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掌握由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联系生活感受,理解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
3.结合观察自然景观,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图表资料及相关视频资料,运用综合思维,理解气压带、风带及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图表、微课及文本等资料,从区域认知的角度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
【预习新知】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自学静悟】读课本P54
1、结合第二节所学内容,填写各个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温度:冷/热 湿度:干/湿)。
①赤道低气压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信风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副热带高气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盛行西风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副极地低气压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极地东风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极地高气压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压带对气候的总体影响
地区 气流运动方向 气候特征 案例
低气压带控制区 盛行_________气流,水汽容易凝结,_________丰富, 气候_________ 赤道地区全年受_________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_________气候
高气压带控制区 暖高压控制 盛行_________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_________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_________气候
冷高压控制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受极地高压带控制,终年严寒干燥,形成极地气候
【课堂探究1】读课本P54案例---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1、结合材料,回答亚马孙平原地区受什么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该气压带中心气流状况(上升、下沉)?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2、结合课本P57图3.20,说出与亚马孙平原气候类型相同的还有哪些主要分布区?
3、分析亚马孙平原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4、该气候区自然景观的显著特征(主要回答植被)?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自学静悟】
1、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风带的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案例
从低纬度 流向高纬度 气温由_______变_______,水汽容易凝结,降水_______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 _______气候
从海洋 吹向陆地 水汽_______,降水_______
从高纬度 流向低纬度 气温由_______变_______,水汽不易凝结,降水_______ 南、北回归线附近有些地区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_______气候
从陆地 吹向海洋 水汽_______,降水_______
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1)单一气压带与气候
气压带 气流运动 气流性质 气候类型
赤道低压带 上升 湿润 热带雨林气候
副热带高压带 下沉 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
副极地低压带 上升 湿润 —
极地高压带 下沉 干燥 冰原气候
(2)单一风带与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3)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与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之间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4)季风环流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
②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2)海陆因素
①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气温日(年)较差 大 小
降水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不均匀 均匀
降水量 少 多
②海陆位置与降水
盛行风由沿海吹向内陆时,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温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冷海热,夏季陆热海冷。
(3)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直接影响降水,大气环流是多种气候形成的直接因素。
(4)地形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大地形区常形成低温区,如青藏高原
高大的山地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如安第斯山脉
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效应,降水少
山脉的位置影响气候的分布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地区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高大地形对冷空气具有阻挡作用,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三角洲冬季气温高于珠江三角洲
背风坡的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
盆地、谷地气温较高
(5)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沿岸寒流有关,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等。
(6)其他因素
①冰层的反射率:如南极地区。
②人类活动:如城市化(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植树造林、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气候与自然景观
(1)热带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少雨,形成荒漠景观。
(2)我国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1.判断正误。
(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2)我国南方的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3)热带草原地区的动物会随着季节迁徙,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2.非洲热带稀树草原一片翠绿,斑马、长颈鹿等草食动物迁回草原,肉食动物也尾随而来。这是因为这里( )
A.受赤道低压控制,湿季到来    B.受信风控制,干季到来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季到来 D.受西风影响,湿季到来
答案 A
解析 非洲热带稀树草原一片翠绿、物种繁多的季节为当地的湿季,此时,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3.撒哈拉沙漠地区,自然景观为热带荒漠,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简述两地同在回归线附近但景观差异明显的原因。
提示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形成了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从而出现热带荒漠景观;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季风环流控制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从而形成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巩固训练】
某年12月,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救援俄罗斯客船途中因遭遇暴风雪而被困南极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导致“雪龙号”遭遇暴风雪的直接原因是( )
A.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 B.极地东南风带强劲
C.极地高压下沉气流强烈 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
也门索科特拉岛上有一种独特树种,树液或树脂呈深红色,类似血液,因此被称为龙血树,其枝叶上翘,树冠茂密,像一把雨伞(图1)。图2为当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2】龙血树的奇特形态,可以( )
A.适应湿热的气候特点 B.收集雨水,减少蒸腾
C.增加接受光照的面积 D.抵御强烈的风沙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多年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高山地带
【小题2】导致A、B两层气温垂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成分 B.海拔 C.气象条件 D.纬度
下图为M岛自然带分布范围图,图中为两种自然带的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M岛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苔藓和地衣 D.草原
【小题2】M岛上Ⅰ、Ⅱ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海陆位置
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③→④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基础是热量
C.③与⑤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也不同
D.②地附近山脉北侧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下列关于甲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热带,终年高温多雨
B.所属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冬季风
D.其南部大洋夏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2001—2017年平均月积雪覆盖面积、山麓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脉12月积雪面积较前后两月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强 B.地温高 C.风速大 D.降水少
【小题2】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A.祁连山 B.长白山 C.南岭 D.武夷山
下图示意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气压带名称为(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常年受图中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3】受图中风带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明显的旱雨季
C.气温年较差大 D.冬季温和湿润
柑橘原产于中国,在 15 世纪被葡萄牙人带到地中海沿岸栽培。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 23~31℃ ,低于 13℃ 和高于 37℃ 停止生长,年降水量以 1200~2000mm 为宜。伊比利亚半岛是世界主要柑橘分布区之一,集中分布在西班牙东部地中海沿岸。读伊比利亚半岛年降水量分布及西班牙柑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降水量( )
A.南北差异主要与地形有关
B.东西差异主要与海陆位置有关
C.冬夏差异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
D.闭合区低于周边地区,与地形有关
【小题2】图中柑橘分布区,柑橘( )
A.品质优良,自然原因最主要得益于夏季热量丰富
B.生长过程中最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长季雨量太过丰沛
C.分布呈条带状,东西扩展主要受地形影响
D.上市时间南早北迟主要受市场制约
下图甲为南美洲气候分布图,图乙为某地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乙中气候特征,对应图甲中类型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小题2】有关③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季时间和①气候雨季时间相同
B.成因为受气压和带风带交替控制
C.狭长分布是因为沿岸有寒流流经
D.自然植被为落叶林,叶片为纸质
【小题3】导致⑤和④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500m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 )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小题2】图示高空西风( )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参考答案
1.
答 案
解 析
2.
答 案
解 析
3.
答 案
解 析
4.
答 案
解 析
5.
答 案
解 析
6.
答 案
解 析
7.
答 案
解 析
8.
答 案
解 析
9.
答 案
解 析
10.
答 案
解 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