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1课 走进思维的世界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第一目 逻辑的不同用法
第二目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上述议论中“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指思维方法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的不同用法
01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 “逻辑”的四种主要含义 P8 一
“逻辑”是一个多义词,现代汉语中的“逻辑”:
①与“规律”同义;
②“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规律),
③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④“逻辑学”这门学问。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2.“逻辑”的不同用法(具体表现)
(1)与规律同义
作为规律的逻辑,是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意义上的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举例:
1.要遵循学习的逻辑,从易到难
2.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3.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4.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2.“逻辑”的不同用法(具体表现)
(2)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作为逻辑规律的逻辑,是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逻辑规则是根据思维的规律制定的。
逻辑规律与规则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举例:
1.“某篇文章逻辑性强”
2.“某个说法不合逻辑”
3.“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2.“逻辑”的不同用法(具体表现)
(3)作为”思维方法“的逻辑
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点。
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举例: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的逻辑“
还有人著书《大学的逻辑》,探讨大学管理之道。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2.“逻辑”的不同用法(具体表现)
(4)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作为逻辑学的逻辑,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举例: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现代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
“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作为客观规律的逻辑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逻辑规律是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逻辑规则是根据逻辑规律制定的要求;
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的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众多思维方式中的一种思维方式;
逻辑学是关于逻辑规律与规则的知识体系。
注意:“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3.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与“规律”同义;
(2)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3)指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
(4)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本身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4. 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思维规律:逻辑规律
判断一下,下列内容都是哪种“逻辑”呢?
(1)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2)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霸权主义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
(3)"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4)逻辑在这里是作为单独一门课来讲授的。
规律
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02
P8
逻辑学的产生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能推出的。
对这种“可推”与“不可推”的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条理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问。
在逻辑学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代中国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为逻辑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1. 逻辑学的含义: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P8中段
关系: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学习《逻辑与思维》的重点:
(1)形式逻辑的规律(2.2)与规则(第二单元);
(2)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第三单元)。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目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四单元)。
①
②
③
推理结构: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1.这两个判断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结构。
这是两个判断
2.找出判断中的概念。 3.概念是怎么构成判断的?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金属”
“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事物”
变化发展的”
判断
概念
用“所有......都是……”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即:概念在判断构成中的联系方式
示例评析
思维的形式结构:
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例1: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形式结构:所有S都是P。
例2:如果天下雨,则地会湿。
形式结构:如果p,则q
例3: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形式结构: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有S是P。
形式结构举例
S
M
小明的推理: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白马 都是 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 白马 都是 动物。(结论)
结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有效
(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所以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
形式结构一致,
推理形式有效
小芳的推理: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牛 都不是 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 牛 都不是 动物。(结论)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 推理的形式无效。
(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小芳的推理是不正确的。
形式结构不一致,
推理形式无效
小前提:真
所有M是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结论:假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P
S
M
S
P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①
②
③
推理结构: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内容真实+形式正确
(课本14页)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①从推理的内容看,一个推理是真的,前提必须是真的;
②从推理的形式看,要保证推理结论是真的,形式必须是有效的。
结论: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形式逻辑推理的有效性与推理的内容无关,他的有效性只与推理的结构形式有关。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3. 推理在日常思维中的运用
(2)“论辩”的概念:
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通过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3)影响论证和论辩说服效果的因素: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1)“论证”的概念:
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论证是“讲出来”这一活动)
4. 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1)学习狭义逻辑(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2)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知识整合】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1.形式逻辑关注的问题:推理
2.推理的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推理的日常运用--论证和论辩
6.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知识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