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条件、衰退原因及其转型之路。2..归纳总结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因地制宜的城市发展观。【学习重难点】重点:运用综合思维,通过实例分析,明确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及生命周期、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因及转型发展。难点: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资源型区域的发展条件、衰退原因及其转型之路,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预习新知】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一、资源枯竭型城市1.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共同点(1)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2)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3)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4)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5)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兴起—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转型发展。(1)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资源深度开发, 延长资源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2)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例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 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例1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占可采储量的70% 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几乎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简述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解析:根据材料提示,资源枯竭型城市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占可采储量的70% 以上的城市。说明资源开采量明显减少,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经济效益低下,职工失业人数增加,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和区域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困境: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经济效益低下,职工失业人数增加。对策: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内外经济合作;加大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人口就业。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自学参考1.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2.焦作市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开发条件 具体内容资源条件 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②煤炭资源分布范围广;③煤质优良,是全国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④开采条件好市场条件 ①市场广阔;②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③我国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加交通条件 ①位置适中,焦作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距离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较近,输煤、输电的距离都不远;②交通便利,区内铁路主要有焦柳铁路、新月铁路、郑焦城际铁路等,同时通过区内铁路还可以同京广铁路连在一起水源条件 南临黄河,水源条件较好3.焦作市产业衰退的原因4分析资源型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 成因 影响经济结构单一,多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 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矿产、能源,但也存在过分依赖现象 受技术革命和资源枯竭影响,经济衰退;产生资源、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主要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结构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 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不愿入驻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工业高度集聚,达到过饱和状态 企业效益下降,出现外迁转移焦作市的转型之路(1)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①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②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化工及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2)大力发展旅游业。(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2.焦作市的转型发展措施措 施 具体表现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在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化工及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 1999年,焦作市政府作出“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的重大决策,2001年,着力打造“焦作山水”等旅游品牌,利用独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体影响如下: ①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直接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②优化了投资环境,带动了产业转移和战略重组,工业层次明显提升;③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④促进了社会就业;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所产小麦、玉米品质优良。这里出产的怀药,历史悠久,远销国内外。依托这些农产品,焦作市重点培育优质粮食等农产品品牌,并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双向发力 ①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关闭污染企业,实施“气化焦作”建设;②严格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举措,强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③实施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市、省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双轮驱动”,着力打造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等六大生态带3分析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措施①发展科技。这类地区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产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4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①在改善投资环境中,除了注意加强软、硬件建设外,还应该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提高区域的知名度。②在培育新产业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对原有产业部门的更新改造,减少企业破产、倒闭数量,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③在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应注意原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协调。把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原有传统产业以及区域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上,扬长避短,以求得区域持续稳定的发展。④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注重下岗职工的转业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以适应未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对职工技能的新要求。【巩固训练】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人口约120.9万,市域耕地总面积约为10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47.98%。该市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图为2010—2019年双鸭山市GDP及三大产业比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共同特点的是( )A.失业人口过多,经济发展缓慢B.资源储量不足,产业结构单一C.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D.淡水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小题2】2014年双鸭山市GDP下滑最严重,是由于(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C.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小题3】双鸭山市转型发展亟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②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③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④培养和吸收各产业专业性人才,鼓励技术创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北部,矿产资源丰富,曾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的摇篮。经过50年的开发,随着主要大中型矿山的关闭,白银市也逐渐出现了危机。2009年起白银市开始探索城市转型发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6-2017年间白银市( )A.GDP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B.GDP增速波动上升C.第二产业主导地位增强 D.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小题2】推断白银市城市转型发展采取的措施( )①淘汰产能落后、污染大的工业企业②转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灌溉农业③将传统产业转向高精尖领域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④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阴影地区分布着我国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位于晋、陕、内蒙古交界处。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输出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乌金三角”地区大规模开发露天煤矿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盐碱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地面下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小题2】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A.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B.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C.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D.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是指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绿色植被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有机碳的总量。徐州在煤炭资源开采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徐州陆续关闭了部分煤矿,并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土地填充和修复再利用,成为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下图为徐州某矿区2005—2020年GPP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矿区开始大量关闭煤矿,并进行生态修复的年份最可能是( )A.2007年 B.2011年 C.2015年 D.2020年【小题2】该矿区提高采煤塌陷区GPP的合理措施是将矿区用地转化为( )A.农业用地和湿地 B.住宅用地和林地C.交通用地和草地 D.工业用地和水域河南省焦作市因煤而兴,拥有以煤为基础、较为完善的化学、机械、电力等工业体系。当前,焦作市煤炭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经济转型成为该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该市曾经煤炭资源丰富,从属性上看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A.地域性 B.非可再生性 C.多用性 D.整体性【小题2】焦作市转型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②整治污染,推动新兴工业的布局③加速扩大传统工业的规模④大力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下表反映了我国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资源种类省区 甲 乙 丙 丁新 ★★ ★★★★ ★★★★陕 ★★★★ ★★★ ★★ ★★★川 ★★ ★ ★★★★ ★★★★粤 ★ ★★ ★★★★ ★【小题1】读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甲—天然气、乙—煤炭、丙—水资源、丁—太阳能B.甲—天然气、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煤炭C.甲—煤炭、乙—天然气、丙—水资源、丁—太阳能D.甲—煤炭、乙—太阳能、丙—水资源、丁—天然气【小题2】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为( )A.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二产业B.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C.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D.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在赋煤区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光热系统和太阳能化学转化系统等组成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如图示意我国赋煤区与太阳能总辐射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煤炭与太阳能资源组合最好的赋煤区是( )A.滇藏赋煤区 B.西北赋煤区 C.华北赋煤区 D.华南赋煤区【小题2】在赋煤区构建煤炭+太阳能耦合发展模式的优势有( )①赋煤区基础设施完善②赋煤区土地租金廉价③赋煤区太阳能波动小④赋煤区能源消费量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中国的资源型城市,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后,正面临着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在十大资源型城市中,汹涌澎湃的变革正呼啸而过,留下的或是城市的萧瑟,或是转型的活力。辽宁省抚顺市,这座曾凭借煤炭和石油化工业崛起的城市,正面临着“鹤岗化”的阴霾;而以传统的酿酒工业闻名的四川省泸州市,则通过拥抱多元化经济,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步伐。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不属于泸州市新生动力的是( )A.扩大酿酒规模 B.拓展交通网络C.制造高端装备 D.发展生物医药【小题2】抚顺产业转型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科技投入,积极改造传统工业②控制人口规模,重点发展特色农业③依托资源开采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④产业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提高附加值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大庆 , 别称 “ 油城 ”, 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大庆油田自 1960 年开发建设以来 , 创造过辉煌的历史 , 被誉为 “ 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 ”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 , 大庆油田出现了资源枯竭问题 , 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读大庆市铁路和采油区分布图 ,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大庆成为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A.铁路交通便利 B.国内市场庞大C.石油储量丰富 D.科技力量雄厚【小题2】由于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大庆开始走上转型之路。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A.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新兴产业B.利用技术积累,寻找新的石油产地C.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发展农业D.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集中到中央的收入拨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支出。受资源类型、城市规模、地区经济等因素影响,转移支付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差异较大。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还可能用于( )A.增加行政开支 B.开发商品住房C.治理环境污染 D.扩大资源开采【小题2】转移支付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最好的是( )A.中部大城市 B.东北小城市 C.东部大城市 D.西部小城市【小题3】转移支付对森工类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①产业链不完善②生态破坏严重③地理位置偏僻④经济规模过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