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课型】欣赏教学课【教学内容】通过聆听、感受、思考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讲授重奏、室内乐、小夜曲的概念,感受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教材分析】本课以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为教学素材。小夜曲是莫扎特最喜爱的创作形式之一。在他的13首小夜曲里,以《G大调弦乐小夜曲》最受欢迎,流传最广。作品创作于1787年8月,这首小夜曲原有5个乐章,后来第二乐章总谱丢失,才变成了4个乐章。即使这样作品也不失其完整性。第一乐章:快板,四四拍,用奏鸣曲式写成。前两句是号角性音调,由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雄壮的、对答式的主部主题。它带有那不勒斯风格,轻快、优雅的主部主题表现出传统小夜曲开始乐章的进行曲风格和明朗、流畅的特点。副部主题优美、抒情,有女性的性格。它按照奏鸣曲的法则,出现在D大调上,(G大调的属调)。这个副部主题每一句的后半部都采用跳跃的音型,富于青春的活力。它带有较浓郁的维也纳风格,与那不勒斯风格的主题形成对比。展开部是在主部和副部的素材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只有短短的20小节,里面使用了一些颤音使乐曲显得更加或活泼轻快。再现部除副部主题由属调返回主调外,与呈示部基本相同使整个乐章得到完满的结束。第一乐章的结构图式: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第一至55小节) (第56至75小节) (第76至137小节)【教学目标】1、能参考本单元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说出重奏、室内乐、小夜曲等概念,并能分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2、通过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激发学生能够用唱、律动等形式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并背唱主题音乐I。【教学重点】熟悉作品主题乐段音响,感受乐曲的结构形式。【教学难点】在复听音乐过程中分辨音乐主题,并用各种律动表现音乐主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导入师生问好!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出示课件(莫扎特简介)有谁熟悉他的乐曲吗?哼唱一两句给大家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莫扎特的乐曲,我们把最熟悉的部分哼唱出来。(用熟悉的音乐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播放音乐主题I)大家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吗?(直接引入课题)出示课题: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你觉得它的演奏方式是什么?(弦乐四重奏)重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按不同声部,用乐器同时演奏同一首乐曲,而且每个声部只有一个人演奏一件乐器。什么叫小夜曲?小夜曲是中世纪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体裁形式,是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刚才我们说到了《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弦乐四重奏,既然是重奏为什么又说是小夜曲呢?因为在莫扎特时代流行一种在西欧宫廷和贵族家中演唱、演奏的世俗音乐,叫室内乐。而小夜曲就是室内乐演奏的其中一种形式。(二)初听呈示部的主部主题音乐(1)这句旋律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激昂,有力,震撼)(2)聆听、模唱第一主题,用bong模唱,并让学生分组加以律动,让每一小节强拍部分站立模仿吹小号动作表现出来,感受旋律。(三)出示多媒体曲谱并播放连接部主题音乐。(1)聆听、模唱第二主题,用la哼唱旋律,感受情绪。(2)这句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庄重典雅、热烈、欢快,使人联想到宫廷舞蹈的场面。)音乐开始的节奏很舒展,中间有向下滑动的装饰音,旋律有柔美的线条,尾部节奏富有弹性。音乐情绪庄重典雅、热烈、欢快,使人联想到宫廷舞蹈的场面。(四)聆听呈示部的副部主题音乐(聆听第三主题)当庄重典雅、热烈、欢快的宫廷舞蹈场面出现在你的面前,这时候你觉得音乐会怎样发展?邀请舞伴共舞。学生和老师一起学绅士、淑女的动作随音乐律动。绅士和淑女在经过这么隆重的邀请之后,他们会沉浸在什么样的氛围当中呢?(五)播放第四句旋律。有没有感觉到刚才这句旋律中时不时地有几个小小的跳动?你感觉到欢快的场合了吗 请你把欢快用拍手告诉大家。”(六)播放的完整演奏视频。让学生在每个主题出现的时候用律动表现出来。这四句旋律是《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里最主要的四个主题。反馈与测试:聆听判断,下列哪个作品属于弦乐重奏1、铜管五重奏《威廉退尔序曲》2、交响乐合奏《天空之城》3、弦乐四重奏《孤独的牧羊人》填空: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乐曲是《G大调弦乐小夜曲》,由(奥地利)的作曲家( 莫扎特)创作,所采用的演奏形式是( 弦乐四重奏)。小结:同学们:听莫扎特音乐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这就是“莫扎特效应”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且不去研究莫扎特效应,但是听莫扎特音乐一定能使我们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我们通过音乐与大师们心神交往,感受古典音乐的无穷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