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9 黄山奇石【课前解析】关注课文:《黄山奇石》一课介绍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这里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本课主要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黄山的奇石有意思,作者的文字更加富有趣味性,一块块石头在作者笔下仿佛富有了生命,使人不禁赞美黄山的神奇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关注生字:本课共有10个生字,其中“巨”字的笔顺容易出错,正确笔顺是横、横折、横、竖折;“每”字的笔顺也是难点,正确笔顺是撇、横、竖折、横折钩、点、横、点。“些”的笔顺也要注意:竖、横、竖、提、撇、竖弯钩、横、横。关注插图:本课的主要插图是“猴子观海”,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相应,便于学生联系生活,利用图片理解“陡峭”的意思。【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10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重点)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重点)5.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难点)【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些”这3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古人笔下的鹳雀楼和庐山瀑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黄山看一看,欣赏一下黄山的奇石。(板书:黄山奇石)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跟老师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字识词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这篇课文一共有几段?边读边标记自然段。2.过渡: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本节课的生字,然后大家再一起去看看课文中的黄山奇石。3.认读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需要会读的生字,学生开火车读。相机点拨:“闻、仙”是前鼻音。“名、景、省、形、状”是后鼻音。(2)去掉拼音,同桌互读,读错的话帮他纠正读音。(3)识记生字。(4)读准多音字“都”。(5)识字游戏,趣味学习。三、再读课文,品词析句1.整体感知。(1)提出问题:自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并圈画出“怪石”,指出全文主要围绕怪石来写,且第1段是文章的中心句。(2)请同学们自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提出要求: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多美啊,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了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带着这种骄傲与自豪齐读第1自然段。(3)围绕怪石,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圈画描写怪石的词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教师总结:第2-6自然段围绕“怪石”写景。(4)明确重点。指名回答课文重点介绍的奇石。(板书:详写)预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5)学生说一说:哪些奇石描写得比较简单?(板书:略写)预设:“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2.学习第2自然段。(1)第一块奇石“仙桃石”有什么奇特之处?(板书:“仙桃石”)(2)引发思考:课文先后出现了三个“仙”字组成的词语:仙桃、仙人、仙女。作者为什么如此喜欢用“仙”字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3.学习第3自然段。(1)读第3自然段,感受“猴子观海”的奇特。(板书:“猴子观海”)出示第3自然段,提出要求: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2)分享交流:说一说你们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3)分享交流:同学们说得真美,一只“猴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望着下面翻滚的云海。你觉得“陡峭的山峰”是什么样的山峰?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四、教师示范,指导书写过渡:我们了解了秀丽神奇的中国黄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写美丽的中国汉字。1.请同学们观察“南、部、些”这3个汉字,如果想把它们写好,需要注意什么?2.教师指导、范写“南”。3.请同学们进行一个描红,一个临写,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学生作品展示,教师集中讲评。4.请同学们再进行一遍临写。5.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有关词语。五、总结概括,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来到了黄山,知道了黄山上有“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这些奇形怪状的岩石等着我们去好好认识它们呢。3.课后作业。练习本课会认字和会写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巨、真、位、每、升、闪、狗”7个字。2.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指名读。2.课文详写了哪些奇石?略写了哪些奇石?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预设:详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在第2-5自然段。略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在第6自然段。二、品词析句,感悟理解1.过渡: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仙桃石”“猴子观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几块奇石。2.学习第4自然段。(1)思考问题:同学们快读一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板书:“仙人指路”)预设: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教师小结:作者把这块石头比作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怪不得作者说,“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2)提出要求: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仙人指路”的有趣。3.学习第5自然段。(1)分享交流:读第5自然段,说说“金鸡叫天都”名字的由来。(板书:“金鸡叫天都”)预设: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出示“金鸡叫天都”图片,让学生感受用“金鸡”比喻石头的形象和巧妙之处。(2)提问:“金鸡叫天都”这块巨石是什么形状的?坐落在什么地方?形状: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地点:山峰上。(3)教师小结:在山峰上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作者写得可真是惟妙惟肖啊!(4)提出要求:让我们齐读第5自然段。4.学习第6自然段。(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读第6自然段,说说这段话写了哪些怪石,有什么作用。预设:这段话写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相机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教师总结:这段话是略写,简单地描写了黄山上其他的奇石,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表达了对黄山奇石的赞美。(板书:奇形怪状 闻名中外)(2)提出要求:黄山上的奇石不仅奇特,数量还多,这可真是有趣极了!让我们齐读第6自然段。三、积累词语,口语表达1.提出要求: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下来。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3.提出要求:同学们刚才说得可真棒啊,让老师看到了更多的奇石!相信同学们也去过很多的地方,看到过很多景物,请同学们选几个词语,分别说说“桂林山水”和“庐山瀑布”。(1)出示两组词语: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著名 名字 名不虚传 闻名 新闻 百闻不如一见(2)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并注意发现学生是否学会运用“秀丽、秀美”。(3)教师范例:桂林山水甲天下,如诗如画的秀丽风景,宛若一幅山水画卷。著名的庐山瀑布,果然名不虚传,特别壮观。四、教师示范,指导书写1.分享交流:请同学们观察“巨、真、位、每、升、闪、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教师依次讲解并进行范写。巨:先写横,居上居中,再写横折、横,最后写竖折。要注意笔顺。3.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一动不动、云海、巨石、前方”等11个词语。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课文主要具体介绍了四种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课堂演练。3.课后作业。课下查找资料或上网观赏黄山的其他奇石,感受黄山石头之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基于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做了以下反思:我根据课文内容,在情景导入、奇石探究、运用词语等方面适时使用了课件,效果较好。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再现了黄山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更重要的是为整堂课做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另外,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想看黄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产生了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