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小 小 的 船
同学们,学习这一课要掌握:
1.会认读11个生字。会写“月、儿、头、里、见”5个生字,认识偏旁“舟、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
3.能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并能大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之旅开始了,相信自己,试一试吧。
读文识字
1.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画出下面的生字,并认一认。
chuán ér liǎnɡ tóu ( https: / / hanyu. / s wd=%E5%A4%B4&ptype=zici ) zài lǐ kàn jiàn ( https: / / hanyu. / s wd=%E8%A7%81&ptype=zici ) shǎn xīnɡ ( https: / / hanyu. / s wd=%E6%98%9F&ptype=zici )lán ( https: / / hanyu. / s wd=%E8%93%9D&ptype=zici )
船 儿 两 头 在 里 看 见 闪 星 蓝
我会写生字
2.相信你会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我会组词说句子    
3.例:月——月亮——夜晚,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中。
儿—     —                    。
头—     —                    。
里—     —                    。
见—     —                    。
理解感悟
4.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     像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闪闪的     和蓝蓝的     ,表达了作者对夜空的喜爱和向往。
读一读,背一背
5.再读课文,读出韵律美,争取背下来。
我会说
船    小小的船
月儿                 
星星                
天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会认字,会写“月、儿、头、里、见”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发挥想象,体会晴朗夜空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1个会认字,会写“月、儿、头、里、见”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趣味猜谜,激发兴趣。
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学生猜)
2.夜晚是美丽的,因为有可爱的星星和迷人的月亮。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会发现每天晚上的月亮是不同的,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月亮的变化
3.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圆圆的月亮像玉盘,圆圆的月亮还像什么 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
二、情境导入,入情入境。
1.看课文插图。请同学认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月亮船就在天空中飘哇飘!同学们,想不想上去坐坐 让我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
2.放歌曲《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一下。(学生可以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
3.学生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师小结:太美了,太令人陶醉了,叶圣陶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小的船》。
三、理解课题。
1.“船”字谁会读 谁还想读 大家一起读。你们都见过哪些船
2.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 (小小的、很轻、很可爱……)
3.多可爱的一只小船,让我们来轻轻地读课题。
四、初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到文章中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要仔细听好每一个字哟。
1.师范读。
  (过渡语: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 那我们自己来读一读。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或请教同学、老师。)
2.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
3.挑战读。
①谁愿意来读读儿歌 (读完后其他同学评价。)
②谁向他(她)挑战
4.齐读儿歌。
5.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五、认读生字。
  (过渡语:读得真好。连淘气的字宝宝都待不住了,它们也跟着跳出了课文,变成了一颗颗小星星,跑到这儿来了。现在,我们来做摘星星的游戏。每颗星星后面都有一个字,谁读对了,星星就跟谁回家。)
1.做摘星星的游戏。这时上来做游戏的学生可以带同学读,也可以当小老师考考同学,也可就读音方面给同学提个醒。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和这些字宝宝交上了朋友,我相信,不用拼音朋友的帮忙,你们也一定能认识它们,对吧 )
2.开火车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学生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4.你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说一句话
5.齐读生字卡片。
六、学写生字。
1.学生说说这四个字的笔顺。
2.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在书写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教师范写。
4.学生书写。
5.同桌互相交换欣赏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写的字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当小老师指出对方的缺点。
6.教师检查、点评。
七、布置作业。
把自己看到的或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板书设计】
5 小小的船
船 儿 两 头 在 里 看 见 闪 星 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激趣导入。
游戏:摘星星。
师出示课件,每个星星里藏着一个词语,要求学生能迅速正确地读出。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学会有节奏地朗读。
1.师:小朋友喜欢听歌吗 下面老师就请大家来听一首歌曲。课件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师: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了,老师有个疑问,“小小的船”是什么样的船,是不是真的船
师出示图片,让孩子们对比小船和月儿。
2.范读课文。
师:老师看出来了,小朋友很喜欢这首儿歌,对吗 老师也喜欢读,你们愿意听我读课文吗
老师读得好听吗 为什么 (因为有节奏)
让孩子们在书上画出节奏。大家看着自己的课本,自己试着有节奏地朗读,开始吧。指名朗读,纠正。
去掉斜线,去掉拼音,有节奏地读。
3.认识叠音词,体会叠音词的作用。
课件: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
师:“弯弯的”这儿用了两个“弯”字,“弯弯的月儿”,你们觉得这月儿怎么样 (引导体会语感)“弯的月儿”“弯弯的月儿”(板书)比比看,哪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师:“弯弯的”表示很弯,弯得很可爱,谁能再举个例子
(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桥)
师:那么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呢
学生:这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师:(板书)
弯的月儿 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小朋友们读一读,比一比。
师:说得很好。小的船、小小的船,意思一样。但你觉得哪一种更可爱呢
师:那我们再来有节奏地读一遍课文吧。(齐读)
三、说话训练。
1.师:现在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当中加上一个什么字,就可以把这两个事物联系起来
(加一个“像”字。就是“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齐读)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板书:教师画出弯弯的月儿)
2.师:为什么课文里没有说弯弯的月儿像香蕉 像眉毛
引导孩子联系文章背景来想,如:蓝蓝的夜空像(大海),弯弯的月儿像(海水中的一只小船)……
师:现在谁能把月儿读成弯弯的 把小船读成尖尖的 把星星读成闪闪的 (指名朗读。)
3.照样子做说话训练:(分小组讨论,要求每组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有层次有梯度地选择题目,安排代表发言)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圆圆的西瓜像(   ),
细细的柳条像(   ),
洁白的云朵像(   ),
(   )的(   )像(    )。
4.激发孩子的想象并能说出来。
  请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我坐在小小的船里,
看见了(   )(   )。
我坐在小小的船里,
想到了(   )(   )。
(我看见许多星星向我眨眼睛。我还看见蓝蓝的天。)
5.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会看见什么 想到什么 (课件出示相应画面)
四、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里,我们认识了叠音词的妙处,学会了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还坐在了弯弯的月儿上一齐欣赏了美丽的夜空。
五、师生互动表演课文。
  孩子们,为了表达我们对这首儿歌的喜爱之情,为了表达我们对这首儿歌的作者叶圣陶老爷爷的敬爱之情,就让我们再次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翩翩起舞吧!
六、课外作业。
1.观察月亮的形状,看看月亮在每个月里是怎样变化的。
2.我是小画家:完成绘画《美丽的夜空》。
【板书设计】
5 小小的船
弯的月儿   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教学反思】
示例:我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以说说、读读、唱唱、演演、画画为讲这节课的主要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面对“美丽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整堂课孩子们始终处于激奋状态,让人感受到课堂上处处流淌着灵性、悟性与人性。
低年级的识字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反复认读中加深学生印象,达到识记目的。本课生字采用猜一猜的方式,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如:两人坐在土上,(坐)。一人进了门,(闪)。八张口,(只)。生在日下排,(星),等等。
【相关链接】
天蓝蓝,星闪闪
天蓝蓝,星闪闪,
月儿弯弯像小船。
我们全家船上坐,
高高兴兴游蓝天。
天蓝蓝,星闪闪,
月儿弯弯像弓箭。
我用金弓射猛兽,
救下小兔好朋友。
天蓝蓝,星闪闪,
月亮电话两头尖。
我在家里打电话,
天上的孩子可听见
天蓝蓝,星闪闪,
月亮弯弯像秋千。
我想坐在月亮上,
荡来荡去赛天仙。
天蓝蓝,星闪闪,
月儿弯弯像笑脸。
我要飞到月亮旁,
问她为啥笑一晚。
6 影 子
同学们,学习这一课要掌握:
1.认识11个会认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偏旁“犭、女、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学习之旅开始了,相信自己,试一试吧。
读文识字
1.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一认。
yǐnɡ ( https: / / hanyu. / s wd=%E5%BD%B1&ptype=zici ) qián chánɡ ( https: / / hanyu. / s wd=%E5%B8%B8&ptype=zici ) hēi ( https: / / hanyu. / s wd=%E9%BB%91&ptype=zici ) ɡǒu zuǒ ( https: / / hanyu. / s wd=%E5%B7%A6&ptype=zici ) yòu ( https: / / hanyu. / s wd=%E5%8F%B3&ptype=zici )tā hǎo pénɡ yǒu
影 前 常 黑 狗 左 右 它 好 朋 友
我会写生字
2.相信你会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我会组词说句子
3.例:在——正在——小鸟正在枝头唱歌。
我——     ——            。
左——     ——            。
右——     ——            。
好——     ——            。
课文理解
4.全文介绍了“影子”和“我”总是形影不离,说明影子是我们的          。
读一读,背一背
5.再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读出韵律美,争取背下来。
我会说
6.和同桌说一说: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    ,我的右面是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在、我、左、右、好”5个字。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会认字,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学会写“在、我、左、右、好”5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来猜一猜。
看着是我不是我,我去踩它它不躲。一举一动都像我,我走哪里它跟着。(谜底:影子) 
相机板书:6 影子
(1)读课题。注意“子”的轻声读法和“影”的读音。
(2)请生来读。如果读对,就请他来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如果读错了,就请其他小朋友来纠正他。
(3)再次齐读课题。
2.学习“影”字。
(1)太阳底下有一位叫景景的小朋友,旁边跟着他的影子。“彡”就是他的影子,指导学生认识“彡”。
(2)用“影”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每位同学借助拼音来读一读课文,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就拿笔圈出来,多读几次。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都读好了吗 那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1)自己尝试拼读。
(2)开火车拼读。
(读对的就请其他小朋友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读错了就相机指导、纠正。)
(3)出示另一张已归类好的生字课件,让学生找出规律。
第一行:“常”“朋”是后鼻音字。
第二行:“狗、右、有”韵母都是ou。
第三行:“前”是前鼻音字。
(4)识字游戏:连一连,将生字与其相应的音节连线。
3.教字形、拓词。
(1)认识方位词“前、后、左、右”。
老师说:“影子在前。”你们说:“影子在后。”
(2)联系实际认识这些词语。
师:你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哪个同学
生回答。
教学意图:本环节的教学,在于引导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引申到生活中去,这样学到的知识更加扎实,更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应用。
(3)认识几个偏旁。
狗:认识反犬旁。
好:认识“女”字旁。这样的字还有“她、姑、妇、娘”等。
朋:认识“月”字旁。
(4)去拼音让学生开火车认读。
4.将生字宝宝送回到课文中,把字音读准确。
三、指导写字。
1.学生仔细观察“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认识笔画,跟着老师一起书写。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书写。
5.观察“我、好”,这里面有什么笔画我们没学过
师示范,并说出书写口诀。
生书写两次。
6.学生观察,发现:你觉得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哪一笔最容易写错
7.师范写,生书写,齐说书写口诀。
8.写一写,比一比。
生练习书写。
师巡视。(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写完后,小组同学间互评,指出不足,选出写得好的在全班展示。)
四、作业布置。
1.认读本课的生字5次,并口头组词。
2.在田字格中练写“在、我、左、右、好”。
3.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板书设计】
6 影子
影 前 常 黑 狗
左 右 它 好 朋 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内容。
2.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3.通过对“影子”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识字写字初步掌握了一些生字宝宝,这节课我再来看看大家认字的情况。
(出示课件)(黑狗、朋友、好)
2.分一、二、三组齐读,分男女生读。(既复习生字,又复习方位词)表扬坐姿棒、读得好的同学。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大家都会认读生字宝宝了,课文肯定读得也不错,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觉得影子有趣吗 找找你认为文中描写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师生交流第一小节,体会影子的可爱。
(1)指名读。
师:刚才发现几个同学很会学习,把找到的句子画上横线,又读了一遍。我要把这次读的机会给他。你觉得影子有趣吗 说说为什么。其他同学指着书,我们听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读)“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2)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师适时指出优缺点。
(3)“就像一条小黑狗”,谁能读得更好。
  指名某个学生,问问他打算怎么读,大家还能帮他想想好主意,让他读得更棒吗
预设:
生1:声音响亮,又美。
生2:“小黑狗”读得慢一点,轻柔一些,把影子的可爱读出来。
师:那好,有了大家的这些主意,你一定可以读得更好了!试一试吧!我也从他的朗读中感觉到影子太可爱了。
(4)还有谁再来试试 你也来读读,感受这影子的可爱吧!
预设: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好像小黑狗的影子就仿佛来到我们身边了,让老师都感觉到这影子太可爱了。
全班一起来读一读吧!
(5)质疑问难。
师:对这些有趣的现象,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
ɑ.说影子像小花狗或小黑猪行不行
b.为什么是“常常”不是“天天”呢 谁知道 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
生:因为影子是黑色的。
生:因为影子总跟着主人跑前跑后,就像自己养的可爱的小狗。
生:因为觉得影子有意思,而且很可爱。所以不像小黑猪。
生:“常常”是指经常而不是指天天,因为雨天或阴天就没有影子啦。
师:那谁能用“常常”来说句话
3.学习第二小节有趣的地方。
(1)师:那第二节有没有有趣的地方呢
指名回答:“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其他同学听,看谁听得最认真。
师生共同评价,说出觉得有趣的理由。
(2)预设:
生说有趣的理由:因为有了影子,就像有了一个新朋友了。
(3)谁来再读读这一句 你觉得自己读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要把影子当成好朋友来读,读出喜欢的语气。读得轻一点,柔一点,还要注意停顿。
分男女生读。师生评议。
4.互读,质疑。
(1)还有谁想读 可以读给同桌听,在读之前,我有个小建议:同桌之间一个同学读时另一个同学伸手指着认真听。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读得好的就可以向他学习。
(2)读了课文,对这些有趣的现象,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生问: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 一会儿在后 一会儿在左 一会儿在右
师答:因为影子最害羞,它总要躲在与光线相反的方向。如果太阳在这个方向,那我们的影子就在那个方向。(师用手指示范几种情况)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请一个人来当我的影子,大家看影子站的位置对不对,好吗 其他同学读:“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观察同学做得对不对,如若失败则换另一人上台游戏。学生评议。
5.做游戏,体会影子的方位。
游戏要求:一人拿手电筒(当作太阳),另一人拿一个瓶子(当作自己),拿手电筒的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来对瓶子进行照射。通过游戏得出结论,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后、左、右。
6.指导说话。
我的前面是          ,
我的后面是          ,
我的左面是          ,
我的右面是          。
7.你能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句背下来吗 试试。生练习。指名背诵。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做游戏发现、了解了这么多知识。下课后你们可以再做一做踩影子的游戏或者和家长玩一玩手影游戏。
【板书设计】
6 影子
前 后   像小黑狗
左 右   是好朋友
【教学反思】
  示例: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
  1.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通过让学生质疑,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善于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现实生活情景,使学生见景生情,在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主动发展。
【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两 件 宝
  同学们,学习这一课要掌握: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会、工、也、又、才”5个生字,认识禾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它们能做什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学习之旅开始了,相信自己,试一试吧。
读文识字
1.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一认。
liǎnɡ jiàn zuò ɡōnɡ bàn bú dào chuànɡ zào
两 件 做 工 办 不 到 创 造
我会写生字
2. 相信你会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我会组词说句子
3.例:工——工作——爸爸每天工作很辛苦。
才——      ——               。
说一说
4.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它们能做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会、工、也、又、才”5个生字,认识禾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它们能做什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说一说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它们能做什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会、工、也、又、才”5个生字,认识禾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两则谜语,聪明的你们动动脑筋,猜一猜吧!
①摇钱树,两枝杈,每个杈上五个芽,常摇常开金银花,要吃要穿全靠它。
②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
③学生猜谜,揭晓谜底,分别是手和大脑。
2.板书课题,读课题。
师:双手和大脑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两件宝”。齐读课题,学习生字“件”。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全文。
2.请同学们借助你们的拼音朋友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认识生字。师:这些生字你认识了吗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得是否正确,读正确了你就跟着他读一遍,读错了,你就帮他纠正一下。
4.带拼音读。
5.去拼音读。
6.读词语。
7.认识部首“禾字旁”。拓展带有“禾字旁”的字。
三、指导书写。
师:词语会读了,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需要写的字。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想想怎样写好这些字。
1.学生观察,师生交流。(结合课件)
①会:撇捺书写要舒展,注意撇折书写要端正。
②工:第一笔横要稍短些,第二笔横相对较长,是长横,注意笔画占格位置。
③也:第一笔横折钩,横向右上稍倾斜,竖弯钩要舒展,字形要端正。
④又:撇捺书写要舒展,收笔在同一高度。
⑤才:注意第三笔是撇,要与“寸”区分。
2.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3.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幻灯片展示,师生评价,纠正完善。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字词难不倒大家,谁想接受老师的读课文挑战?
1.学生读课文,师生评价。
2.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让学生畅谈收获,师生一起梳理出文中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3.质疑问难:读了课文后,你还有疑问吗
4.学生尝试提问题,师生合作解答。
【板书设计】
7 两件宝
两件 做工 办不到 创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它们能做什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课文并学习了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字卡上的词语。
1. 指名读词,读准字音。
2. 指名朗读课文,回顾全文。
2、理解文本。
1.朗读课文。
①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请同学分别来读一读。
②指名分句读课文。
③你知道人的两件宝是什么吗?它们都有什么用处?
④学生结合课文回答。
2.自由表达。
①我们的双手用处可大了,请同学们说一说,双手都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
②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用双手做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老师用手( ),医生用手( ),警察用手( )。
③大脑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
3. 拓展思考。
①这两件宝用处都这么大,如果我们做事只用它们中的一个,可不可以呢?为什么?
②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用动作演示。
三、感悟“创造”。
1.通过同学们的表达和演示我们知道了,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事情也是做不了。那同学们,我们的手和脑该怎样使用才好呢?课文中已经给出我们答案了。
2.学生读课文: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3.讲“创造”小故事,体会手脑并用的好处。
4.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四、指导背诵。
1.让我们用这篇课文,时刻提醒自己,要动手又动脑,做一个聪明好学、乐于创造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篇课文吧。
2.给出背诵提示:人有  , 和 。 会 , 会 。 不用 ,事情 。 不用 , 。 又用 ,才能 。
3.去提示背诵。
五、布置作业。
  下课后,再好好地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7 两件宝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教学反思】
示例:上课之初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次进行朗读,通过朗读领悟课文内容,充分发挥读书的作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课文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手、脑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其次,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背诵,给学生一定的背诵支架,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做到熟读成诵,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相关链接】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爱迪生
语文园地七
  同学们,进入语文园地要掌握:
1.通过介绍家人,认识更多的汉字。
2.会写“爸”“妈”两个字,书写笔顺正确。
3.学会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亅”“ 乚”等。
4.认识“日”字旁、“女”字旁的字。
5.朗读儿歌,认识方向。
6.背诵《日积月累》。
7.会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谈。
8.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亮》,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之旅开始了,相信自己,试一试吧。
识字加油站
1.你能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吗 试着读一读吧!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叔叔 姑姑 爸爸 妈妈 舅舅 姨妈  
爷爷 奶奶 姥爷 姥姥
我的发现
2.仔细观察“爸”“妈”两个字的书写笔顺,学写这两个字。
字词句运用
3.在田字格内书写时,要注意竖钩、竖折和斜钩的起笔、顿笔。
4.仔细读这两组汉字,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明 晚 昨 时  妈 姐 妹 奶

5.读儿歌,感受正确的方向。
日积月累
6.先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争取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再读几遍,最后背下来,赶快行动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口语交际
7.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在具体情境中想一想,试一试。
和大人一起读
8.读一读《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想一想: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教学要求】
1.通过介绍家人,认识更多的汉字。
2.会写“爸”“妈”两个字,能够按照笔顺规范书写。
3.学会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亅”“ 乚”等笔顺。
4.掌握偏旁为“日”和“女”的汉字。
5.朗读并背诵儿歌,感受方向。
6.背诵《日积月累》。
7.结合生活情境,会用适当的音量与人交谈。
8.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亮》,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在田字格内书写时,注意竖钩、竖折和斜钩的写法。
2.背诵《日积月累》。
【教学难点】
认识汉字的规律,书写汉字。
【教学准备】
1.田字格。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通过介绍家人,认识更多的汉字。
2.会写“爸”“妈”两个字,能够按照笔顺规范书写。
3.学会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亅”“ 乚”等笔顺。
4.掌握偏旁为“日”和“女”的汉字。
5.朗读儿歌,正确认识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块儿进入语文园地七,看看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里,我们可以收获哪些知识。
二、识字加油站。
1.结合课件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而和谐的家庭里,家里有严厉的爸爸、温柔的妈妈、慈祥的爷爷奶奶等。下面,谁能说一说你的家人
2.小组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在课堂上回答。
3.结合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表示家人的词语。
4.交流收获。
①你认识了哪些汉字
②用这些表示家人的词语说一句话。
③说一说你有哪些家人,并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读一读。
5.世界上最爱我们的,就要数爸爸妈妈了,让我们一起举起小手,学习写一写“爸”“妈”这两个字吧。
①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②仔细观察老师范写这两个字,跟老师书写,学习书写笔顺。
③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两个字。
3、字词句运用
(一)比一比,写一写。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八个字,看一看怎样才能把这8个字书写规范、美观。
1.仔细观察,看一看每组字有怎样的特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归纳:
①“了”和“才”,竖钩书写有不同,“了”中是弯钩,“才”中的竖钩是直直的。
②“云”和“山”,要注意撇折和竖折的写法,撇折要倾斜且快速出锋,竖折的竖短、折长。
③“儿”和“四”,“儿”是竖弯钩,书写要舒展;“四”是竖弯,没有钩。
④“我”和“心”,“我”的斜钩要稍长些,“心”的卧钩像个勺子,三个点均匀分布。
2.看老师在黑板上范写这八个字,同学们跟着书写。
①注意笔顺和写字姿势。
②写完后同桌互评,在写得好的字上画一颗小星星。
3.小结:在书写汉字时,既要注意笔顺,又要把每一笔写好,这样写出的字才会正确、美观。
(二)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做归纳。
①“日”字旁的字大都和时间有关。
②“女”字旁的字大都和女性有关。
(三)读一读,背一背。
1.听老师范读儿歌,听准字音。
2.自读儿歌,不认识的字拼读拼音识记。
3.看图,理解儿歌。
①理清面朝方向与东南西北的关系。
②做一做,认识方向。
③拓展练习,如果面朝其他方向,东南西北是否也有变化?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爸 了 才 云 山 日:时间
妈 儿 四 我 心 女:女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记谚语。
2.知道用适当的音量与人交流。
3.阅读《猴子捞月亮》,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汉字,认识汉字是说话、阅读的基础,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汉字,继续在语文园地里收获知识吧!
二、日积月累。
1.老师示范。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谚语。
2.出示句子。
①教师范读。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范读一到两遍,读出节奏,感染学生。
②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句子读正确,可以自由读,可以同桌互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③教师抽查。
④学生评议,纠正字音。
3.感悟意思。
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老师简要讲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三、口语交际。
1.说话是一门学问,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说话的音量也应有所不同。看图片,这几位小朋友在哪里?正在做什么?
2.思考:他们在不同的情况下,说话的音量一样吗?为什么?
3.创设场景练习说话。
4.总结:给大家讲故事、宣布事情时,说话声音要大一点,让别人能够听清楚;在安静的公共场所或私人交谈时,说话声音要小一些,不影响他人。
四、阅读《猴子捞月亮》。
1.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相机指导读准字音。
2.学生展示读,师生互评,说一说他读的好在哪里。
3.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①猜猜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②月亮为什么捞不上来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示例:为了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成,在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用游戏的方法学习汉字,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贯穿始终,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一年级学生的记忆力较好,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用观察、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汉字特点。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说话练习,收效较好。
【相关链接】
八 字 格 言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