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刘胡兰 (教案+反思)(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 刘胡兰 (教案+反思)(2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充分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4.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面对凶残的敌人英勇不屈、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激发学生对刘胡兰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了解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感受刘胡兰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革命气概,激发学生的崇敬和惋惜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情境导入
1.1947年的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正呼呼地刮着。国民党反动派突然率军袭击了保存有革命力量的云周西村。有一位革命英雄为了掩护更多的群众和党员转移,坚持留下来继续战斗,最终因叛徒告密被捕而英勇牺牲。大家知道这位革命英雄是谁吗?(生齐答,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刘胡兰照片)
2.师:同学们知道刘胡兰是谁吗?跟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刘胡兰。(课件出示刘胡兰资料,师生交流)
3.师:刘胡兰的一生是光辉的、伟大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革命英雄的奉献和牺牲,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书写指导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①标注自然段序号,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语句。②遇到不会读的字词或读不准的字音可以查字典或向他人请教。
2.师检查自读情况。①交流识字方法。②指名读、开火车读,请读得好的“小老师”带读。
3.师相机订正读音,指导易错字、难读字。
(1)出示:刘胡兰 反动派 光荣 被捕 由于 鲜血 拉到 血淋淋 挺胸 杀死 烈士
(2)学习多音字“血”。
xuè(鲜血)(血液) 用于书面语读音
xiě(血淋淋) 用于口头语读音
4.指导书写。
(1)生自由观察字形,交流难写字。
(2)师归纳总结,范写,重点指导易错字、难写字。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式。
(4)展示优秀作业。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
2.梳理课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1)事情发生的时间(1947年1月12日),地点(山西省云水县云周西村),人物(敌人和刘胡兰),事件(刘胡兰被捕后与敌人英勇斗争)。(师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词语:出卖 刘胡兰 被捕 英勇斗争 宁死不屈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提示学生把这些关键信息串联起来概括主要内容。(生思考,展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重点)
2.能读好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重点)
3.理解毛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的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难点)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抽读检测生字、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谁能结合老师给出的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给大家听一听?(师指名学生讲)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师引导交流: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英勇的刘胡兰是如何与残暴的敌人进行斗争的呢?
(2)生自由读课文,师生交流。
第一回合(课件出示相关语句,生分角色朗读):
①“收买”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用钱财和好处拉拢别人,使其被利用)
②敌人是怎么收买刘胡兰的?(体会敌人的狡诈,注意读出说话的语气)
③刘胡兰是如何表现的?(生交流答案)
④指导朗读。(师引导学生体会刘胡兰在金钱面前毫不动摇、态度坚决的表现,注意读出坚决、果断的语气。)
第二回合(课件出示相关语句,生分角色朗读):
①收买不成,敌人又是怎样对待刘胡兰的?理解“威胁”。(可以找近义词)
②面对敌人的威胁,刘胡兰这一次是如何表现的?
③思考:对比刘胡兰的两次回答,前后语气有何变化?(课件出示刘胡兰的两次回答)
预设:语气更加坚定、更加强烈,斩钉截铁、毫不动摇。
④品析“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师播放相关画面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刘胡兰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第三回合(课件出示相关语句,生分小组朗读):
①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名革命群众。
②敌人为什么要当着刘胡兰和乡亲们的面铡死被捕的六个民兵?(体会敌人的残暴狡诈)
③面对死亡,刘胡兰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把相关语句画“_____”。(抓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品析)
④品析“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体会刘胡兰的视死如归)
⑤品析动词“挺”“迎”“踏”“走”。(体会刘胡兰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师播放刘胡兰英勇献身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刘胡兰的铮铮铁骨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生齐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
(2)理解图片中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师小结:这八个字高度评价了刘胡兰短暂的一生,她只活了十五年,但她却为革命奋斗了一生,所以她“生的伟大”;她的死是为了保守党的秘密,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同志们的安全,所以她“死的光荣”。
三、总结全文,回顾反思
思考:刘胡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对她说什么?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故事情节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人物说话的语气是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人物的对比描写来感受敌人的凶狠残暴,刘胡兰的英勇无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