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热》一、填空题1.(2024五下·怀来期末) 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 时水会沸腾。2.(2024五下·怀来期末) 下过雨的路面上有很多水坑,过一段时间会变干,这是 现象,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如 、 等。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4.(2024五下·怀来期末) 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 ,散热也 。5.(2024五下·巴音郭楞蒙古期末)热的传递方式有 、 、热传导。二、判断题6.(2024五下·陵水期末)热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 )7.(2024五下·涟源期末)热的良导体一般吸热快,散热也快。( )8.(2024五下·潍坊期末)点燃木头比点燃纸需要更长的时间,是因为木头的燃点更高。 ( )9.(2024五下·涟源期末)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 ( )10.(2024五下·陵水期末)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 )三、单选题11.(2024五下·滨城期末)做饭时,锅盖的内壁上会出现水珠,这个现象属于 ( )。A.蒸发 B.凝结 C.沸腾1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的实验中,张鹏小组认真地做了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接下来张鹏小组的做法最合理的是( ) 铜 铝 铁感温油墨变色顺序 1 2 32 1 31 2 3A.分析原因,再进一步探究B.直接得出导热性能铜>铝>铁C.听老师的实验结论,得出导热性能钢>铝>铁D.修改第2次的实验结果,然后得出导热性能铜>铝>铁1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冬天,张鹏用手摸室外的木门和这扇门上的金属门把手,他感觉门把手更冷一些,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金属表面比木头更光滑 B.张鹏的感觉错了C.金属比木头的导热性能更好 D.相同体积的金属比木头重14.(2024五下·滨城期末)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右侧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热量在烧杯中的传递方式的是( )。A. B. C.1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面是制作保温杯的三个主要环节:①结构设计;②测试调整;③产品制作。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四、连线题16.(2024五下·呼图壁期末)连一连陶瓷铜丝橡胶手套铝勺 热的良导体木头不锈钢管玻璃棒铁丝 热的不良导体皮革塑料直尺五、综合题17.(2024五下·涟源期末)自制绿豆冰棍小林同学自制了好吃又健康的绿豆冰棍,想要送给离家远的奶奶品尝。(1)小林从冰箱里拿出绿豆冰棍,发现冰棍上面冒着“白气”,这种现象属于( )A.蒸发 B.凝结 C.融化(2)绿豆冰棍放在空气中很快融化了,此时发生的热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的热传递给冰棍B.冰棍的热传递给空气C.空气和冰棍没有发生热传递(3)小林想请你帮忙设计一个保温杯(请在以下初稿上完善3处并写出设计原理),把绿豆冰棍送给奶奶品尝。六、简答题18.(2023五上·海城月考)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 19.(2024五下·威县期中)夏天,小宇把一个干燥,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阳台的瓷砖上。第二天早上,他发现塑料盒中出现了小水珠,请你帮他解释一下小水珠是怎么来的 七、实验探究题20.(2024五下·盘龙期末)如图,小龙用酒精灯加热涂有感温油墨的金属条,请根据要求回答。(1)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使用酒精灯的A.外焰 B.内焰 C.焰心(2)最先变色的是A.①号和②号位置 B.②号和③号位置 C.①号和④号位置(3)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路径。(4)通过实验知道:通常热是从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00℃【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水沸腾的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我们把它叫作水的沸点,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水受热膨胀,所以体积增大。2.【答案】蒸发;晒干衣服;头发吹干【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很多,比如晒干衣服;头发吹干;雨过天晴,水洼变干;洗手后,手慢慢变干等。3.【答案】热辐射【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4.【答案】不同;快;快【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5.【答案】热对流;热辐射【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6.【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其他部分。7.【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热的良导体传热能力强,吸热快、散热也快,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8.【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燃烧点不同, 点燃木头比点燃纸需要更长的时间,是因为木头的燃点更高。题目说法正确。9.【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10.【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蒸发指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所以说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这种说法正确。11.【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表面的现象是凝结。用火烧水,水沸腾时,冒出大量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这就是一种凝结现象。12.【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在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的实验中,每一次的实验结果都不相同,所以肯定不能得出实验结论,应该分析原因,改善不足后,再进一步探究。13.【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头的导热性比金属差,所以冬天,小科用手摸室外的木门和这扇门上的金属门把手,他感觉门把手更冷一些。14.【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在液体中以对流的方式传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比液体明显,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会变热。15.【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产品的设计制作遵循一定的步骤,使得制作更加科学高效。制作保温杯的三个环节是结构设计、产品制作、测试调整。按照题目的序号要求,依次是①→③→②。16.【答案】【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较快,塑料和木头材料传热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铜丝、铝勺、不锈钢管、铁丝。热的不良导体:陶瓷、木头、橡胶手套、玻璃棒、皮革、塑料直尺。故答案为:17.【答案】(1)B(2)A(3)设计原理:加盖,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双层真空设计,无热传导与热对流;内壁镀银,减少热辐射。【知识点】凝结;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热量就会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量传递需要一定时间,不会在瞬间完成传递。(1)小科从冰箱里拿出绿豆冰棍,发现冰棍上面冒着“白气",这种“白气"是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发生凝结形成的现象。(2)绿豆冰棍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融化了,因为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就会发生热传递,热总是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空气温度高,冰棍温度低,空气的热会传递给冰棍,导致冰棍熔化。(3)保温杯是家庭中常见的保温工具,保温效果好。如下图所示,图中保温杯采取多种保温措施,一是通过杯子加盖实现保温。用保温效果好的陶瓷做盖阻止热与冷空气的对流;二是选用陶瓷材料,采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泡沫材料,实现保温。18.【答案】这是因为水在0~4℃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也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但在零下4摄氏度到0摄氏度间存在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冬天水管冻裂是因因为温度较低,出现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水结冰体积变大,使水管冻裂。19.【答案】小水珠是由于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夏天,小宇把一个干燥,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阳台的瓷砖上。第二天早上,他发现塑料盒中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是由于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20.【答案】(1)A(2)B(3)(4)温度高一端传递到温度低一端【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1)我们在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2)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距离越近,传递的速度越快,四个位置中,最先变色的是②号和③号。(3)热量传递时候是从高温一端传递到低温一端的。加热金属条时,热量从加热点向两端传递。(4)通过实验知道:通常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1 / 1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热》一、填空题1.(2024五下·怀来期末) 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 时水会沸腾。【答案】100℃【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 水沸腾的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我们把它叫作水的沸点,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水受热膨胀,所以体积增大。2.(2024五下·怀来期末) 下过雨的路面上有很多水坑,过一段时间会变干,这是 现象,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如 、 等。【答案】蒸发;晒干衣服;头发吹干【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很多,比如晒干衣服;头发吹干;雨过天晴,水洼变干;洗手后,手慢慢变干等。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答案】热辐射【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4.(2024五下·怀来期末) 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 ,散热也 。【答案】不同;快;快【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5.(2024五下·巴音郭楞蒙古期末)热的传递方式有 、 、热传导。【答案】热对流;热辐射【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二、判断题6.(2024五下·陵水期末)热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 )【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其他部分。7.(2024五下·涟源期末)热的良导体一般吸热快,散热也快。( )【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热的良导体传热能力强,吸热快、散热也快,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8.(2024五下·潍坊期末)点燃木头比点燃纸需要更长的时间,是因为木头的燃点更高。 ( )【答案】正确【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燃烧点不同, 点燃木头比点燃纸需要更长的时间,是因为木头的燃点更高。题目说法正确。9.(2024五下·涟源期末)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 ( )【答案】错误【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10.(2024五下·陵水期末)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蒸发指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所以说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这种说法正确。三、单选题11.(2024五下·滨城期末)做饭时,锅盖的内壁上会出现水珠,这个现象属于 ( )。A.蒸发 B.凝结 C.沸腾【答案】B【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表面的现象是凝结。用火烧水,水沸腾时,冒出大量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这就是一种凝结现象。12.(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在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的实验中,张鹏小组认真地做了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接下来张鹏小组的做法最合理的是( ) 铜 铝 铁感温油墨变色顺序 1 2 32 1 31 2 3A.分析原因,再进一步探究B.直接得出导热性能铜>铝>铁C.听老师的实验结论,得出导热性能钢>铝>铁D.修改第2次的实验结果,然后得出导热性能铜>铝>铁【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在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哪个传热快的实验中,每一次的实验结果都不相同,所以肯定不能得出实验结论,应该分析原因,改善不足后,再进一步探究。13.(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冬天,张鹏用手摸室外的木门和这扇门上的金属门把手,他感觉门把手更冷一些,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金属表面比木头更光滑 B.张鹏的感觉错了C.金属比木头的导热性能更好 D.相同体积的金属比木头重【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木头的导热性比金属差,所以冬天,小科用手摸室外的木门和这扇门上的金属门把手,他感觉门把手更冷一些。14.(2024五下·滨城期末)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右侧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热量在烧杯中的传递方式的是( )。A. B. C.【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在液体中以对流的方式传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比液体明显,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会变热。15.(2024五下·镇安县期末)下面是制作保温杯的三个主要环节:①结构设计;②测试调整;③产品制作。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答案】A【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产品的设计制作遵循一定的步骤,使得制作更加科学高效。制作保温杯的三个环节是结构设计、产品制作、测试调整。按照题目的序号要求,依次是①→③→②。四、连线题16.(2024五下·呼图壁期末)连一连陶瓷铜丝橡胶手套铝勺 热的良导体木头不锈钢管玻璃棒铁丝 热的不良导体皮革塑料直尺【答案】【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较快,塑料和木头材料传热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铜丝、铝勺、不锈钢管、铁丝。热的不良导体:陶瓷、木头、橡胶手套、玻璃棒、皮革、塑料直尺。故答案为:五、综合题17.(2024五下·涟源期末)自制绿豆冰棍小林同学自制了好吃又健康的绿豆冰棍,想要送给离家远的奶奶品尝。(1)小林从冰箱里拿出绿豆冰棍,发现冰棍上面冒着“白气”,这种现象属于( )A.蒸发 B.凝结 C.融化(2)绿豆冰棍放在空气中很快融化了,此时发生的热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的热传递给冰棍B.冰棍的热传递给空气C.空气和冰棍没有发生热传递(3)小林想请你帮忙设计一个保温杯(请在以下初稿上完善3处并写出设计原理),把绿豆冰棍送给奶奶品尝。【答案】(1)B(2)A(3)设计原理:加盖,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双层真空设计,无热传导与热对流;内壁镀银,减少热辐射。【知识点】凝结;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热量就会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量传递需要一定时间,不会在瞬间完成传递。(1)小科从冰箱里拿出绿豆冰棍,发现冰棍上面冒着“白气",这种“白气"是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发生凝结形成的现象。(2)绿豆冰棍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融化了,因为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就会发生热传递,热总是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空气温度高,冰棍温度低,空气的热会传递给冰棍,导致冰棍熔化。(3)保温杯是家庭中常见的保温工具,保温效果好。如下图所示,图中保温杯采取多种保温措施,一是通过杯子加盖实现保温。用保温效果好的陶瓷做盖阻止热与冷空气的对流;二是选用陶瓷材料,采用双层结构,中间填充泡沫材料,实现保温。六、简答题18.(2023五上·海城月考)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 【答案】这是因为水在0~4℃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解析】【分析】水也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但在零下4摄氏度到0摄氏度间存在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冬天水管冻裂是因因为温度较低,出现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水结冰体积变大,使水管冻裂。19.(2024五下·威县期中)夏天,小宇把一个干燥,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阳台的瓷砖上。第二天早上,他发现塑料盒中出现了小水珠,请你帮他解释一下小水珠是怎么来的 【答案】小水珠是由于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的。在一定温度下,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夏天,小宇把一个干燥,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阳台的瓷砖上。第二天早上,他发现塑料盒中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是由于夜晚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七、实验探究题20.(2024五下·盘龙期末)如图,小龙用酒精灯加热涂有感温油墨的金属条,请根据要求回答。(1)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使用酒精灯的A.外焰 B.内焰 C.焰心(2)最先变色的是A.①号和②号位置 B.②号和③号位置 C.①号和④号位置(3)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路径。(4)通过实验知道:通常热是从 。【答案】(1)A(2)B(3)(4)温度高一端传递到温度低一端【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1)我们在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2)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距离越近,传递的速度越快,四个位置中,最先变色的是②号和③号。(3)热量传递时候是从高温一端传递到低温一端的。加热金属条时,热量从加热点向两端传递。(4)通过实验知道:通常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热》(学生版).docx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热》(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