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 概念的概述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一、单选题
1.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又分为全同关系、种属关系、属种关系和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形。下列选项对于S、P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反对关系,S:婚生子女P:非婚生子女
②矛盾关系,S:婚生子女P:非婚生子女
③种属关系,S:兰花P:花
④属种关系,S:欧洲P:英国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坚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其中“宪法”与“国家的根本法”之间是( )
A.属种关系 B.种属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同关系
3.下列判断中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对应正确的有( )
①国体即国家性质——“国体”与“国家性质”是全同关系
②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自然科学”是属种关系
③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革命家”、“战略家”与“理论家”是反对关系
④唯心主义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是矛盾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A.男生—女生 B.花—花蕊
C.资本—固定资本 D.党—党员
5.随着社会发展,新词不断涌现,如不忘初心、好嗨哟、断舍离、996、硬核、乘风破浪的姐姐、奥利给、凡尔赛……。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形式,因而具有抽象性。
B.概念必须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概念与语句不是一一对应的
C.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的深化,人们对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D.概念与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6.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下列组合中均符合如图所示信息的是( )
A.湖北(A)—襄阳(B)水果(A)—苹果(B)
B.修辞(A)—比喻(B)湖(A)—里海(B)
C.字体(A)—宋体(B)武汉(A)—武昌区(B)
D.散文(B)—文体(A)红色(A)—白色(B)
7.根据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
①全同关系,例:S:中国首都P:北京
②属种关系,例:S: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P:南京师范大学
③矛盾关系,例:S:正义战争P:非正义战争
④反对关系,例:S:党员干部P:国家公务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高二年级学生在学习《逻辑与思维》之后,尝试把形式逻辑的知识运用到政治学科其他模块的学习中去。该同学用下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其对相关模块知识的认知符合该关系的是( )
①A-扩张财政政策 B-紧缩财政政策
②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③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④A-唯物主义(派别) B-唯心主义(派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某中学政治兴趣小组在探究“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时,小组同学围绕“如何正确对概念进行划分”的议题展开探究。在探究中,同学们产生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组员:进行分类是一种特殊的划分,分类的基础是划分
②乙组员:列举不是划分,因为它没有揭示概念的全部外延
③丙组员:一次划分只能采用一个标准,否则就犯“越级划分”错误
④丁组员:划分既要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客观关系,又要遵循划分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如果下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组合中均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①合伙企业(S)+有限责任公司(P) ;哲学的基本派别(S)+唯心主义(P)
②社会保障(S)+社会福利(P) ;思维的基本形态(S)+形象思维(P)
③我国基本政治制度(S)+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 ;上层建筑(S)+分配制度(P)
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S)+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 ;他物权(S)+宅基地使用权(P)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第三次分配是指在道德力量的推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下列符合这一概念的是( )
①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
②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
③某众筹平台为病人筹集的善款
④某爱心慈善基金会为灾区捐款捐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1年8月25日,我国两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在“郑哲敏是我国两院院士”命题中,“郑哲敏”和“我国两院院士”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
①相容关系
②全同关系
③种属关系
④属种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用图示表示下面各组概念外延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4.某同学尝试用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组合中符合下图示意的是( )
A.M:社会救助 N:社会保障 B.M:基本政治制度 N: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M:民事诉讼 N:刑事诉讼 D.M:抵押权 N:用益物权
二、主观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29日,美国拜登政府修改规则,升级针对中国人工智能(AI)芯片和相关工具出口管制的措施,这是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阻碍中国芯片制造业发展的又一“努力”。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
近几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结合材料,运用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知识,揭穿西方国家“泛化国家安全”的实质。
16.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17.小王同学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榜样引导。他把影视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平时就喜欢收集明星的海报、贴纸、CD,甚至连一些虚假的“新闻”也收集。他认为偶像的一切就是他自己的人生标杆和心灵寄托,缺失明星就缺失了他自己的生活。
小王同学的观点在逻辑思维上有何不足?请从科学思维素养的角度给小王同学提一些合理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②: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是反对关系,不是矛盾关系,①正确,②排除。
③:兰花是种概念,花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③正确。
④:欧洲与英国是全异关系,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D
【详解】D:“宪法”与“国家的根本法”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属于相容关系中的全同关系,D符合题意。
A: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A与题意不符;
B: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于另一概念的外延中,B与题意不符;
C: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且只有一部分外延相同,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3.B
【详解】①:“国体”与“国家性质”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是全同关系,①正确。
②: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自然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外延上来看不是属种关系,②错误。
③: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革命家”、“战略家”与“理论家”是交叉关系,③错误。
④:矛盾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是矛盾关系,④正确。
故本题选B。
4.C
【详解】A:男生—女生,属于矛盾关系,A排除。
BD:试题限定属种关系,“花—花蕊”、“党—党员”均不属于属种关系,BD排除。
C:资本—固定资本,这属于属种关系,C正确。
故本题选C。
5.D
【详解】D:选项是对概念的正确定义的理解,故D入选。
A: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形式之一,也具有抽象性,但前后不具有因果关系,A说法错误。
B:概念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B说法错误。
C:材料体现的随着时代发展概念的发展,而不是人的认识的深化导致的对概念的深化理解,故C排除。
故本题选D。
6.B
【详解】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如图所示信息中A和B是属种关系。
A:湖北与襄阳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属种关系;水果与苹果是属种关系。排除A。
B:比喻是修辞的种,二者是是属种关系;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二者是属种关系。B符合题意。
C:宋体是字体的一种,二者是属种关系;武汉和武昌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是属种关系。排除C。
D:散文是文体的一种,二者是属种关系;红色和白色是反对关系,两个外延不相容。排除D。
故本题选B。
7.B
【详解】①: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重合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中国首都就是北京;故①正确。
②: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真包含或真包含于另一个概念的外延这种关系,外延大的那个概念是属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是种概念。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与南京师范大学,二者不是属种关系;故②错误。
③:矛盾关系是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属于矛盾关系;故③正确。
④: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党员干部和国家公务员不是反对关系。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B
【详解】①: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他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图示表示的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财政政策分为扩张财政政策、紧缩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AB属于反对关系,与图示相符合,①符合题意。
②:矛盾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数属概念中,并且他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属于矛盾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反对关系,③正确。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属于矛盾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9.B
【详解】①:分类的基础是划分,分类是划分的一种特殊形式;①正确.
②:列举也是划分的一种特殊形式,也要遵循划分的基本规则;②错误。
③:一次划分只能采用一个标准,否则就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错误。
④:划分既要了解概念外延间的客观关系,又要遵循划分规则,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0.D
【详解】①:题干图示为属种关系,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是不同的经营主体业态,是全异关系,不是属种关系,①排除。
②:社会保障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优抚等,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形式之一;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之一。因此,两个组合都是属种关系,②正确。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异关系,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分配制度不是属种关系,③排除。
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其中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因此宅基地使用权属于他物权。因此,两个组合都是属种关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D
【详解】①②: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分配,“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二者均属于初次分配,①②排除。
③④:第三次分配是指在道德力量的推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根据第三次分配的概念,“某众筹平台为病人筹集的善款”、“某爱心慈善基金会为灾区捐款捐物”属于第三次分配,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A
【详解】①②:“郑哲敏”和“我国两院院士”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有相同的部分,为相容关系,①入选,②排除。
③④:“郑哲敏”的外延小于“我国两院院士”的外延,属于种属关系,③入选,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3.A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A:北京人中有的在北京工作,有的不在北京工作,在北京工作的人中有的是北京人,有的不是北京人,因此,北京人与在北京工作的人是交叉关系,A错误,但符合题意。
B:全异关系又称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米和分米是全异关系,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在类A和类B中,如果有A是B,有A不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反映这两个类的概念A与B就有交叉关系。女学生中有的是运动员,有的则不是运动员;而女运动员中有的是学生,有的则不是学生。因此,女学生与女运动员的关系是交叉关系,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在概念a和概念b的关系上,如果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那么a和b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属种关系。所有的动物都属于生物,但有的生物不属于动物,因此,生物和动物的关系是属种关系,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可见,图示中M与N为种属关系。
A: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组成,可见社会救助(M)与社会保障(N)是种属关系,A符合题意。
B: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可见基本政治制度(M)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N)是属种关系,B不符合题意。
C: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可见民事诉讼(M)与刑事诉讼(N)是反对关系,C不符合题意。
D: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等,可见抵押权(M)与用益物权(N)是反对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概念的内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对事物“质”的规定性。“国家安全”与“泛化国家安全”,二者本质不同,内涵不同,西方国家把“国家安全”偷换为“泛化国家安全”,实则是搞地区保护主义。
②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质属性的事物范围,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
③运用划分方法明确外延时,要遵循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西方国家“泛化国家安全”
考点考查: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揭穿西方国家“泛化国家安全”的实质。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可联系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应全面科学地把握国家安全的概念。概念的内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对事物“质”的规定性。
关键词②:传统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伴随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进步,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大量非传统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即“总体安全”→可联系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质属性的事物范围,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国家安全外延的认识不断深化。
关键词③:西方某些国家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 “国家安全”为名,肆意加征关税、竭力打压他国企业、大搞技术封锁,在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里,“国家安全”就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可联系运用划分方法明确外延时,要遵循逻辑规则。泛化国家安全的行为逻辑把什么都放在“国家安全”的筐里,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6.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
①“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是”。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
②“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等于”。从概念的外延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从内涵看,“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同的。“白马非马”就是正确命题。
【分析】背景素材:白马非马
考点考查:概念的基本特征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指向“白马非马”,要求调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相关知识,分析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论证,属于说明类试题。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可联系概念的内涵。
有效信息②: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可联系概念的外延。
有效信息③:“白马非马”解释为“白马不等于马”“白马不是马”→可联系论证的正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1)①未明确榜样与偶像两个概念的内通和外延。②推理结构不正确,崇拜偶像不等于把偶像的生活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
(2)①科学思维要力求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对偶像要鉴别真伪和科学评价。②科学思维是要求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的。要分析明星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将追星的意念、热情转化为自己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动力,保持健康的心态。③科学思维要求思维具有创新性。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拜的是那些对事业、对人生执著追求和不断进取的优秀人物,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榜样。
【分析】本题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概念、科学思维等知识点。
【详解】第(1)问,本题考查对逻辑思维的认识,依据材料“他认为偶像的一切就是他自己的人生标杆和心灵寄托,缺失明星就缺失了他自己的生活。”说明未明确榜样与偶像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推理结构不正确,崇拜偶像不等于把偶像的生活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
第(2)问,本题设问指向明确,考查科学思维的认识,从科学思维素养的角度给小王同学提一些合理建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依据材料“小王把影视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平时就喜欢收集明星的海报、贴纸、CD,甚至连一些虚假的“新闻”也收集。”说明小王的做法是错误的,需要辩证的看待明星行为。从科学思维素养的角度体现科学思维要力求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对偶像要鉴别真伪和科学评价。学习明星身上的优点,注重榜样引导体现科学思维是要求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的。要分析明星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将追星的意念、热情转化为自己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动力,保持健康的心态。关注明星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信息,体现科学思维要求思维具有创新性。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拜的是那些对事业、对人生执著追求和不断进取的优秀人物,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榜样。
【点睛】措施类解题技巧:
(1)针对主体找措施。①如果设问中已经明确了具体的行为主体,如国家、党、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文艺创作者等。这时就应该对主体的主要行为详细列举,结合教材中主体的地位、职责、原则、关系以及时政等角度进行分析。措施类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符合角色身份。②当设问没有主体时,应该通过材料阅读,依据材料信息合情合理地添加相关主体。
(2)针对材料找措施。①从材料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中找措施。就是根据相关问题或相关材料的具体内容,搜寻合理的多样化的措施,主要适用于材料信息比较多的题目。此类非选择题一般有两问,第一问要求概括材料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问则要求写出解决措施。作答时,必须先找出材料反映的问题,再一一对应写措施。②从材料中的具体做法中转换措施。材料写的是针对问题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的做法,那么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当然,这种概括总结要用教材专用术语或时政术语表达,实质就是把材料中的做法转换为教材语句即可。相当于搞翻译工作。
(3)针对教材知识原理找措施。你可以看到有些材料只是引出了一个话题,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利用,要求就此话题回答如何做,此时要注意教材是否已经有现成的答案,如果有,就应该认真回归到教材中去找措施,直接按教材知识回答即可,而不能随意乱想。
(4)针对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找措施。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领导一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