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八上·定海期末)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B.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D.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判断。【解答】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正确;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澄清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B错误;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上层和下层的密度一样大,故D错误。故选A。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泥水【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解答】A. 矿泉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B. 牛奶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C.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D. 泥水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1)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2)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情况下,水为溶剂。【解答】① 碘酒溶液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剂是酒精;② 糖水溶液是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③ 70%的酒精溶液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④ 稀硫酸是硫酸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故答案为:D。4.(2023八上·滨江期中)用“o”表示蔗糖分子(水分子没有画出)。下面能表示常温下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时,蔗糖分子的分散情况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断。【解答】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而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即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因此蔗糖分子在溶液中均匀分布,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5.(2022八上·临海期末)临海传统小吃麦虾,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虾、面粉、鸡蛋、油、食盐、白萝卜丝、卤牛肉丝、香菇等,上述食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油 C.食盐 D.香菇【答案】C【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注意区分溶液、悬浊液、胶体。【解答】A.面粉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B.油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故B错误;C.食盐溶于水可以形成溶液,故C正确;D.香菇与水不相溶,故D错误。故答案为:C。6.(2020八上·西湖期末)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分析判断。【解答】A.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故A错误;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也就是溶液,故B错误;C.水就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C错误;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D正确。故选D。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和组成分析判断。【解答】A.蒸馏水就是均一、稳定和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A错误;B.只有在水中可溶的物质才能分数到水中形成溶液,故B错误;C.泥水中的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因此二者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D正确。故选D。8.溶液与浊液最本质的区别是( )A.稳定性不同 B.分散质的状态不同C.分散程度不同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答案】D【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析。【解答】悬浊液中的小颗粒和乳浊液中的小液滴都是由许多分子的集合而成的分子集合体,而溶液中的溶质则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着的,所以,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答案为:D。9.(2024八上·临海期末)“美林”是一款儿童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摇匀后服用。“美林”属于( )A.溶液 B.乳浊液 C.悬浊液 D.纯净物【答案】C【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解答】“美林”是为儿童开发设计的一款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摇匀后服用,因此“美林”属于悬浊液。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10.(2022八上·定海期末)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肥皂水中,肥皂是溶质,水是溶剂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A、根据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分析;B、根据有些物质难溶于水分析;C、根据肥皂属于混合物分析;D、根据水是常用溶剂分析。【解答】A、 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 有些物质分散到水中不会形成溶液 ,不符合题意;C、 肥皂是混合物,肥皂水中,溶质是肥皂的一些主要成分,水是溶剂 ,不符合题意;D、 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符合题意;故选D。11.(2020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那么能恒温蒸发析出固体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答案】D【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1)(4)根据浮沉条件判断;(2)以水为例分析;(3)不饱和溶液也可以恒温蒸发得到晶体。【解答】A.空心铁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时,它才会漂浮在水面上,故A错误;B.水就是均一、稳定的,但它不是溶液,而是纯净物,故B错误;C.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变成饱和溶液,然后才会结晶析出固体,故C错误;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故D正确。故选D。12.(2023八上·杭州期中)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A、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故A正确;B、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应该从零开始,故B正确;C、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D、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13.(2023八上·义乌月考)日常生活离不开溶液,医学上也是一样。75%的酒精溶液,其溶质是 ;2%的碘酒溶液,其溶剂是 。(均填物质名称)【答案】酒精;酒精【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解答。【解答】75%的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其溶质是酒精;2%的碘酒溶液,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14.(2023八上·义乌月考)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白酒中的溶剂是 。(2)a克氯化钠放入b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c克溶液,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1)水(2)a+b≥c【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解析】【分析】(1)由水和其它物质组成的溶液,则水为溶剂;(2)可从完全溶解和有剩余两个角度分析。【解答】(1)白酒中的溶剂是水;(2)如果氯化钠全部溶解,那么溶质质量为a,溶剂质量为b,则溶液质量c=a+b;如果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那么溶质质量故答案为: a+b≥c 。15.(2023八上·杭州期中)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⑤肥皂水,⑥泥水,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2)它们都属于 。【答案】(1)①⑧⑨;②④⑥;③⑤⑦(2)混合物【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属于溶液的是食盐水、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碘酒;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所以属于悬浊液的是钡餐、血液、泥水;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所以属于乳浊液的是牛奶、肥皂水、色拉油分散在水中;故属于溶液的是:①⑧⑨;属于悬浊液的是:②④⑥;于乳浊液的是:③⑤⑦;(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三、实验探究题16.(2022八上·义乌月考)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1)【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生活用品有: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仪器任选.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 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2)【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图:实验目的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体温变化变化情况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操作过程实验目的: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操作过程: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3)小珂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溶液温度变化的情况,请你说一说小珂同学的理由是: 。【答案】(1)①⑤(2)用玻璃棒搅拌(3)未测量水的初始温度【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2)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解答;(3)溶液温度的变化量等于放入物质溶解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只有测量出溶解前水的初始温度和溶解后水的终末温度,才能比较温度的变化量大小。【解答】(1)①氯化钠可溶于水形成溶液;②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③蒸馏水和水为同一种物质,二者混合后根本不是混合物;④冰块和水也是同种物质,二者混合不是混合物;⑤蔗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则能够形成溶液的是①⑤。(2)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不能用于搅拌液体,应改正为:用玻璃棒搅拌;(3)小珂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溶液温度变化的情况,理由是:未测量水的初始温度。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八上·定海期末)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B.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的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D.溶液上层的密度小,下层的密度大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 B.牛奶 C.冰水混合物 D.泥水3.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2023八上·滨江期中)用“o”表示蔗糖分子(水分子没有画出)。下面能表示常温下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时,蔗糖分子的分散情况的是( )A. B. C. D.5.(2022八上·临海期末)临海传统小吃麦虾,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虾、面粉、鸡蛋、油、食盐、白萝卜丝、卤牛肉丝、香菇等,上述食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油 C.食盐 D.香菇6.(2020八上·西湖期末)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7.(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8.溶液与浊液最本质的区别是( )A.稳定性不同 B.分散质的状态不同C.分散程度不同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9.(2024八上·临海期末)“美林”是一款儿童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摇匀后服用。“美林”属于( )A.溶液 B.乳浊液 C.悬浊液 D.纯净物10.(2022八上·定海期末)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肥皂水中,肥皂是溶质,水是溶剂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11.(2020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那么能恒温蒸发析出固体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12.(2023八上·杭州期中)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图象错误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13.(2023八上·义乌月考)日常生活离不开溶液,医学上也是一样。75%的酒精溶液,其溶质是 ;2%的碘酒溶液,其溶剂是 。(均填物质名称)14.(2023八上·义乌月考)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白酒中的溶剂是 。(2)a克氯化钠放入b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c克溶液,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15.(2023八上·杭州期中)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⑤肥皂水,⑥泥水,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2)它们都属于 。三、实验探究题16.(2022八上·义乌月考)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1)【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生活用品有: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仪器任选.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 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2)【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图:实验目的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体温变化变化情况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操作过程实验目的: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操作过程: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3)小珂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溶液温度变化的情况,请你说一说小珂同学的理由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判断。【解答】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A正确;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澄清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B错误;C.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C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上层和下层的密度一样大,故D错误。故选A。2.【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解答】A. 矿泉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B. 牛奶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C.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D. 泥水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1)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2)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情况下,水为溶剂。【解答】① 碘酒溶液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剂是酒精;② 糖水溶液是糖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③ 70%的酒精溶液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④ 稀硫酸是硫酸溶于水形成的,溶剂是水;故答案为:D。4.【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断。【解答】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而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即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因此蔗糖分子在溶液中均匀分布,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5.【答案】C【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注意区分溶液、悬浊液、胶体。【解答】A.面粉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B.油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故B错误;C.食盐溶于水可以形成溶液,故C正确;D.香菇与水不相溶,故D错误。故答案为:C。6.【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特点分析判断。【解答】A.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故A错误;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也就是溶液,故B错误;C.水就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C错误;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D正确。故选D。7.【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和组成分析判断。【解答】A.蒸馏水就是均一、稳定和透明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故A错误;B.只有在水中可溶的物质才能分数到水中形成溶液,故B错误;C.泥水中的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因此二者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D正确。故选D。8.【答案】D【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与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析。【解答】悬浊液中的小颗粒和乳浊液中的小液滴都是由许多分子的集合而成的分子集合体,而溶液中的溶质则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着的,所以,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答案为:D。9.【答案】C【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解答】“美林”是为儿童开发设计的一款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放久了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需要摇匀后服用,因此“美林”属于悬浊液。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10.【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A、根据溶液一定是混合物分析;B、根据有些物质难溶于水分析;C、根据肥皂属于混合物分析;D、根据水是常用溶剂分析。【解答】A、 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 有些物质分散到水中不会形成溶液 ,不符合题意;C、 肥皂是混合物,肥皂水中,溶质是肥皂的一些主要成分,水是溶剂 ,不符合题意;D、 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符合题意;故选D。11.【答案】D【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1)(4)根据浮沉条件判断;(2)以水为例分析;(3)不饱和溶液也可以恒温蒸发得到晶体。【解答】A.空心铁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时,它才会漂浮在水面上,故A错误;B.水就是均一、稳定的,但它不是溶液,而是纯净物,故B错误;C.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变成饱和溶液,然后才会结晶析出固体,故C错误;D.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实心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故D正确。故选D。12.【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A、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故A正确;B、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应该从零开始,故B正确;C、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D、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D。13.【答案】酒精;酒精【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解答。【解答】75%的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其溶质是酒精;2%的碘酒溶液,是碘的酒精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14.【答案】(1)水(2)a+b≥c【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解析】【分析】(1)由水和其它物质组成的溶液,则水为溶剂;(2)可从完全溶解和有剩余两个角度分析。【解答】(1)白酒中的溶剂是水;(2)如果氯化钠全部溶解,那么溶质质量为a,溶剂质量为b,则溶液质量c=a+b;如果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那么溶质质量故答案为: a+b≥c 。15.【答案】(1)①⑧⑨;②④⑥;③⑤⑦(2)混合物【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属于溶液的是食盐水、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碘酒;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所以属于悬浊液的是钡餐、血液、泥水;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所以属于乳浊液的是牛奶、肥皂水、色拉油分散在水中;故属于溶液的是:①⑧⑨;属于悬浊液的是:②④⑥;于乳浊液的是:③⑤⑦;(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16.【答案】(1)①⑤(2)用玻璃棒搅拌(3)未测量水的初始温度【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分析】(1)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2)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解答;(3)溶液温度的变化量等于放入物质溶解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只有测量出溶解前水的初始温度和溶解后水的终末温度,才能比较温度的变化量大小。【解答】(1)①氯化钠可溶于水形成溶液;②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③蒸馏水和水为同一种物质,二者混合后根本不是混合物;④冰块和水也是同种物质,二者混合不是混合物;⑤蔗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则能够形成溶液的是①⑤。(2)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不能用于搅拌液体,应改正为:用玻璃棒搅拌;(3)小珂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不能得出溶液温度变化的情况,理由是:未测量水的初始温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