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精讲精炼学案(全国通用)第三章 物变态化专题3.5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1.物理观念:观察厨房中常见食物、调味品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的不同物态,多角度形成关于物质基本属性的认识。2.物理思维: 通过烧开水、煮饺子等厨房中的实践探究过程,结合物态变化相关知识进行科学论证,从而对厨房中的相关事例和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3.科学探究: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开放性实验,探究厨房中各种事例所包含的物态变化相关知识,以课前实践、课上交流的方式,完成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的探究过程。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探究学习厨房中的物态变化事例,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倡导学生健康饮食的生活方式。课堂任务1 项目提出——煮饺子课堂任务2 项目分析1.实施目标:①煮熟;②不破皮、不粘连;③用时短。2.影响因素:①锅的种类选择;②火候的把控;③水量的多少;④饺子自身的特点。课堂任务3 项目实施项目一(学习用铁锅把水饺煮熟的过程及其过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1.将铁锅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将饺子放入锅中(慢点放,防止烫伤),此时锅中的水是否沸腾?没有沸腾。这是因为水未达到沸点,此时应通过搅动的方式来防止饺子粘锅及互相粘连。2.盖紧锅盖,约5~10min后,锅中水再次沸腾,锅盖上方腾起的大量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若此时将一饭勺放入锅中静置足够长的时间,溢入勺中的水最终会不会沸腾?不会。这是因为锅中和勺中的水最终都会达到100 ℃,勺中水无法持续吸热。3.舀一勺凉水倒入锅中,搅动、盖好锅盖,等待再次沸腾,重复上述步骤2~3次,就会发现水饺鼓鼓地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饺子馅中的水分发生了汽化。4.若饺子馅为肉馅或速冻水饺,为确保煮熟,可在水沸腾3次后改用小火继续煮3 min左右。项目二(学习用高压锅把水饺煮熟的过程及其过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1.将水倒入高压锅中加热至沸腾(加盖不密封),然后将饺子放入锅中,稍微搅动,加盖密封、加压力阀,继续加热。2.约5min后,压力阀被蒸汽顶起,发出呲呲的声音,关闭燃气灶。此时锅内水温高于100 ℃,这是因为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3.将高压锅搬至水池,浇上冷水让其锅身逐渐冷却,锅内气压逐渐降低”,待压力阀停止喷气后,打压锅盖,发现上面附着大量水珠,这是锅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课堂任务4 展示交流(应该回答下面几个具体问题)1.向其他同学展示你的具体实验情况和结果。①锅的种类,水饺为现包”还是“速冻”的,是荤”还是“素”水饺。②水饺数量,用水量,总用时,破皮的饺子数。2.小组讨论,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整理煮饺子过程中的一些小窍门。①煮饺子用大锅好还是小锅好?为什么?②如何防止将饺子煮破皮?③灌汤水饺是直接将汤灌倒饺子里的吗?查询资料并交流讨论灌汤水饺的汤是如何出现的?易错点:展示交流环节的真实性问题1. 在展示交流中,汇报的数据一定是真实的,不是虚设的;2. 跨学科实践活动必须亲身参与,不能用假大空的数据说话;3. 展示成果时,把课堂任务完成外,也可以把参与活动取得的其他收获汇报出来。【例题】在探索厨房中物态变化这个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老师给同学们的探究项目之一:煮饺子实施目标:①煮熟;②不破皮、不粘连;③用时短。影响因素:①锅的种类选择;②火候的把控;③水量的多少;④饺子自身的特点。项目实施采用两种办法:【办法一】(1)将铁锅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将饺子放入锅中(慢点放,防止烫伤),此时锅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 ,此时应通过 的方式来防止饺子粘锅及互相粘连。(2)盖紧锅盖,约5--10min后,锅中水再次沸腾,锅盖上方腾起的大量白雾是 形成的。若此时将一饭勺放入锅中静置足够长的时间,溢入勺中的水最终会不会沸腾,这是因为 。(3)舀一勺凉水倒入锅中,搅动、盖好锅盖,等待再次沸腾,重复上述步骤2~3次,就会发现水饺鼓鼓地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饺子馅中的水分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4)若饺子馅为肉馅或速冻水饺,为确保煮熟,可在水沸腾3次后改用 (填“大”或“小”)火继续煮3 min左右。【办法二】(1)将水倒入高压锅中加热至沸腾(加盖不密封),然后将饺子放入锅中,稍微搅动,加盖密封、加压力阀,继续加热。(2)约5min后,压力阀被蒸汽顶起,发出呲呲的声音,关闭燃气灶。此时锅内水温 (填“高于”或“低于”)100 ℃,这是因为锅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3)将高压锅搬至水池,浇上冷水让其锅身逐渐冷却,锅内气压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待压力阀停止喷气后,打压锅盖,发现上面附着大量水珠,这是 形成的。【展示交流】(1)向其他同学展示你的具体探究情况和结果。(2)小组讨论,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整理煮饺子过程中的一些小窍门。①煮饺子用大锅好还是小锅好?为什么? 。②如何防止将饺子煮破皮? 。③灌汤水饺是直接将汤灌倒饺子里的吗?查询资料并交流讨论灌汤水饺的汤是如何出现的? 。【答案】见解析【解析】【办法一】(1)水未达到沸点;慢慢搅动或同一方向搅动。(2)水蒸气液化;锅中和勺中的水最终都会达到100 ℃,勺中水无法持续吸热(3)汽化 (4)小【办法二】(2)高于;大于 (3)降低;锅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展示交流】(2)①大锅,因为一是大锅水多,放入饺子后水温下降得少,能更快煮熟;二是饺子上浮后有更多的空间,不易粘连。②用大锅煮,放水多些,多搅动。③不是。将调制好的汤料放在冰箱中冷冻,然后切成小块,包在饺子内,饺子煮熟后,固态汤料熔化变成液态,灌汤水饺中便出现汤。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跨学科实践活动,需要把煮水饺全过程学习好外,也可以设计在野外缺水的环境怎样收集水的有价值的课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1)学习策略建议跨学科实践要紧密结合物理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学习 习惯,提升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A.选择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题。结合当地特点,围绕现实生 活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多学科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挖 掘、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将其改造成跨学科实践的问题或任务。B.合理制订跨学科实践方案。以问题的解决过程为线索设计方 案,将跨学科实践的课题分解为若干驱动性任务,以观察、实验、设 计、制作、调查等方式设计活动,将跨学科实践的课题转化为可操作 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C.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实施跨学科实践。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 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活动的流程和要求,以及所需知识、方法和设备 等;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活动。引导学 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 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D.重视活动成果的呈现和交流。注重活动总结,以设计作品、制作模型、撰写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成果。根据物化形式的特点,组织 开展成果展览、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的交流活动。(2)情境素材建议“跨学科实践”主题的情境素材很丰富,如与日常生活议题、实 践操作、社会发展热点等有关的素材均可选择。下面侧重提出与日常 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相关的情境素材建议。A.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素材:观察和体验人在活动或劳动过程中的 杠杆模型,从具体事例分析省力杠杆和省距离杠杆,尝试综合运用多 学科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举办“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挑战赛”,以自 行车为研究对象,确定挑战赛规则,通过趣味比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综合解决问题。B.与工程实践相关的素材:举办关于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作品展 览;举办“简易滑翔机制作比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理、 绘制设计图、选用材料、制作样机,进行比赛;了解水火箭的原理、 结构、材料等,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水火箭。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素材:设计一个节能环保小屋,思考如何在 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能源,从地理 位置、气候、成本等方面讨论每种能源利用的可行性,尝试制作节能 环保小屋模型;举办“新材料研制与应用报告会”,小组合作收集和 整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与答辩。(满分100分,答题时间30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1.(30分)请将六种物态变化及相应的吸放热情况正确填写在图中的括号中。【答案】如图所示:【解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为凝华。这个过程需要放热;(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为升华,这个过程需要吸热;(3)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为熔化,这个过程需要吸热;(4)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为凝固,这个过程需要放热;(5)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为汽化,这个过程需要吸热。2.(30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明了很多保存食物的方法,请结合物态变化相关知识解释下列事例中所包含的原理。①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能防止菜窖中的蔬菜被冻坏,是因为 。②放在冰箱中的食物用保鲜膜包裹是为了防止 。③夏天,将剩饭菜用纱布袋罩住并将纱布末端浸在水中,置于通风处,可防止饭菜因气温过高而很快变质,这是因为 。④在真空低温环境中制作的脱水蔬菜可以长期保存不会变质,在真空低温状态下,更容易通过 的方式去除蔬菜中的水分。⑤包好的饺子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存放一个月后,拿出煮熟仍新鲜如初,此过程中水饺中的水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答案】①水凝固放热②食物中的水汽化(蒸发)③加快水的蒸发吸热,产生致冷效果,有助于食物保鲜④升华⑤先凝固后熔化【解析】①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结冰凝固放热,蔬菜吸热温度升高,能防止菜窖中的蔬菜被冻坏。②放在冰箱中的食物用保鲜膜包裹控制食物表面空气流动,防止了食物中的水汽化(蒸发)。③夏天,将剩饭菜用纱布袋罩住并将纱布末端浸在水中,置于通风处,可防止饭菜因气温过高而很快变质,这是因为加快水的蒸发吸热,产生致冷效果,有助于食物保鲜。④在真空低温环境中制作的脱水蔬菜可以长期保存不会变质,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为升华。在真空低温状态下,更容易通过升华的方式去除蔬菜中的水分。⑤包好的饺子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存放一个月后,拿出煮熟仍新鲜如初,此过程中水饺中的水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3. (40分)根据你在厨房观察妈妈煮水饺的过程,谈谈怎样煮水饺科学好吃?【解答】煮饺子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 首先,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开启大火将水烧开。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饺子在煮的过程中能够均匀受热, 避免粘锅或破裂。 (2)下饺子: 当水烧开后, 将饺子轻轻下入锅中。 为了避免饺子粘在一起或粘锅, 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或者大葱尖,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饺子粘连, 还能让饺子皮更加筋道。 (3)搅拌: 用勺子沿着锅边轻轻搅动, 目的是防止饺子粘锅或相互粘连。 这一步非常重要, 因为如果饺子粘在一起, 它们将无法均匀受热, 可能导致部分饺子熟得不均匀或破裂。 (4)加水: 当水再次烧开时, 需要加入适量的凉水。 对于肉馅饺子, 通常需要加三次水; 而对于素馅饺子, 加两次水即可。 加水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水温, 使饺子能够缓慢加热至熟, 避免外熟内生的情况发生。(5)煮熟: 经过几次加水和煮沸后, 饺子会逐渐浮到水面, 并且膨胀变大。 当所有的饺子都浮起来并且膨胀时, 说明它们已经煮熟了。 此时可以关火, 将饺子捞出。 (6)享用: 将煮熟的饺子捞出后,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调料进行调味, 然后就可以享用美味的饺子了。 通过上述步骤, 可以确保煮出的饺子不仅美味可口, 而且形状完整, 不会出现粘连或破裂的情况。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知识解读易错警示示注意!典例精讲明确考向向方法总结思维进阶课节精练达标培优模拟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精讲精炼学案(全国通用)第三章 物变态化专题3.5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1.物理观念:观察厨房中常见食物、调味品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的不同物态,多角度形成关于物质基本属性的认识。2.物理思维: 通过烧开水、煮饺子等厨房中的实践探究过程,结合物态变化相关知识进行科学论证,从而对厨房中的相关事例和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3.科学探究: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开放性实验,探究厨房中各种事例所包含的物态变化相关知识,以课前实践、课上交流的方式,完成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的探究过程。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探究学习厨房中的物态变化事例,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倡导学生健康饮食的生活方式。课堂任务1 项目提出——煮饺子课堂任务2 项目分析1.实施目标:①煮熟;②不破皮、不粘连;③用时短。2.影响因素:①锅的种类选择;②火候的把控;③水量的多少;④饺子自身的特点。课堂任务3 项目实施项目一(学习用铁锅把水饺煮熟的过程及其过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1.将铁锅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将饺子放入锅中(慢点放,防止烫伤),此时锅中的水是否沸腾?没有沸腾。这是因为水未达到沸点,此时应通过搅动的方式来防止饺子粘锅及互相粘连。2.盖紧锅盖,约5~10min后,锅中水再次沸腾,锅盖上方腾起的大量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若此时将一饭勺放入锅中静置足够长的时间,溢入勺中的水最终会不会沸腾?不会。这是因为锅中和勺中的水最终都会达到100 ℃,勺中水无法持续吸热。3.舀一勺凉水倒入锅中,搅动、盖好锅盖,等待再次沸腾,重复上述步骤2~3次,就会发现水饺鼓鼓地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饺子馅中的水分发生了汽化。4.若饺子馅为肉馅或速冻水饺,为确保煮熟,可在水沸腾3次后改用小火继续煮3 min左右。项目二(学习用高压锅把水饺煮熟的过程及其过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1.将水倒入高压锅中加热至沸腾(加盖不密封),然后将饺子放入锅中,稍微搅动,加盖密封、加压力阀,继续加热。2.约5min后,压力阀被蒸汽顶起,发出呲呲的声音,关闭燃气灶。此时锅内水温高于100 ℃,这是因为锅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3.将高压锅搬至水池,浇上冷水让其锅身逐渐冷却,锅内气压逐渐降低”,待压力阀停止喷气后,打压锅盖,发现上面附着大量水珠,这是锅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课堂任务4 展示交流(应该回答下面几个具体问题)1.向其他同学展示你的具体实验情况和结果。①锅的种类,水饺为现包”还是“速冻”的,是荤”还是“素”水饺。②水饺数量,用水量,总用时,破皮的饺子数。2.小组讨论,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整理煮饺子过程中的一些小窍门。①煮饺子用大锅好还是小锅好?为什么?②如何防止将饺子煮破皮?③灌汤水饺是直接将汤灌倒饺子里的吗?查询资料并交流讨论灌汤水饺的汤是如何出现的?易错点:展示交流环节的真实性问题1. 在展示交流中,汇报的数据一定是真实的,不是虚设的;2. 跨学科实践活动必须亲身参与,不能用假大空的数据说话;3. 展示成果时,把课堂任务完成外,也可以把参与活动取得的其他收获汇报出来。【例题】在探索厨房中物态变化这个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老师给同学们的探究项目之一:煮饺子实施目标:①煮熟;②不破皮、不粘连;③用时短。影响因素:①锅的种类选择;②火候的把控;③水量的多少;④饺子自身的特点。项目实施采用两种办法:【办法一】(1)将铁锅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将饺子放入锅中(慢点放,防止烫伤),此时锅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 ,此时应通过 的方式来防止饺子粘锅及互相粘连。(2)盖紧锅盖,约5--10min后,锅中水再次沸腾,锅盖上方腾起的大量白雾是 形成的。若此时将一饭勺放入锅中静置足够长的时间,溢入勺中的水最终会不会沸腾,这是因为 。(3)舀一勺凉水倒入锅中,搅动、盖好锅盖,等待再次沸腾,重复上述步骤2~3次,就会发现水饺鼓鼓地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饺子馅中的水分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4)若饺子馅为肉馅或速冻水饺,为确保煮熟,可在水沸腾3次后改用 (填“大”或“小”)火继续煮3 min左右。【办法二】(1)将水倒入高压锅中加热至沸腾(加盖不密封),然后将饺子放入锅中,稍微搅动,加盖密封、加压力阀,继续加热。(2)约5min后,压力阀被蒸汽顶起,发出呲呲的声音,关闭燃气灶。此时锅内水温 (填“高于”或“低于”)100 ℃,这是因为锅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3)将高压锅搬至水池,浇上冷水让其锅身逐渐冷却,锅内气压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待压力阀停止喷气后,打压锅盖,发现上面附着大量水珠,这是 形成的。【展示交流】(1)向其他同学展示你的具体探究情况和结果。(2)小组讨论,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整理煮饺子过程中的一些小窍门。①煮饺子用大锅好还是小锅好?为什么? 。②如何防止将饺子煮破皮? 。③灌汤水饺是直接将汤灌倒饺子里的吗?查询资料并交流讨论灌汤水饺的汤是如何出现的? 。【答案】见解析【解析】【办法一】(1)水未达到沸点;慢慢搅动或同一方向搅动。(2)水蒸气液化;锅中和勺中的水最终都会达到100 ℃,勺中水无法持续吸热(3)汽化 (4)小【办法二】(2)高于;大于 (3)降低;锅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展示交流】(2)①大锅,因为一是大锅水多,放入饺子后水温下降得少,能更快煮熟;二是饺子上浮后有更多的空间,不易粘连。②用大锅煮,放水多些,多搅动。③不是。将调制好的汤料放在冰箱中冷冻,然后切成小块,包在饺子内,饺子煮熟后,固态汤料熔化变成液态,灌汤水饺中便出现汤。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跨学科实践活动,需要把煮水饺全过程学习好外,也可以设计在野外缺水的环境怎样收集水的有价值的课题。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1)学习策略建议跨学科实践要紧密结合物理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学习 习惯,提升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A.选择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题。结合当地特点,围绕现实生 活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多学科角度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挖 掘、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将其改造成跨学科实践的问题或任务。B.合理制订跨学科实践方案。以问题的解决过程为线索设计方 案,将跨学科实践的课题分解为若干驱动性任务,以观察、实验、设 计、制作、调查等方式设计活动,将跨学科实践的课题转化为可操作 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C.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实施跨学科实践。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 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活动的流程和要求,以及所需知识、方法和设备 等;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活动。引导学 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 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D.重视活动成果的呈现和交流。注重活动总结,以设计作品、制作模型、撰写报告等多种形式呈现成果。根据物化形式的特点,组织 开展成果展览、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的交流活动。(2)情境素材建议“跨学科实践”主题的情境素材很丰富,如与日常生活议题、实 践操作、社会发展热点等有关的素材均可选择。下面侧重提出与日常 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相关的情境素材建议。A.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素材:观察和体验人在活动或劳动过程中的 杠杆模型,从具体事例分析省力杠杆和省距离杠杆,尝试综合运用多 学科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举办“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挑战赛”,以自 行车为研究对象,确定挑战赛规则,通过趣味比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综合解决问题。B.与工程实践相关的素材:举办关于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作品展 览;举办“简易滑翔机制作比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理、 绘制设计图、选用材料、制作样机,进行比赛;了解水火箭的原理、 结构、材料等,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水火箭。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素材:设计一个节能环保小屋,思考如何在 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能源,从地理 位置、气候、成本等方面讨论每种能源利用的可行性,尝试制作节能 环保小屋模型;举办“新材料研制与应用报告会”,小组合作收集和 整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与答辩。(满分100分,答题时间30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1.(30分)请将六种物态变化及相应的吸放热情况正确填写在图中的括号中。2.(30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明了很多保存食物的方法,请结合物态变化相关知识解释下列事例中所包含的原理。①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能防止菜窖中的蔬菜被冻坏,是因为 。②放在冰箱中的食物用保鲜膜包裹是为了防止 。③夏天,将剩饭菜用纱布袋罩住并将纱布末端浸在水中,置于通风处,可防止饭菜因气温过高而很快变质,这是因为 。④在真空低温环境中制作的脱水蔬菜可以长期保存不会变质,在真空低温状态下,更容易通过 的方式去除蔬菜中的水分。⑤包好的饺子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存放一个月后,拿出煮熟仍新鲜如初,此过程中水饺中的水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 (40分)根据你在厨房观察妈妈煮水饺的过程,谈谈怎样煮水饺科学好吃?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知识解读易错警示示注意!典例精讲明确考向向方法总结思维进阶课节精练达标培优模拟演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3.5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原卷版) .doc 专题3.5 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解析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