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1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1张PPT)-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比较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力 生产工具 新旧石器 金属工具 铁制工具、农耕 机器生产
劳动对象 天然食物,原始畜牧业、农耕 手工艺、商业、城市繁荣 范围扩大 范围进一步扩大
劳动者 劳动技能低下 脑体分工出现文字 农民农耕技术进步 工人劳动技能提高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 归谁所有 生产资料原始公有 奴隶主占有 生产资料 封建土地所有制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人与人之间关系 平等互助 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 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
产品如何 分配 平均分配 奴隶主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生活资料 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大量剩余价值
社会管理 氏族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文明程度 蒙昧野蛮 迈入文明时代 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
主要矛盾 人与自然的矛盾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温故知新
第01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025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备考建议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2024 选择题:新课标Ⅱ卷 本讲以选择题为主,复习时关注一些命题:采用图说等方式,结合当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评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地位;结合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2023 选择题:江苏卷、河北卷
科学社会主义的 理论与实践 2024 选择题:全国卷、浙江卷
2023 选择题:全国卷、湖南卷、海南卷
2022 选择题:海南卷
学习目标: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考情透视及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8分钟)
(第一目:历史条件+第二目:创立)
1.思想来源






2.历史前提
3.理论基石 (两大发现)
4.诞生标志
历史条件P11
创立P13
空想社会主义(进步性+局限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资产阶级不断对无产阶级进行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使无产阶级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一些先进分子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述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社的积极意义),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时期 代表人物 内容 评论
初期 (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 莫尔、闵采尔、 康帕内拉、温斯坦莱 以文学语言的形式,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 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感性空想,只有丰富的幻想而没有理论的证据,没有科学的逻辑体系,盲目,缺乏对手段和方法的思考
中期 (18世纪) 梅叶、摩莱里、 马布利、巴贝夫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理性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创造了条件
晚期 (19世纪初) 圣西门、 傅立叶、欧文 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大生产与协作相结合,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 理想试验阶段,初步的制度创设与实践
1.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方式选择 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立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主张消灭资本主义
社会更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____________,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依靠力量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主张发动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的力量
发展途径 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实践结果 失败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二者关系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阶级斗争实践中,汲取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观点,摒弃错误观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确立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
广大人民群众
无产阶级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历史条件 ①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②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逐步显露
③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基石 创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标志与 内容 1848年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内容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意义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补充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意义、基本特征
(一)地位、意义: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的原因
(1)用科学的实践概念对人的本质问题做了解答。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2)用唯物史观具体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剩余价值,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
(3)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其存在、发展、灭亡的规律。
(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既从不同角度,又相互联系,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论证。
1.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
①过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所有制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关系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分配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
(1)多国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严重曲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时代化的结晶,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是时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现代文明优秀成分的积极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中国国情,吸收其合理因素,赋予其中国特质和中国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又一重要原因。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第二次飞跃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三次飞跃 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
3.正确看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出现的严重曲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中遇到曲折、面临挑战,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尽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特别提醒:(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剥削现象的深刻揭露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描绘,包含着许多积极的见解和天才的预测;空想社会主义者中的闵采尔、巴贝夫、欧文等,还分别通过实验示范和暴力革命的形式,不畏困难,实践着他们的理论主张;在总体唯心史观上还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
(2)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主要表现为:社会历史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始终无法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真正可靠的社会力量;不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无法找到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正确道路。
特别提醒:人类社会发展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社会进程 标志性事件
私有制的确立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国家的产生 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的建立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字的出现
资本主义社会开始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共产党宣和言发表》(1848年2月)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飞跃 二战后
1.(2024·全国·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都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这种批判不是伟大飞跃的原因。
D
×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都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描述不是伟大飞跃的原因。
真题训练
【答案】D
【解析】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2024·浙江·高考真题)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符合题意
×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答案】D
【解析】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2023·全国·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空想社会主义
D
真题回归
【答案】D
【解析】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所以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不是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2023·海南·高考真题)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
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 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符合题意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必做:限时跟踪检测(二)选择1—9题+非选择10题;
选做:整理1.2的笔记框架。
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