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电影《疯狂原始人》讲述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下面对原始人咕噜一家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老爸瓜哥使用铁制工具进行狩猎 ②咕噜用石头使劲切割兽肉
③一家六口共同分享采集来的野果 ④女儿用羽毛制成的笔在树叶上写下心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对原始社会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②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社会
③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班同学在学习“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时,绘制了如下几个传导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
5.“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对马克思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文明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时期
②“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是对立统一的
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著名法典。其中的法律条文规定:“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由此可见( )
A.法律的制定对奴隶主和奴隶是平等的 B.国家为全体成员服务
C.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D.奴隶有人身自由,但受奴隶主的阶级压迫
7.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剥削代替了平等,奴隶主专制替代了原始民主,在看似倒退的压迫、剥削背后,人类社会向前走了一大步。因为它( )
①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②促使了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③推动着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
④实现了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安阳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关于该都城所在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开始盛行
③氏族首领在日常生活中的威望来源于氏族成员的认可
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顺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在恩格斯所描述的这个时代中( )
①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
②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暴力机关开始出现
③统治阶级以收取地租为主要的剥削方式
④被统治阶级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下列关于家庭个体劳动、国家政权、阶级、私有制、贫富分化产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家庭个体劳动盛行→出现了贫富分化→私有制出现→阶级产生→产生了国家政权
B.阶级产生→家庭个体劳动盛行→出现了贫富分化→产生了国家政权→私有制出现
C.国家政权产生→划分阶级→私有制出现→家庭个体劳动盛行→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D.家庭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出现→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产生→产生了国家政权
11.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出土有青铜神像、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考古学家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发掘,可以推测出三星堆文明时期( )
①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②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突出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当时剥削的基础
④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在悠久的封建社会里,古代农民深受繁重赋税的剥削,有许多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他们这种痛苦生活。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 )
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在古埃及的古王国时代,木器加工、毛麻纺织、建筑、造船、酿酒、石材加工等行业,都出现了较明确和细致的分工。到了新王国时代,由于在冶金方面采用了脚踏风箱的方式,用它吹火可提高炉温,金属器具的质量提升、数量增加;采取轮种的方法种植农作物,灌溉技术也大幅提升。这反映了( )
①奴隶社会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生产力的发展使得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
③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有史学家认为,在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封建统治者曾被迫执行过“让步政策”。“让步政策”的内容相当广泛,但主要是“轻徭薄赋”“减轻刑罚”“选用廉吏”“抑制豪强”“招抚流亡”等。这些“让步政策”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的,是农民战争作用的一个方面。此观点认为( )
A.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农民战争可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生产关系
C.缓和阶级矛盾是农民战争的积极作用之一
D.农民战争直接作用于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15.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有( )
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
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农民劳动成果被剥夺殆尽
④等级制度下的农民阶级处于封建社会的底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租庸调制是隋朝开皇二年(582年)实行的赋役制度。租即田租,每年要纳粟二石;庸则是力役,每年替政府按规定役期服劳役,也可用物品折抵役期;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除租庸调外,当时的人民还须负担杂徭和色役。这表明( )
①封建社会通过构建一定的制度,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②农民毫无人身自由,只能依附于地主满足生存需要
③封建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剥削广大农民
④由于农民能比较自主地劳动,因而能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誓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国风·魏风·硕鼠》这首诗歌寄托着诗人的美好向往,代表着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安乐祥和的一种理想社会。诗反映的当时社会生产关系,其特点有( )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④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相对于奴隶和封建剥削,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以下说法最贴合材料主旨的是( )
A.资本家的各种利润来源于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所付出的资本
B.因为工人没有生产资料,最终无法摆脱被资本家剥削和压迫
C.资本家对工人劳动成果的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要有大批能够自由出买劳动力的人
19.由于提高工资和增加轮班津贴的谈判陷入僵局,2024年6月,德国某工会发起警告性罢工。与此同时,在法国,代表码头工人和港口其他工人的工会已经进行了多次24小时罢工和4小时停工,以抗议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改革。材料中的罢工( )
①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②其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
③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
④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工具,它在当时的印度进行殖民侵略和扩张,被称为“国中之国”“国上之国”,它还把侵略扩张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资本原始积累印证了(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来说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依靠血腥暴力和残酷掠夺建立起来的
C.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为中心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社会制度
D.资本家为了自身利润最大化,会加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
21.2022年4月,美国民权组织“穷人运动”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共同发布报告称,3年来,美国穷人与富人的死亡率差距进一步加大。美国国家医学院的研究报告称,在美国,越是需要救助的特困人群,越是无法触及各项福利措施。与此同时,最富裕阶层却迅速扩大了自己的财富。据此,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美国政府是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②特困人群因不占有生产资料而无法真正触及福利
③富裕阶层与特困人群的差距会因经济复苏而消除
④美国的福利措施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实现惠及全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是不管劳动力的寿命长短的。它唯一关心的是在一个工作日内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它靠缩短劳动力的寿命来达到这一目的,正像贪得无厌的农场主靠掠夺土地肥力来提高收获量一样。由此可见( )
①资本家尽可能追求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资本家通过限制工人人身自由赚取利润
③资本家与工人阶级在经济关系上是对立的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激活劳动力价值最佳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傅里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工业的发展、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集中等等,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充分积累,而恰恰这些导致了大批工人失业、流落街头、工资和生活水平下降、社会贫富差距必将走向分化。1825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他认为这种危机恰恰是“生产过剩所引起的”。傅里叶的观点( )
①为未来的社会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②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罪恶
③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滋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过去200多年来,“西方化”几乎是“现代化”的代名词,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成为一些学者认为的现代化“模板”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照抄的“范本”。然而在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成功复制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案例,甚至一些发达国家自身也逐步落入阶级对立严重、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关于西方发达国家“怪圈”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是发达国家落入“怪圈”的根源
②科技进步、提高劳工福利等,对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毫无效果
③生产绝对过剩和需求相对不足,是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
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不仅加剧社会矛盾,也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资本主义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变化态势与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曾断言:“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由这段话可推断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在于( )
①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当代资产阶级彻底改变其生产关系以应对变局
③当代资产阶级也在不断地维护和调整生产关系
④当代资本主义赶上了科技革命浪潮的时代红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3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狄更斯《双城记》开篇中的一句话。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该小说创作于19世纪50年代,正处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种种罪恶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化,导致下层群众中存在极端的愤懑与不满,英国社会处于爆发一场社会大革命的边缘,这与18世纪末法国的社会现状极为相似,狄更斯通过对两个城市的对比,给当时的英国社会以借鉴及警醒。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
(2)结合材料,联系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明那个时代“好”在哪里,“坏”在哪里?
27.材料一 动画电影《疯狂的原始人》讲述了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每晚听老爸叙述同一个故事,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大女儿小伊是一个和老爸性格截然相反的、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她不满足一辈子留在这个小山洞里,一心想要追逐山洞外面的新奇世界。这部电影引发了很多人的追捧,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材料二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亲朋好友,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三 某政治教师在设计“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明辨是非、澄清疑惑、锻炼思维、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特组织了一场辩论赛。
正反观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反方观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现正方提出如下论据:原始社会人人平等,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社会;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社会极不公平。
结合材料及教材P2和P3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及其根本原因。
(2)请结合材料二,说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3)请结合材料三,设想你也参与了辩论赛,如果你是反方,将会如何反驳正方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经济危机随之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来临了。这场危机持续时间较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家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此次危机的破坏力特别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负增长0.3%。英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三季度下降1.5%,这是自1980年以来英国经济最大的季度跌幅。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环境急剧恶化,多家银行倒闭,股市遭受重创。
材料二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材料三 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存在着两大对立着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掠夺无产阶级的劳动获取利益,集聚财富,却相对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工人的工作和其本身都已被异化,生产力发展得越快,工人就被剥削得越严重。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是什么?
(3)分析材料二,结合生产关系三要素阐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2.B3.C4.B5.C6.C7.A8.B9.A10.D
11.D12.D13.B14.C15.D16.B17.B18.C19.B20.B
21.A22.B23.C24.B25.D
26.(1)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②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但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处于被剥削地位。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好: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坏: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充满了暴力和掠夺。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过程,造成人民的贫穷。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尖锐。
27.(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根本原因:生产力低下。
(2)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①与奴隶社会相比,原始社会已不能适应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了,已变成了落后的社会制度。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虽存在残酷剥削,但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这是历史的进步。
28.(1)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广大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③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一切剩余价值,工人仅取得劳动工资收入。
(4)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