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梨园漫步——唱念做打皆神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感受、音乐欣赏、观看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京剧艺术的表演形式。
2、引导学生运用体验、比较、探究等方法进行京剧表演艺术进行了解、分析和思考,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艺术表演的兴趣。
3、学生初步识别京剧唱腔中的西皮腔,感受京剧表演中“唱”的魅力。学会分辨念白中的韵白与京白。
【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
1、感受京剧表演形式中“唱”的风格,对西皮腔的特点有所了解。
2、区分韵白与京白。
【设计理念】
在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进传统音乐教育的大背景下,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这种京剧艺术形式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有三个难点:体会京剧表演形式,细致品味其中的韵味,产生欣赏、学习的欲望。相对而言,体会表演形式不是很难,品味其中的韵味,产生学习的欲望则要困难一些。《唱念做打皆神奇》的设计正是根据这些难点,创设多种体验、感受、表现唱念做打,让学生用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试一试等感受唱念做打的韵味,在欣赏、表演、分析中加深感受与理解,产生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既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内容,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范唱经典名段激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形声并茂地再现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唱”、“念”、“做”、“打”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既掌握了明晰的京剧常识,又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京剧、感受京剧,体会到京剧离我们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京剧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了解京剧表演
1、提问复习
(1)京剧的行当分为哪四种?
(2)说说旦行的具体分类。
(3)小生和老生在演唱时声音有什么不同?
2、京剧不仅角色行当各色各样,演出内容丰富多彩,服装绚丽多姿,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
【设计意图】本课所教授的《京剧中的唱念做打》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让学生适当回忆上课时学习的相关京剧知识,不仅复习、巩固已学知识,也让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了期待。
二、多样学习,体验京剧表演
(一)听听唱唱感受“唱”的魅力
1、京剧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
2、欣赏《铡美案》选段《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欣赏这段唱腔之后,思考这段唱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或情绪?在音乐上又是如何表现的?
3、欣赏《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思考:你认为这段唱腔有什么特点?
4、知识链接:
西皮: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常用以表现激越、活泼的情绪。
二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常用以表现深沉、平稳的情绪。
设问:刚才欣赏的两段唱段分别属于什么唱腔?
5、“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故而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京剧唱腔的板式决定唱腔的节奏,西皮有原板、慢板、流水、快板、导板、二六和散板。西皮流水曲调流畅,句间紧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上口。
6、演唱《唱脸谱》片段,感受西皮流水的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京剧真的很难学唱,因此,对同学们的学唱要求,不求达到十分,三五分即可,目的在于使同学们通过学唱,能够注意并感受到京剧拖腔的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聆听与模唱,并结合老师的范唱、指导、指挥等手段,来解决学唱的难点。
7、京剧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剧的流派纷呈,它的唱以其绚烂多彩而独具魅力。
出示“四大名旦”,欣赏梅兰芳《霸王别姬》选段。
(二)看看做做感受“做”的美妙
1、在京剧的舞台上,演员的表演经常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假如你是舞台上的演员,在没有任何道具的情况下,你能做一做开门、穿针引线的动作吗?
学生尝试着做动作。
2、欣赏《拾玉镯》片段
问:剧中人物的表演和生活中相比,有何特点?
3、京剧表演动作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和动作。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都要有规范,有章法,都要有舞蹈的韵律,京剧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方式。富有节奏感、艺术性的舞蹈化,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4、观看视频,感受舞台上各种“做”的功夫。
5、学一学,做一做。
学生学习几个京剧的动作,体验“做”的艺术和含蓄。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理解“做”,表现“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做”的知识,感受“做”的特点。
(三)听听辨辨感受“念”的韵味
1、京剧表演中“做”是有别于生活的,那京剧中的说话和生活中是否一样呢?
学生朗读《柜中缘》片段念白:(要求学生在假设舞台表演情境中朗读)
2、欣赏《柜中缘》片段念白,感受京剧念白的特点。
3、介绍京白与韵白
(1)韵白:四声调值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语调,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性。
京白:不含土音的北京方言为标准的念白。突出了北京方言的京腔京味,并加强了它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2)你能分辨剧中女儿与妈妈分别属于什么念白?
4、辨一辨:播放《锁麟囊》选段,说说剧中人物的念白属于什么类型?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师生共同演绎一段念白,融京剧艺术知识讲解和品味“念”的特点为一体,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让学生对“念”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四)赏赏说说感受“打”的精彩
1、打功,也就是武功,包括翻跟头,打荡子、各种舞蹈和高难技巧,如起霸、走边、对枪、下场等。武功也要在规范、自如地掌握武功技巧的同时,以武功来表现人物和剧情。
2、介绍“毯子功”“把子功”
毯子功:翻、跃、腾、扑等各种技艺,难度大、技术复杂。
把子功:传统的武戏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
3、欣赏《三岔口》片段,感受和区分“毯子功”和“把子功”。
【设计意图】针对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体验京剧武打技艺,又要加深学生对武打功夫的体验兴趣,设计了观看《三岔口》片段,既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由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毯子功”和“把子功”在武场戏中的重要作用,一举两得。
三、延伸思考,品味京剧表演
1、出示日本漫画《武神戏曲》。
师:日本漫画作家上田宏《武神戏曲》中,梅兰芳成为书中的灵魂人物,他和他的京剧科班成为故事中心。而章节之间穿插的京剧趣味知识,让读者了解到什么是“生、旦、净、末、丑”、京剧如何发源等等。
2、让京剧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艺术走入京剧,让我们走近京剧、走进京剧,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文化,使中国京剧成为一棵繁茂的常青大树,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内容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增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联系,极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被内化了,教学效果被拓展了,情感态度被延伸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