时玩网络游戏的同学起立,玩过这 个游戏的请坐)
4 .交流。
你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玩网络游戏呢?是什么如此吸引你们?
预设(1):休息、放松。网络游戏能缓解我们的学习压力,让身心得到放 松。
预设(2):有趣。网络游戏丰富的形式与内容,充满趣味性。 预设(3):智力挑战。
①科学研究表明玩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灵敏度及大脑灵活度。关键是玩游 戏的时间要适可而止和玩一些益智类、知识类的游戏。
②拓展几款流行的益智类、知识类游戏,《第五人格》《纪念碑谷》《数 独》《大航海时代》……
预设(4):充满刺激。
交流:虚拟世界充满刺激,现实世界很难感受到这样的力量。
①有的游戏很刺激,要用武器打怪,我还认识了大刀、枪等武器。 过渡:他在虚拟世界中认识了很多武器,你从游戏中收获了什么?
②我在游戏中学到了很多野外求生技能…… 预设(5):拥有共同话题。
你看,一分享游戏心得,大家都很有表达欲望呢!因为有共同话题。平 时,你也会和好朋友交流游戏心得吗?
5.小结:是呀,网络游戏有这么多益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设计意图:
再现学生已有的游戏经历,帮助学生关注网络游戏的好处,比如:网络游 戏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让身心得到放松;网络游戏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充 满趣味性;益智类、知识类的网络游戏可以增强灵敏度和大脑灵活度;在网络
游戏中能感受到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刺激……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游戏也有很多 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地方,不需要谈游戏色变。
活动二 、弊大于利?
1.故事:阅读课本p62页材料。
2.讨论:同桌互相说一说,网络游戏给我们造成了哪些伤害?(影响学 习,完全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学习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 .交流:你认为沉迷网络游戏还有哪些危害呢? 预设(1):费时费钱。
预设(2):损害身心健康。 预设(3):引发违法犯罪。
4 .小结:适度地玩网络游戏,能起到休息、放松的作用,但沉迷于游戏就 会给身心带来伤害。
活动三 、避免沉迷小妙招
1 .调查:如何来帮助平均每天要花一个小时以上在网络游戏中的同学呢?
2 .讨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呢? 小组合作:
想一想:组员依次交流。
写一写:提取关键词写下来。 说一说:全班交流。
预设(1):限定上网时间。
预设(2):寻求替代性爱好。
3 .设计:有时,光靠自己无法摆脱网络游戏的强大诱惑,这就需要一定的 技术手段来限制我们玩游戏的时间。
假如让你当一名网络游戏设计师,你会设计哪些技术手段来避免网络游戏 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呢?
4 .小组合作:
发挥想象,依次说设计。 交流推选,共同定设计。 明确分工,合作画设计。
5 .全班交流:
预设(1):超过一个小时,游戏自动关闭。
预设(2):两次游戏之间的间隔少于一天,就会自动扣除上一次游戏所得 积分。
预设(3):游戏超过半小时,屏幕自动蓝屏并播放眼保健操的音乐。
预设(4):设定年龄和身份的验证,不适合年龄和身份的内容,就会自动 屏蔽。
……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将学生所学与已有的经验融合,从 自控的角度以及借助技术手段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两方面,思考避免沉迷于网 络游戏的方法,自然地巩固并检测学习成果。
活动四: 写一写, 制定看电视的约定
1 .小结:网络游戏有利有弊,只要我们正确看待网络游戏,学会健康、科 学地玩游戏,我们就能在网络新世界里快乐成长。
2 .拓展:出示文明上网评价卡,评一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重点,总结全课,借助评价卡将教学内容从课堂 延伸至课外,实现课堂与生活的无缝链接。
板书设计:
利大于弊
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既有利也有弊,不能沉迷。
弊大于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