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6节 物质的分离(3)---探究实践:粗盐的提纯一、预学任务【目标】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2.巩固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等操作技能。【器材】托盘天平,药匙,烧杯、 、量筒(10mL),胶头滴管、 、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坩埚钳、 、酒精灯、火柴、粗盐,蒸馏水。【实验步骤】(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克的粗盐,用 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如图1)。称量剩余食盐的质量,计算溶解的食盐的质量。(2)过滤 如图2所示,过滤食盐水。(3)蒸发 把所得的澄清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如图3所示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 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 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4)计算产率 用 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计算产率。【交流评价】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玻璃棒起到什么作用?(1)溶解: 。 (2)过滤: 。(3)蒸发结晶: 。(4) 固体。2.研究粗盐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将4匙粗盐放在纸上,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记录并描述粗盐。你认为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哪些?。二、随堂任务1.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2. 粗盐提纯实验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B. 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铁架台C. 漏斗、玻璃棒、镊子、蒸发皿、铁架台 D. 试管、量筒、药匙、玻璃棒、酒精灯3.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A B C D E F G H(1)A的名称是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 、计算产率;(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对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三、课后任务(一)基础性作业1.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请用以上分离方法填空。可用 的方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可用 的方法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用 的方法从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 2.下列为同学们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3.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内壁间不留气泡D.用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4.用过滤方法提纯粗盐时,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A.食盐 B.食盐与不溶性杂质C.无任何物质 D.不溶性杂质5.“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滤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捧搅拌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待溶液蒸干后停止加热6.下列有关混合物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B.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作用C.过滤操作中,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D.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7.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水池中的清水是纯净物 B.供水系统流出的水可直接饮用C.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 D.水经过过滤池后可溶性杂质可以明显减少(二)拓展性作业8.用粗盐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先进行提纯,然后再进行溶液配制,现要配制50g 12%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是A.①③② B.②⑤④ C.②⑤④①③② D.①③②⑤④9.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假设称量氯化钠时1g以下用游码)。(2)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 ,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3)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 mL(填“10”“50”或“100”)。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操作⑥中错误的步骤是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调节平衡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11.食盐是我们烹饪美食时的必需品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可溶于水,味道咸。食盐又叫做盐巴。古时候,如果人们想要得到食盐,就必须通过海水来提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高科技手段就能得到更细腻的食盐,或者更多种类的食盐。盐场中经过长时间日晒往往会长出形状各异的“盐花”(主要成分为食盐)。盐花属于粗盐,下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21·cn·jy·com(1)一定质量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2)盐池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21-cn-jy.com(3)提纯的精盐可用于一定质量分数食盐溶液的配置。现需要配置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100克,理论上需要25%的盐池溶液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四、整理任务1.回顾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2.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等操作技能还有需要进一步掌握的吗?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6节 物质的分离(3)参考答案及解析---探究实践:粗盐的提纯一、预学任务【目标】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2.巩固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等操作技能。【器材】托盘天平,药匙,烧杯、 玻璃棒 、量筒(10mL),胶头滴管、 漏斗 、铁架台(带铁圈)、滤纸、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火柴、粗盐,蒸馏水。【实验步骤】(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克的粗盐,用 药匙 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 玻璃棒 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如图1)。称量剩余食盐的质量,计算溶解的食盐的质量。(2)过滤 如图2所示,过滤食盐水。(3)蒸发 把所得的澄清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如图3所示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 玻璃棒 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4)计算产率 用 玻璃棒 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计算产率。【交流评价】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玻璃棒起到什么作用?(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引流,防止液体冲破滤纸。(3)蒸发结晶: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液体飞溅。(4)转移固体。2.研究粗盐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将4匙粗盐放在纸上,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记录并描述粗盐。你认为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哪些?通过放大镜可观察到粗盐中的黑色固体物质,这是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粗盐中除了泥沙,还含有不可观察到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二、随堂任务1.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 B.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 D.图中“操作1”是称量【答案】 C【解析】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C错误。2. 粗盐提纯实验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B. 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铁架台C. 漏斗、玻璃棒、镊子、蒸发皿、铁架台 D. 试管、量筒、药匙、玻璃棒、酒精灯【答案】 A【解析】此题考查粗盐提纯的装置。3.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A B C D E F G H(1)A的名称是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 、计算产率;(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对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案】(1)铁架台 (2)蒸发 (3)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母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4)蒸发时,液滴飞溅;称量时操作或读数错误等三、课后任务(一)基础性作业1.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请用以上分离方法填空。可用 的方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可用 的方法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用 的方法从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 【答案】 过滤 蒸发结晶 蒸馏【解析】因为河水中的泥沙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河水中的泥沙;一般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蒸馏水是指用蒸馏的方法制备的纯水。2.下列为同学们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 B【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粗盐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图示操作不正确;B、粗盐的溶解要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故图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图示操作不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图示操作不正确。3.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内壁间不留气泡D.用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答案】D【解析】D的操作没有必要,且极易搅破滤纸,不能达到过滤的目的。4.用过滤方法提纯粗盐时,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A.食盐 B.食盐与不溶性杂质C.无任何物质 D.不溶性杂质【答案】D【解析】溶液能穿过滤纸,不溶性固体物质不能通过滤纸。5.“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滤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捧搅拌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待溶液蒸干后停止加热【答案】C【解析】A项操作达不到提纯的目的,B项操作会使溶液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出来,D项操作可能使盐粒溅出来。6.下列有关混合物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B.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作用C.过滤操作中,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D.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可以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答案】 B【解析】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先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过滤出泥沙,最后蒸发得到的溶液中的水,正确;B.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此选项此错误;C.过滤操作中,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以防高于滤纸边缘的液体从滤纸与漏斗的空隙流下,造成实验失败,此选项正确;D.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此选项正确。故选B。7.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水池中的清水是纯净物 B.供水系统流出的水可直接饮用C.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 D.水经过过滤池后可溶性杂质可以明显减少【答案】C【解析】A.清水池中的清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杂质和微生物,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没有进行消毒杀菌,因此不能直接饮用,故B错误。C.在消毒过程中,加入的氯气使水中的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正确。D.过滤只能出去不溶性的大颗粒固体,不能去除可溶性的杂质,故D错误。(二)拓展性作业8.用粗盐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先进行提纯,然后再进行溶液配制,现要配制50g 12%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是A.①③② B.②⑤④ C.②⑤④①③② D.①③②⑤④【答案】C【解析】用粗盐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先进行提纯,操作为:溶解、过滤、蒸发;然后再进行溶液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故配制50g 12%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②⑤④①③②;9.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假设称量氯化钠时1g以下用游码)。(2)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 ,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3)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 mL(填“10”“50”或“100”)。【答案】(1)②⑥①④⑤③;(2)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不变;(3)100。【解析】(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⑥①④⑤③。(2)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说明药品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5%=15g。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则没有使用游码,不影响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5%=15g,水的质量为100g﹣15g=85g(即85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故量水时应选择量筒的规格是100mL。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操作⑥中错误的步骤是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调节平衡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答案】实验一:(1)加快溶解速率;(2)图⑥中缺少玻璃棒引流;(3)①⑤②③⑥④;(4)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实验二:①②③。【解析】实验一:(1)操作③是溶解操作,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2)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⑥中缺少玻璃棒引流。(3)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4)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实验二: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调节平衡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会造成实际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量水时,仰视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1.食盐是我们烹饪美食时的必需品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粉末,可溶于水,味道咸。食盐又叫做盐巴。古时候,如果人们想要得到食盐,就必须通过海水来提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高科技手段就能得到更细腻的食盐,或者更多种类的食盐。盐场中经过长时间日晒往往会长出形状各异的“盐花”(主要成分为食盐)。盐花属于粗盐,下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21·cn·jy·com(1)一定质量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2)盐池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21-cn-jy.com(3)提纯的精盐可用于一定质量分数食盐溶液的配置。现需要配置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100克,理论上需要25%的盐池溶液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答案】(1)ABCD (2)食盐溶液已经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理论上需要25%的盐池溶液的质量为:100g×10%÷25%=40g【解析】(1)粗盐提纯的实验过程如下:A.用天平称量规定质量的粗盐;B.将食盐倒入烧杯,并倒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全部溶解;C.对得到的食盐溶液进行过滤;D.将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则正确顺序为ABCD。(2)盐池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原因:食盐溶液已经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首先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100g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再根据“溶液质量=”计算出25%的溶液质量。四、整理任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