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一、填空题。1.(2024六下·河南期末)设计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 因素,其他因素保持 ,从而看出实验效果,达到对比目的。【答案】一个;相同【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2.(2024六下·河南期末)我们在研究丹顶鹤和大熊猫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时,选择 、 或者查资料等探究方法更科学合理。【答案】调查;采访【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解析】【分析】在研究丹顶鹤和大熊猫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时, 可以通过调查、 采访或查资料等方法进行探究。 丹顶鹤主要生活在高寒草甸和沼泽地带, 尤其是湖泊、 河流等水源丰富的地方,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主要在竹林里, 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 因此其生存需求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3.(2024六下·河南期末)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 ,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答案】和谐相处【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4.(2024六下·河南期末)南海,又称“ ”,位于中国的南方。202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 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答案】中国海;三沙【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位于中国的南方。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海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海上生命线,保护南海、发展南海对我国非常重要。5.(2024六下·河南期末) 、 、物品重复利用等是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答案】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资源再利用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通过回收利用, 可以转化为资源, 这是资源再生的概念。 资源再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区分, 其中再生资源指的是那些可以在使用后被回收利用的资源。 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降低环境污染,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2024六下·河南期末)人呼吸时需要吸入空气中的 ,呼出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绝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也不例外;但是人体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并不都是氧气,呼出的也是空气,只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了。7.(2024六下·河南期末)蜡烛燃烧需要 ,产生的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氧气;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时, 主要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这种气体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二氧化碳的产生是由于蜡烛中的碳和氢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其中, 二氧化碳是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主要原因。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进行验证, 即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 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产生的气体成分。 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这种特性,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8.(2024六下·河南期末)在流感高发季节,我们佩戴的 能较好地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使用后如果随意将它丢弃会给环境造成污染。【答案】口罩【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解析】【分析】佩戴口罩是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流感病毒侵袭的有效措施。 在流感高发季节, 佩戴口罩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降低感染风险。 然而, 使用后的口罩如果随意丢弃, 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 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口罩至关重要。 9.(2024六下·河南期末)某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当使用也可能对人类 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答案】生活【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 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不断地改变,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带给人们便利、快捷和舒适。但是某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当使用也可能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造成环境污染。10.(2024六下·河南期末)探探想做一个太阳能风扇,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 供电,带动风扇转动。【答案】电机【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太阳能风扇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能, 并将其转换成电能。 这个电能随后被传递给马达, 马达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 从而带动扇叶转动, 加速周围空气流动, 形成风。 这种转换和传递能量的过程涉及到了光能、 电能、 动能和风能之间的转换。 11.(2024六下·河南期末)电动补给舰是利用 力漂浮起来的。把我们的创意转换为实物需要有完善的 ,包括补给舰的基本结构和尺寸、选用的材料等,还要绘制出规范的设计图。【答案】浮;设计方案【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电动补给舰是利用电力漂浮起来的。 把我们的创意转换为实物需要有完善的计划, 包括补给舰的基本结构和尺寸、 选用的材料等, 还要绘制出规范的设计图。 电动补给舰作为一种特殊的舰船, 其漂浮主要依靠的是水的浮力, 这与船体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密切相关。 在设计电动补给舰时,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船体的形状、 体积以及所使用的材料,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船体能够承载的重量和能够在水中保持稳定的漂浮状态。 12.(2024六下·河南期末) 2024年6月2日-3日,中国 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完成采样任务后,月表呈现一个令人惊叹的“中”字。这是人类探月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探索,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实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填“嫦娥五号”或“嫦娥六号”)【答案】嫦娥六号【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嫦娥六号探测器在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区域, 并开展了采样工作。 在采样完成后, 嫦娥六号还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中国国旗, 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 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进步。 此外, 嫦娥六号的着陆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任务, 还为未来的月球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月球地质资料。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13.(2024六下·河南期末)植物都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 )【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温度、 水分和光照是三个关键因素。 温暖的环境有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而湿润的环境则为植物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这对于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有些植物可能更偏好干燥的环境, 而有些则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14.(2024六下·河南期末)我们应平等对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 )【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 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和, 包括所有动植物、 微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 这种多样性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 人类福祉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还是许多药物和技术的来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支持和调节系统, 这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至关重要。 15.(2024六下·河南期末)把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满足个人所需,也是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 ( )【答案】正确【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把闲置物品进行交换, 满足个人所需, 确实是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 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 还促进了物品的再利用,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交换闲置物品, 可以减少对新物品的需求, 从而降低生产新物品所需的资源消耗。 16.(2024六下·河南期末)土壤资源是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我们必须加以保护。 ( )【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它不仅支撑着农业生产的进行, 还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生态平衡、 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 土壤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17.(2024六下·河南期末)物体的形状、大小、状态等发生变化后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质。 ( )【答案】正确【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物理变化主要指的是物质在外观上的变化, 如形状、 大小、 状态的改变, 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涉及到新物质的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着一些特定的现象, 如变色、 产生沉淀、 放出气体和能量的变化( 放热、 吸热、 发光) 等, 但这些现象并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18.(2024六下·河南期末)水变成冰,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固体、 液体、 气体——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 它会开始结冰, 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 这一过程中, 水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这种变化仅仅是水的物理状态发生了改变, 而没有涉及到化学成分的变化。19.(2024六下·河南期末)采访专家、查阅图书、实验观察等都是收集信息的有效方法。 ( )【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采访专家可以获取到专业、深入且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和观点。比如在医学领域,采访资深的医生可以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和疾病研究进展;在科技行业,采访相关专家能够知晓前沿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趋势。 查阅图书能够系统地获取全面而丰富的知识。例如通过查阅历史书籍,可以深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发展脉络;查阅科学著作,能掌握严谨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实验观察则能够直接获取第一手的、真实可靠的数据和现象。像是在化学实验中观察反应过程,在生物学实验中观察生物的行为和变化。20.(2024六下·河南期末)人和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之间不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 )【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人和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要像保护眼睛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1.(2024六下·河南期末)制作科技作品是一项工程,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 )【答案】正确【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的关键是设计,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试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我们要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分析、评价并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题目观点正确。22.(2024六下·河南期末)电子科技作品需要用到电路知识,一定要注意正确连接电路。 ( )【答案】正确【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 电子电路是将复杂的电子产品内部的连接控制关系以最简洁、 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使得电子产品安装、 调试、 检修人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明了整个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实际的生产、 维修工作中, 电子电路的连接关系、 装配关系以及工作过程会通过不同的电子电路图来体现。 这表明, 无论是制作还是维修电子科技产品, 理解和遵循电路图中的连接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23.(2024六下·河南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 )【答案】正确【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在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 由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搭载,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的。 这次发射任务成功地将三名航天员叶光富、 李聪、 李广苏送入太空。 航天员乘组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进展, 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2024六下·河南期末)在我国粮食种植上有“南稻北麦”一说,就是说南方更适合种水稻,北方更适合种小麦,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气候 C.土壤【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 “南稻北麦”这一说法确实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在粮食种植上的主要差异。 南方因其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较好的土壤肥力, 适宜种植水稻, 而北方则因其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 更适合种植小麦。 这种分布不仅反映了气候和土壤条件对农作物选择的影响, 也体现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 25.(2024六下·河南期末)仙人掌上长的刺是仙人掌的叶子,叶子变成针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 )的特点。A.温度低 B.水分少 C.日照强【答案】B【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仙人掌上长的刺是仙人掌的叶子,叶子变成针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水分少的特点。26.(2024六下·河南期末)( )成为位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A.风能 B.生物质能 C.水能【答案】B【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解析】【分析】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 其技术成熟, 应用广泛,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质能被视为继石油、 煤炭、 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 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此外,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其可贮藏性及连续转化能源的特性, 使其成为非常有前景的替代能源。 27.(2024六下·河南期末)很多城市的街道都安装有“风光互补”景观节能灯,如右图所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关于这款节能灯的设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B.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风能【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 这种新能源的路灯,“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头顶”的小风扇可以把风能转化为电能,这样只要有风,这种路灯也可以发电,填补了阴天和晚上不能发电的空白,有利于路灯晚上照明使用;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8.(2024六下·河南期末)白糖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成焦糖,下列物体发生的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A.萝卜切成萝卜块 B.纸剪成碎片 C.纸烧成灰【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白糖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会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最终变成焦糖。 在加热过程中, 白糖首先会熔化, 然后炭化, 颜色从白色变为黄红、 褐红, 最终变为黑色。 这一过程伴随着状态的改变, 即从颗粒状变为液态, 再变为固态。 气味的变化也是从无味到有甜香味, 最后到焦糊味。 这个过程涉及到糖类热降解反应, 包括水的分解、 葡萄糖的热解, 最终形成焦糖,是一个化学变化。纸烧成灰也是一个化学变化。29.(2024六下·河南期末)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哪一部分更容易生锈 ( )A.水中的半根 B.空气中的半根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解析】【分析】铁钉生锈主要是由于电化学腐蚀, 这种腐蚀过程需要电解质溶液的存在。 在水中的部分, 由于氧气较少, 因此并不是最易生锈的部分。 相反, 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因为这里同时满足了铁生锈的两个条件: 与水和氧气接触。 这个区域既有空气中的氧气, 又有水中的电解质溶液, 形成了原电池效应, 加速了电化学腐蚀的过程, 因此这个交界处最容易生锈。30.(2024六下·河南期末)随意丢弃塑料袋、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会造成( )。A.地下水污染 B.白色污染 C.空气污染【答案】B【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主要指由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 农用地膜、 一次性餐具、 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 难于降解处理, 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31.(2024六下·河南期末)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会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A.污染水源 B.破坏植被 C.污染土壤【答案】B【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滥伐森林和过度放牧都是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活动, 它们共同的问题在于破坏植被。 滥伐森林直接导致树木被砍伐, 破坏了原有的植被覆盖, 这不仅影响了生态平衡, 还导致了土壤暴露, 加速了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32.(2024六下·河南期末)制作科技作品前必须要考虑( ),否则可能会因为制作难度太大而完成不了。A.实用性 B.创新性 C.可行性【答案】C【知识点】设计与生活;科技【解析】【分析】在制作科技作品时, 可行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作品缺乏可行性, 那么它可能因为过于复杂或难以实现而难以完成。 科技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应该以实现一定的功能为目标, 而不是单纯追求艺术美感或技术难度。 33.(2024六下·河南期末)用两个塑料瓶固定在一起,做成电动补给舰模型的舰体见右图。需要把电动风扇螺旋桨安装在( )的位置,补给舰会前进得更快。A.瓶身上部a处 B.瓶底b处 C.瓶身中间c处【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 制作电动补给舰模型的过程中, 使用两个塑料瓶通过胶带捆绑固定在一起形成舰体是一个常见的做法。 为了给这个模型提供动力, 设计者们选择安装一个电动风扇螺旋桨。 这种设计利用了风扇式螺旋桨的推进原理, 通过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旋转, 从而产生推力, 使模型能够在水面上移动。 安装时需要安装在b处。四、简答题34.(2024六下·河南期末)请说说自己和家人有哪些节约资源的小妙招,至少写三条。【答案】1.空调取暖时设定的温度不高于20℃,制冷时不低于26℃,这样又健康又省电。2.不乱买玩具、衣服,只买自己真正喜欢的和必须的东西。3.把洗衣服用过的水接下来,留着冲马桶,可以节省不少水。4.少看电视,多参加户外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省电。【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35.(2024六下·河南期末)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 你是从哪些方面鉴别的 【答案】铁是一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坚硬而有韧性,不易断裂,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铁锈是红棕色的混合物,铁锈片比较松脆,容易碎成粉末。铁锈不易导电,也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铁锈和铁是不同的物质【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解析】【分析】 看铁锈是否有金属光泽,是否能导电,是否有延展性,是否光滑,颜色是否和铁一样,如果铁锈没有了这些特性,说明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五、连线题。36.(2024六下·河南期末)请将下列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因此水结冰、酒精挥发、铅笔折断、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玻璃破碎是物理变化;铁生锈、食物腐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粮食酿成酒、火柴燃烧、碘酒滴在米饭上是化学变化。六、科学探究题。37.(2024六下·河南期末)每周周末,小明都要随父亲去钓鱼。去的次数多了,他发现生长在池塘中的鱼经常在黎明时将头露出水面,特别是水生植物多的池塘,早晨将头露出水面的鱼更多,甚至还会跳出水面。(1)你认为鱼常在黎明时浮头的原因是( )。A.鱼喜欢光线的刺激B.鱼需要到水面觅食C.鱼需要到水面呼吸氧气(2)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答案】(1)C(2)水生植物在夜晚会进行呼吸,吸入水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造成水中含氧量降低,水中的鱼会浮出水面进行呼吸。【知识点】鱼的特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1)鱼常在黎明时浮头的原因是水中的氧气不足,鱼需要到水面进行呼吸。(2)绿色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能够增加所处环境的氧气的含量.夜晚绿色植物就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了.生长在的池塘中的较多的藻类白天通过光合作用能增加池塘中的氧气,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到了黎明时分就是池水中氧气含量最少的时候,其中鱼虾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只有浮头或跳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了。1 / 1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一、填空题。1.(2024六下·河南期末)设计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 因素,其他因素保持 ,从而看出实验效果,达到对比目的。2.(2024六下·河南期末)我们在研究丹顶鹤和大熊猫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时,选择 、 或者查资料等探究方法更科学合理。3.(2024六下·河南期末)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 ,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4.(2024六下·河南期末)南海,又称“ ”,位于中国的南方。202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 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5.(2024六下·河南期末) 、 、物品重复利用等是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6.(2024六下·河南期末)人呼吸时需要吸入空气中的 ,呼出 。7.(2024六下·河南期末)蜡烛燃烧需要 ,产生的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2024六下·河南期末)在流感高发季节,我们佩戴的 能较好地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使用后如果随意将它丢弃会给环境造成污染。9.(2024六下·河南期末)某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当使用也可能对人类 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10.(2024六下·河南期末)探探想做一个太阳能风扇,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 供电,带动风扇转动。11.(2024六下·河南期末)电动补给舰是利用 力漂浮起来的。把我们的创意转换为实物需要有完善的 ,包括补给舰的基本结构和尺寸、选用的材料等,还要绘制出规范的设计图。12.(2024六下·河南期末) 2024年6月2日-3日,中国 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完成采样任务后,月表呈现一个令人惊叹的“中”字。这是人类探月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探索,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实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填“嫦娥五号”或“嫦娥六号”)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13.(2024六下·河南期末)植物都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 )14.(2024六下·河南期末)我们应平等对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 )15.(2024六下·河南期末)把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满足个人所需,也是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 ( )16.(2024六下·河南期末)土壤资源是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我们必须加以保护。 ( )17.(2024六下·河南期末)物体的形状、大小、状态等发生变化后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质。 ( )18.(2024六下·河南期末)水变成冰,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19.(2024六下·河南期末)采访专家、查阅图书、实验观察等都是收集信息的有效方法。 ( )20.(2024六下·河南期末)人和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之间不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 )21.(2024六下·河南期末)制作科技作品是一项工程,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 )22.(2024六下·河南期末)电子科技作品需要用到电路知识,一定要注意正确连接电路。 ( )23.(2024六下·河南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2024六下·河南期末)在我国粮食种植上有“南稻北麦”一说,就是说南方更适合种水稻,北方更适合种小麦,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 B.气候 C.土壤25.(2024六下·河南期末)仙人掌上长的刺是仙人掌的叶子,叶子变成针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 )的特点。A.温度低 B.水分少 C.日照强26.(2024六下·河南期末)( )成为位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A.风能 B.生物质能 C.水能27.(2024六下·河南期末)很多城市的街道都安装有“风光互补”景观节能灯,如右图所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关于这款节能灯的设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B.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风能28.(2024六下·河南期末)白糖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成焦糖,下列物体发生的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A.萝卜切成萝卜块 B.纸剪成碎片 C.纸烧成灰29.(2024六下·河南期末)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哪一部分更容易生锈 ( )A.水中的半根 B.空气中的半根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30.(2024六下·河南期末)随意丢弃塑料袋、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会造成( )。A.地下水污染 B.白色污染 C.空气污染31.(2024六下·河南期末)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会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A.污染水源 B.破坏植被 C.污染土壤32.(2024六下·河南期末)制作科技作品前必须要考虑( ),否则可能会因为制作难度太大而完成不了。A.实用性 B.创新性 C.可行性33.(2024六下·河南期末)用两个塑料瓶固定在一起,做成电动补给舰模型的舰体见右图。需要把电动风扇螺旋桨安装在( )的位置,补给舰会前进得更快。A.瓶身上部a处 B.瓶底b处 C.瓶身中间c处四、简答题34.(2024六下·河南期末)请说说自己和家人有哪些节约资源的小妙招,至少写三条。35.(2024六下·河南期末)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 你是从哪些方面鉴别的 五、连线题。36.(2024六下·河南期末)请将下列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六、科学探究题。37.(2024六下·河南期末)每周周末,小明都要随父亲去钓鱼。去的次数多了,他发现生长在池塘中的鱼经常在黎明时将头露出水面,特别是水生植物多的池塘,早晨将头露出水面的鱼更多,甚至还会跳出水面。(1)你认为鱼常在黎明时浮头的原因是( )。A.鱼喜欢光线的刺激B.鱼需要到水面觅食C.鱼需要到水面呼吸氧气(2)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一个;相同【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2.【答案】调查;采访【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解析】【分析】在研究丹顶鹤和大熊猫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时, 可以通过调查、 采访或查资料等方法进行探究。 丹顶鹤主要生活在高寒草甸和沼泽地带, 尤其是湖泊、 河流等水源丰富的地方,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主要在竹林里, 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 因此其生存需求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3.【答案】和谐相处【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4.【答案】中国海;三沙【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位于中国的南方。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海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海上生命线,保护南海、发展南海对我国非常重要。5.【答案】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资源再利用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通过回收利用, 可以转化为资源, 这是资源再生的概念。 资源再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区分, 其中再生资源指的是那些可以在使用后被回收利用的资源。 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降低环境污染,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答案】氧气;二氧化碳【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绝大多数生物进行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也不例外;但是人体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并不都是氧气,呼出的也是空气,只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了。7.【答案】氧气;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时, 主要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这种气体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二氧化碳的产生是由于蜡烛中的碳和氢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其中, 二氧化碳是导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主要原因。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进行验证, 即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 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产生的气体成分。 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这种特性,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来判断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8.【答案】口罩【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解析】【分析】佩戴口罩是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流感病毒侵袭的有效措施。 在流感高发季节, 佩戴口罩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降低感染风险。 然而, 使用后的口罩如果随意丢弃, 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 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口罩至关重要。 9.【答案】生活【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 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得到不断地改变,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带给人们便利、快捷和舒适。但是某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当使用也可能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造成环境污染。10.【答案】电机【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太阳能风扇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能, 并将其转换成电能。 这个电能随后被传递给马达, 马达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 从而带动扇叶转动, 加速周围空气流动, 形成风。 这种转换和传递能量的过程涉及到了光能、 电能、 动能和风能之间的转换。 11.【答案】浮;设计方案【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电动补给舰是利用电力漂浮起来的。 把我们的创意转换为实物需要有完善的计划, 包括补给舰的基本结构和尺寸、 选用的材料等, 还要绘制出规范的设计图。 电动补给舰作为一种特殊的舰船, 其漂浮主要依靠的是水的浮力, 这与船体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密切相关。 在设计电动补给舰时,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船体的形状、 体积以及所使用的材料,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船体能够承载的重量和能够在水中保持稳定的漂浮状态。 12.【答案】嫦娥六号【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嫦娥六号探测器在2024年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区域, 并开展了采样工作。 在采样完成后, 嫦娥六号还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中国国旗, 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实力, 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进步。 此外, 嫦娥六号的着陆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任务, 还为未来的月球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月球地质资料。13.【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温度、 水分和光照是三个关键因素。 温暖的环境有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而湿润的环境则为植物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这对于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有些植物可能更偏好干燥的环境, 而有些则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14.【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 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和, 包括所有动植物、 微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 这种多样性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 人类福祉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还是许多药物和技术的来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支持和调节系统, 这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至关重要。 15.【答案】正确【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把闲置物品进行交换, 满足个人所需, 确实是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 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 还促进了物品的再利用,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交换闲置物品, 可以减少对新物品的需求, 从而降低生产新物品所需的资源消耗。 16.【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它不仅支撑着农业生产的进行, 还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持生态平衡、 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 土壤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17.【答案】正确【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物理变化主要指的是物质在外观上的变化, 如形状、 大小、 状态的改变, 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涉及到新物质的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着一些特定的现象, 如变色、 产生沉淀、 放出气体和能量的变化( 放热、 吸热、 发光) 等, 但这些现象并不一定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18.【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固体、 液体、 气体——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 它会开始结冰, 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 这一过程中, 水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这种变化仅仅是水的物理状态发生了改变, 而没有涉及到化学成分的变化。19.【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采访专家可以获取到专业、深入且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和观点。比如在医学领域,采访资深的医生可以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和疾病研究进展;在科技行业,采访相关专家能够知晓前沿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趋势。 查阅图书能够系统地获取全面而丰富的知识。例如通过查阅历史书籍,可以深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发展脉络;查阅科学著作,能掌握严谨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实验观察则能够直接获取第一手的、真实可靠的数据和现象。像是在化学实验中观察反应过程,在生物学实验中观察生物的行为和变化。20.【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人和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要像保护眼睛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1.【答案】正确【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工程的关键是设计,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试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我们要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分析、评价并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题目观点正确。22.【答案】正确【知识点】电路连接图【解析】【分析】 电子电路是将复杂的电子产品内部的连接控制关系以最简洁、 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使得电子产品安装、 调试、 检修人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明了整个电子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实际的生产、 维修工作中, 电子电路的连接关系、 装配关系以及工作过程会通过不同的电子电路图来体现。 这表明, 无论是制作还是维修电子科技产品, 理解和遵循电路图中的连接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23.【答案】正确【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在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 由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搭载,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的。 这次发射任务成功地将三名航天员叶光富、 李聪、 李广苏送入太空。 航天员乘组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进展, 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4.【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解析】【分析】 “南稻北麦”这一说法确实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在粮食种植上的主要差异。 南方因其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较好的土壤肥力, 适宜种植水稻, 而北方则因其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 更适合种植小麦。 这种分布不仅反映了气候和土壤条件对农作物选择的影响, 也体现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 25.【答案】B【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仙人掌上长的刺是仙人掌的叶子,叶子变成针刺状,主要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水分少的特点。26.【答案】B【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解析】【分析】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 其技术成熟, 应用广泛,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质能被视为继石油、 煤炭、 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 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此外,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其可贮藏性及连续转化能源的特性, 使其成为非常有前景的替代能源。 27.【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 这种新能源的路灯,“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头顶”的小风扇可以把风能转化为电能,这样只要有风,这种路灯也可以发电,填补了阴天和晚上不能发电的空白,有利于路灯晚上照明使用;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8.【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白糖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会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最终变成焦糖。 在加热过程中, 白糖首先会熔化, 然后炭化, 颜色从白色变为黄红、 褐红, 最终变为黑色。 这一过程伴随着状态的改变, 即从颗粒状变为液态, 再变为固态。 气味的变化也是从无味到有甜香味, 最后到焦糊味。 这个过程涉及到糖类热降解反应, 包括水的分解、 葡萄糖的热解, 最终形成焦糖,是一个化学变化。纸烧成灰也是一个化学变化。29.【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解析】【分析】铁钉生锈主要是由于电化学腐蚀, 这种腐蚀过程需要电解质溶液的存在。 在水中的部分, 由于氧气较少, 因此并不是最易生锈的部分。 相反, 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因为这里同时满足了铁生锈的两个条件: 与水和氧气接触。 这个区域既有空气中的氧气, 又有水中的电解质溶液, 形成了原电池效应, 加速了电化学腐蚀的过程, 因此这个交界处最容易生锈。30.【答案】B【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主要指由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 农用地膜、 一次性餐具、 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 难于降解处理, 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31.【答案】B【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滥伐森林和过度放牧都是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活动, 它们共同的问题在于破坏植被。 滥伐森林直接导致树木被砍伐, 破坏了原有的植被覆盖, 这不仅影响了生态平衡, 还导致了土壤暴露, 加速了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32.【答案】C【知识点】设计与生活;科技【解析】【分析】在制作科技作品时, 可行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作品缺乏可行性, 那么它可能因为过于复杂或难以实现而难以完成。 科技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应该以实现一定的功能为目标, 而不是单纯追求艺术美感或技术难度。 33.【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动力装置【解析】【分析】 制作电动补给舰模型的过程中, 使用两个塑料瓶通过胶带捆绑固定在一起形成舰体是一个常见的做法。 为了给这个模型提供动力, 设计者们选择安装一个电动风扇螺旋桨。 这种设计利用了风扇式螺旋桨的推进原理, 通过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旋转, 从而产生推力, 使模型能够在水面上移动。 安装时需要安装在b处。34.【答案】1.空调取暖时设定的温度不高于20℃,制冷时不低于26℃,这样又健康又省电。2.不乱买玩具、衣服,只买自己真正喜欢的和必须的东西。3.把洗衣服用过的水接下来,留着冲马桶,可以节省不少水。4.少看电视,多参加户外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省电。【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35.【答案】铁是一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坚硬而有韧性,不易断裂,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铁锈是红棕色的混合物,铁锈片比较松脆,容易碎成粉末。铁锈不易导电,也不能被磁铁吸引。所以,铁锈和铁是不同的物质【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解析】【分析】 看铁锈是否有金属光泽,是否能导电,是否有延展性,是否光滑,颜色是否和铁一样,如果铁锈没有了这些特性,说明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36.【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因此水结冰、酒精挥发、铅笔折断、易拉罐压扁、混合沙和豆子、玻璃破碎是物理变化;铁生锈、食物腐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粮食酿成酒、火柴燃烧、碘酒滴在米饭上是化学变化。37.【答案】(1)C(2)水生植物在夜晚会进行呼吸,吸入水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造成水中含氧量降低,水中的鱼会浮出水面进行呼吸。【知识点】鱼的特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1)鱼常在黎明时浮头的原因是水中的氧气不足,鱼需要到水面进行呼吸。(2)绿色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能够增加所处环境的氧气的含量.夜晚绿色植物就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了.生长在的池塘中的较多的藻类白天通过光合作用能增加池塘中的氧气,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到了黎明时分就是池水中氧气含量最少的时候,其中鱼虾为了能呼吸到足够的氧气只有浮头或跳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