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标内容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二、素养目标唯物史观: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时空观念: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英国的基本史实。史料实证:结合相关图片、史料,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历史解释:根据所学内容,辩证地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家国情怀:体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样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二)新课探究(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教师提问: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解: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阶段。它引起了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2.教师提问:结合下列材料,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开始?材料一 17世纪初,我的祖辈开办了一家规模很小的手工作坊,只是为补贴家用,但是,当时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一世经常莫名征税,我们的作坊举步维艰。这种状况一直到17世纪末才得到改善。“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和平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材料二 到了18世纪初,我祖辈的作坊经营状况明显的改善,规模不断扩大,殖民扩张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大量的订单如雪花儿般飞来,让我们既高兴又发愁。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材料三 由于呢绒出口的急剧增加,刺激了羊毛的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这就是我们英国著名的圈地运动。它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廉价雇佣劳动力。学生回答: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充足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雄厚的资金等原因。教师总结:(1)政治前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2)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3)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4)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3.教师提问: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部门开始?为什么?出现了哪些重要的发明?学生回答:(1)部门:棉纺织业。(2)原因: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3)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教师讲解: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纺织工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到了1765年,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终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他用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这台机器为“珍妮机”,它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第一台机器,工业革命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教师引导:随着机器数量不断增多,为了带动机器,人们常常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但是,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不能为机器提供持久、稳定的动力。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动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广泛应用于各部门。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2.教师引导: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应用前后,生产组织形式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三)火车与铁路1.教师讲解: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输大批原料并及时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已无法胜任了。于是交通运输的革新又被提上了日程。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那么,人类社会是什么时候正式进入铁路时代的?学生回答: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2.教师提问:火车的发明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回答: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3.材料展示: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摘编自[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3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摘编自[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教师提问: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出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回答: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使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教师补充: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三)课堂总结工业革命没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却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对随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欧美社会发生着深刻变化。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四)板书设计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五)当堂演练(A)1.“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主要说明的是A.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B.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C.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推动工业革命(D)2.如图是1740-1852年英国生铁产量(吨)示意图,对图中英国生铁产量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A.钢铁工业已成为主导 B.生铁已成为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C.“三角贸易”的刺激 D.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产量增加(B)3.19世纪初期,英国和爱尔兰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叫醒工”这一职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人运动的需要 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C.英国市民变得富有 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D)4.蒸汽机不仅用于地下矿井抽水,而且还用于驱动地面车辆的设想于1825年变成现实,一条从矿井直达海岸的7英里铁路问世了,这是人类第一条铁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煤炭业 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C.铁路运输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D.创新意识推动技术变革(AA)5.(历史解释)1836-1837年,英国增加了近千英里铁路;1843年,英国铁路里程达到了2000英里,1848年达到了5000英里。1850年,英国干线铁路网基本形成。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动力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B.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C.运输革命引领工业革命 D.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五、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氛围较好。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掌握较差,不能够联系中国历史进行理解。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