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单元 大胆的想象【单元内容】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单元语文要素有二:一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二是“发挥想象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神奇有趣的想象故事,这些故事中的想象大胆、奇特,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宇宙的另一边》大胆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一个世界,而且是这一边的倒影,想象神奇有趣。《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两篇课文的课后题都是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走进奇妙有趣的想象世界;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说出自己的想象故事。“交流平台”对如何大胆想象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让学生知道大胆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与景象。接下来对两篇精读课文中有趣的想象进行了梳理回顾,提示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别的事物或者根据特点展开想象,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思路,鼓动学生去尝试进行大胆奇特的想象。“初试身手”安排了两个激发想象的体验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奇特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手指画”练习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涂涂画画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提供两个故事开头,让宇生投花锅写故事。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是两篇富有童趣的故事,以旁批和课后思考题的形式,提示学生展开想象的角度:可以顺着事物的特点想象,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单元最后安排习作“奇妙的想象”,让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写一篇想象习作,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综合运用。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展开大胆想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想象故事。【单元目标】1.认识本单元生字词,会写本单元生字词。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想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3.能画出想象中的事物,能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4.能借助多种方法展开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并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学习情境】学生喜欢想象,但是要写好想象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学时,要让学生比较普通事物与文章中想象事物的不同,从而明白从哪些方面去想象。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想象文本内容间的联系,关注文章内部的思路与逻辑,而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教学时,要注意各项内容之问的关联与整合,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初试身手”环节的手指画和续写故事进行两次练习,尝试大胆想象。习作例文的语言比较浅显,结构比较简单,内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模仿,是学生习作的范例。进行单元习作指导时可以借助习作例文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习其中的一些表达方法,也可以在习作讲评阶段利用例文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单元设计思路】单元情境:神奇想象师任务一:我学大师来想象活动1学习《宇宙的另一边》活动2 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任务二:小试牛刀我想象活动1 手指画/续编故事活动2 学习《尾巴它有一只猫》任务三:我是神奇想象师活动1 学习《一支铅笔的梦想》活动2 习作神奇想象师 我学大师来想象 学习《宇宙的另一边》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小试牛刀我想象 手指画/续编故事学习《尾巴它有一只猫》我是神奇想象师 学习《一支铅笔的梦想》习作神奇想象师——任务一:我学大师来想象活动一:学习《宇宙的另一边》教学目标: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12个字,会写“宇宙、星空”等10个词语。2.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3.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视频:这就是宇宙,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宇宙吗?2.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宇宙的另一边,3.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宇宙遨游吧!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秘密?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2.检查生字词:出示词语,指导朗读,理解。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引导交流:“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2.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浩瀚”是什么意思?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结:看着浩瀚的宇宙,“我”有无限的想象,这一自然段为下文想象的宇宙另一边作铺垫。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秘密”是什么意思?你有秘密吗?(2)课文中星光告诉“我”一个什么秘密?4.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会有些什么呢?在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一直重复出现,是哪个词?为什么这个词会反复出现?四、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导学习3-5自然段。(1)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语,思考:课文围绕“倒影”,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2)引导交流:宇宙的另一边有另一个“我”,夏天下雪,太阳西起,石头开花……小结:在“我”的想象中,宇宙的另一边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反。2.指导学习6-9自然段。(1)提出要求:默读第6-9自然段,说说作者有关数学的奇特想象有哪些。(2)指导交流,朗读体会。①教师提出问题:宇宙另一边他们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冲”——加法快乐)②乘法是奇妙的。出示课文中的诗句和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生机勃勃场景。(乘法奇妙)3.作者把宇宙的另一边想象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小结: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的这一边恰恰相反,即反着想。4.指导学习10自然段。引导:思绪是什么意思?“我”的思绪正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是谁的声音响起?过渡:语文老师一下子就将“我”从想象的世界拉回了现实。被拉回现实的“我”难免有些尴尬,所以决定将知道的告诉大家。5.学习11-12自然段。(1)引导交流:“我”告诉了大家什么?(2)小结:这样写作,想象奇特。(3)学生大胆想象练写:如果想写关于水的习作,该怎么写呢?6.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小结:到了晚上“我”还要趴在窗台上看浩瀚的星空,照应了开头,写出了“我”对于宇宙另一边的留恋与不舍。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指导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2.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3.学生练写,教师随机指导。第2课时一、谈话导入,回顾课文1.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走进了想象的世界,学习了课文,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了想象的奇妙。2.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是什么?3.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吧。二、用自己的话说课文写了宇宙哪些秘密1.出示要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另一个世界的哪些秘密?2.指导交流,明确要求。“用自己的话说”是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语言。3.出示第3自然段。教师示范表述。4.启发思考:你发现“用自己的话说说”有什么秘诀呢?5.指导练说。(1)教师引导:课文还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其他秘密,请选择一个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2)学生同桌练说。(3)教师指名学生说,师生评价。三、交流想象,宇宙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1.提出问题: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2.教师指名学生说给大家听,师生评价。3.小结: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能概括这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能像作者一样,永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的成长!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1.结构梳理2.拓展延伸,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小王子》。3.布置作业:仿照《宇宙的另一边》,写一篇属于你自己的想象的小作文,要新奇、有趣,有自己的想法。活动二: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认识“痒、鳄”等6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教学重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教学难点: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新课: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2.过渡:可有一位小朋友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出示词语:痒痒的 鳄鱼 丁零 香肠 糖醋 馋猫 形状 抬头 巧妙 丁零 麻烦 继续教师指名读,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指导概括主要内容。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1-4自然段,说说“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引导:这是“我”的心里活动。我正玩得开心,不想被人打扰。写出了小孩子贪玩的个性。2.指导品读,把握情感变化。品读这段话,你能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吗?师生交流:“真希望”感受到了作者的渴望,“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感受到了作者的奇怪,“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感受到了作者的惊讶。教师小结:作者的情感由渴望到奇怪再到惊讶。四、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事情?学生默读课文第5-11自然段,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2.学习长满鸟窝部分。(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板书:长出各种形状的鸟窝(2)引导:“风一吹,他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这一句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上鸟窝在风中摇摆的情景。(3)播放风声音频,学生看图想象,风一吹各种各样的鸟窝是怎样跳舞的?小结:风一来,各种鸟窝都跳起舞来了,这真是太奇妙了。真是充满了想象力呀!(4)仿照文中冒号的作用,写一句话。3.学习住满朋友部分。(出示课件15)(1)“我”想请哪些动物住在树上的鸟窝里?板书:请来许多动物(2)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小动物们是怎样进窝的?(3)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还有一个人也来了,你们知道是谁吗?4.学习妈妈来了部分。(1)妈妈的到来,“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2)追问:妈妈来了之后,做了什么?教师板书:带来很多好吃的 请小动物一起吃(3)引导:妈妈把带来的零食分给小动物们吃,它们吃的真是津津有味呀!你们知道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吗?(4)学生活动:想象一下,它们会边吃边说些什么?5.学习“我”被发现了部分。(出示课件20)(1)是什么声音?是“我”肚子发出的“咕噜噜……”声,“我”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了。(2)“咕噜噜……”说明“我”很饿了。想着家里的糖醋排骨,“我”直流口水,可是小动物们却不知道水珠是什么。请你们来告诉它们水珠是什么?板书:“我”馋得直流口水(4)树流口水真有意思,妈妈看到了做了什么?(5)教师出示21自然段,学生齐读。①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教师板书:我被发现了 妈妈发现了我的秘密②学生讨论:如果是你,此时此刻,你会和妈妈说什么?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指导仔细观察。2.学生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3.教师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4.学生练写,教师随机指导。第 2 课时一、阅读,感悟想象的神奇谈话导入,激发阅读的兴趣师:同学们,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PPT1)你们就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小天才!这节课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再次走进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跟着英英踏上奇妙的变身之旅。阅读交流,感受想象的奇妙轻声读课文,用画出你觉得有意思、很神奇的语句,多读几遍,感受想象的奇妙之处。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预设1:变成树很神奇预设2:感受长鸟窝的神奇预设3:鸟窝形状奇特,会跳舞预设4:住户很神奇预设5:住的方式很神奇预设6:妈妈住进鸟窝,分食物给小动物吃预设7:小动物的猜测很有趣二、发现明白想象的途径1.内容整理,对比归类大家刚才交流了这么多有意思的地方,有没有发现其实它们可以分成两类哦。预设:一类写事物的特点,一类写发生的趣事。2.聚焦特点,发现想象途径我们先聚焦第一类内容,(出示表格)请你把想象中的树与现实中的树作对比,你发现想象中的树都有哪些特点?特 点 现实中的树 我变成的树生 长 长叶子,长果子 长鸟窝住 户 住小鸟 住小动物,住人入住方式 用力攀爬 轻轻一跳或轻轻一爬归纳小结:那看来,从不同的方面、把原来事物的特点加以变化是想象的好办法哦!你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越大胆越有趣。3.聚焦趣事,发现想象途径我们再聚焦第二部分内容,关注小动物们的猜测,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归纳小结:是的,联系生活,关注事物相似的特点,也是想象的一种途径哦。4.依据课文,迁移思考:比如:刚才妈妈分零食,引得我肚子咕噜噜的叫,这叫声会引起怎样的猜测呢?5.梳理并完成板书:以后,我们可以像这样变换事物的特点进行想象,也可以像这样联系生活根据事物的相似特点想象。想象,就像这棵大树,虽然枝繁叶茂,但是并不杂乱,有章可循。三、表达,创造想象的世界明白了想象的方法。那怎样写,才能让文章更有趣呢?我们依旧回到文章,先来比较两组句子①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②我心里想着,就真的变成了一棵树!(1)比较句子,品味不同(2)朗读品味,加强感受小组赛读,读出变化的过程(3)依据魔法变身卡,迁移练习:课前我们都拿到了魔法变身卡,这不,老师也准备填写了一个,谁来帮帮我,让我的变化更神奇一些呢?(出示句式)我真希望自己变成一朵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心里想着,就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朵云!生生互评:说说你欣赏的地方归纳小结:读读书上的语言,再对比自己的语言,自然就学会表达了。2. ①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②我变的树上会长鸟窝!(1)比较句子,品味不同(2)朗读品味,加强感受读出轻松活泼,卖关子的感觉。(3)依据魔法变身卡,迁移练习:针对老师的魔法变身卡,仿照课文语言卖个关子来表达。你猜,我变成了什么样的云?当然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对-------对了,是________!3.比较情节:比较完句子,我们再来比较下情节。女生读生活中发生的事,男生读想象故事中发生的事,看看有什么发现。生活 故事人饿了,肚子会咕噜噜叫 树饿了,肚子会咕噜噜叫人馋了,会流口水 树馋了,会流口水妈妈为了逗引我吃饭,把食物分给周围的小朋友 妈妈为了逗引我吃饭,把食物分给周围的小动物...... ......(1)梳理对比,寻找共性留口水的,但故事中却会,生活中妈妈只能把零食分给人,但是故事中却可以分给小动物。(2)归纳总结,发现想象途径是的,许多故事都来源于生活。但它们又略有不同。相同让大家觉得合理,不同又让大家感觉新奇有趣。(3)依据魔法变身卡,迁移想象那么,我这朵在天空中散步的云遇到冷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这不,有一天,我正在天空自由自在的散步,突然,一阵冷风吹来,我不仅打了个冷战,身子一紧,呀我变成了五彩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下来.......归纳小结:瞧,就这样,我们写写自己有什么愿望,写写自己是怎么变化的,变化后有什么特点,再加上变化后的趣事,就是一篇很棒的想象作文啦!4.观察心愿卡,感受篇章结构:归纳小结:瞧!就这样,我们像作者一样先写写自己变身的过程,再写写变身后的特点和变化后的趣事,就是一篇有关变身的文章,多么简单又有趣。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下?现在请你展开奇思妙想,完成这张“想象”魔法卡,你就随心所欲,通往你所向往的世界。来吧,开始行动!四、再阅读,燃烧想象思维的火苗推荐阅读同类作品:(《卡夫卡变虫记》《月亮的味道》《云朵面包》。小结:我相信读完这三本书,你会真正的理解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你会真正地明白为什么列宁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神奇想象师——任务二:小试牛刀我想象活动一:手指画/续编故事教学目标:1.能从习作例文中学习运用想象编故事的方法。2.能围绕话题,陈述自己想象的事物和事情。3.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教学重点:能从习作例文中学习运用想象编故事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围绕话题,陈述自己想象的事物和事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想象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在宇宙的另一边,我会变成风,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越高;我会变成一棵树,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在想象的世界里,瞌睡虫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小牧童被风吹到了颠倒村……2.出示习作例文题目:今天我们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畅游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二、出示题目,体验想象1.教师引导思考:想象的世界里还会发生什么呢?请看这些有趣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2.教师出示《最好玩的国王》示例:有一个小土豆去环游世界,在旅途中,它帮助了小蚂蚁和兔姐姐,做了许多好事,交到了好朋友……三、故事引导,拓展思路怎样大胆想象,实现美好愿望呢?请看一支小铅笔的梦想故事。板书:一只小铅笔的梦想2.出示表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师生交流反馈。小结,板书:大胆想象2.关注想象,启发思考。(1)铅笔为什么把自己想象成花朵、伞、豆角、丝瓜、船篙、木筏、撑杆、标枪呢?引导学生关注旁批、插图。相机板书:合理想象3.引导思考:作者是怎样讲述故事的?(1)学生交流讨论。(2)小结:从第2自然段开始,一直到第6自然段,每段的模式是相同的。因此我们确定作者运用了反复结构编故事。教师板书:反复结构四、大胆想象,创编故事1.大胆想象,创编故事。(1)提出任务:同学们选择一个题目和同桌一起编一个故事吧!出示题目:《小树的心思》《手罢工啦》。(2)教师小提示:①小树的心思是什么?心思实现了没有?怎样实现的?②手为什么罢工?手罢工后,主人公的生活受了什么影响?(3)学生分享,师生点评。2.大胆想象,体验奇妙经历。(1)教师故事引导:有一棵小土豆,它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终于不用待在泥土里,而是被装在菜篮子里,它可以滚来滚去了,想象它会怎样滚呢?(2)示例:小土豆装了一个可以让自己滚来滚去的小马达。只要按一下快滚键,小土豆就能迅速滚动,就算是道路坎坷不平,它也能轻松地滚过去,身上一点儿也不疼;只要按一下慢滚键,它就能一边滚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好惬意啊!(3)教师小结:通过大胆想象,小土豆终于实现了美好愿望。神奇想象师——任务三:我是神奇想象师活动一:学习《一支铅笔的梦想》五、阅读指导,分析想象1.有一条尾巴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这太可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例文,分析这条尾巴它是怎么想的。板书:尾巴它有一只猫2.读读短文,找一找小尾巴是怎样想象的?3.尾巴为什么说它有一只猫呢?4.本来是尾巴跟着猫跑,现在却是尾巴骑着猫跑,这样的想象合理吗?这是一种怎样的想象?板书:逆向想象5.出示相关段落: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呢?”6.小结:“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呢?”像这样反方向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真是让人恍然大悟般的想象啊!7.引导想象:“尾巴它有一只猫”“喜欢睡觉的风”……你还想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展开想象说一说吧!(1)学生小组练说交流。(2)学生反馈,师生点评。神奇想象师——任务三:我是神奇想象师活动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目标:1.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2.能欣赏同伴们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教学重点: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教学难点:能欣赏同伴们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 1 课时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1.提问导入新课:你知道有哪些事物不存在,是人们用想象创造的吗?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想象创造的事物图片。2.出示习作话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王国,畅游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奇妙与神奇吧!出示课题并板书:奇妙的想象二、指导审题,梳理方法1.出示课文内容,指导审题。(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小结: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就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2)光有题目还不够,请同学们看到下面这几段话,读一读,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2.回顾课文,梳理想象的方法。(1)想象是本次作文的关键,大家都有哪些想象的方法呢?(2)师生交流反馈。(3)教师小结想象创作的方法,板书:时空转换 将人物化 将物人化 反转视角3.交流想象注意事项。(1)引导思考:想象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2)以《一只铅笔的梦想》为例思考。(3)小结:想象是有依据的想象,作文是有中心的作文。三、分析题目,感受方法1.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书中所给题目的“想象之法”。2.分析《贪玩的小水滴》:该怎么写贪玩的小水滴这个故事呢?小结:将小水滴人化,在玩的过程中成长。分析《水果们的音乐会》:水果们的音乐会是怎么样的呢?有哪些水果来参加了?小结:将水果人化,写出音乐会的过程和结果。4.分析《小树的心思》。:小树有哪些心思,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呢?小结:将物人化写出小树的忧愁、烦恼或愿望。5.分析《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星星为什么躲在草丛里?小结:将物人化写出星星的躲藏时的心理状态。6.分析《手罢工啦》:手能做好多事情,但是手罢工了好多事情就做不了了。小结:突破常规通过无手的不便,写出手的作用。7.分析《滚来滚去的土豆》:土豆是蔬菜,是球形的,土豆在走路。小结:将物人化写出小土豆滚来滚去的经历。8.分析《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假设情景写出人类冬眠带来的利与弊。四、运用方法,大胆想象1.通过书上的例子我们知道了如何发挥想象了,下面小组内相互出题,磨炼想象的技能。2.我们该如何有序地展开想象呢?一起看看课文的方法。3.写想象作文,要善用比喻和夸张,下面我们来练一练:如果手掌、眼睛或者头发等可以变成世界上的一种事物,你会想象它变成什么呢?来说一说吧。出示段落,学生齐读。引导:铅笔第五个梦想是跑到运动场上,我们可以另选一个环境,看看铅笔可以像什么,写出第六个梦想。五、提纲提炼,完成习作1.讲解列提纲的方法和要求。(1)胸有成竹,才能文思泉涌。我们下面来列一下写作提纲。谁知道列提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吗?(2)教师出示习作提纲要求:①我选的题目是什么?②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有哪些可以浮想联翩的内容?③打算使用哪些想象方法?④我想突出的中心主题是什么?⑤有哪些出人意料的创造性想象?2.运用方法,列提纲。接下来,我们就用上刚刚学到的方法和要求,一起来写写提纲吧!(1)给《小树的心思》列提纲。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小树有什么心思,再和同学们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写。(2)给《手罢工啦》列提纲。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手罢工后的情景,再和同学们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写。3.提纲列好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写一写你的想象故事吧!第 2 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大胆想象,写下了奇妙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交流习作,修改习作,让我们的想象更大胆、故事更奇妙。二、例文赏析,优点借鉴1.例文引路。(1)教师出示例文《手罢工啦》(2)同桌交流习作例文是如何进行大胆想象的。(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4)小结:习作时,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神态描写,这样我们的想象就能具体生动。老师还带来了一篇例文,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下。2.例文欣赏。(1)教师出示例文《小树的心思》。(2)找出小树有哪些心思,例文有哪些优点。(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4)总评:小作者用拟人的方式,从树的视角,写出了一个童话寓言。写出了小树渴望和人的交流,写出了小树不想被砍掉的心理,并通过小麻雀的遭遇写出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的弊端。小作者娓娓道来,读来亲切,也引发读者的思考。3.优点借鉴:刚刚我们学习的例文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