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2.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解释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4、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激发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源于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从而更加地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天气的基本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的影响以及重要性。
常见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如何根据风向标判断风向及风力的大小。
学会使用天气符号。
教学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大家回顾这几天不同的天气,让大家思考天气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多变的天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源于生活,也降低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难度。
二、新知讲解
1.天气定义: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气候的定义: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思考】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学生思考过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天气 气候
1.短时间 1.长时间
2.多变性 2.稳定性
【课堂练习】判断下面哪些形容的是天气,哪些形容的是气候?
1、下列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A、长夏无冬 B、烈日炎炎 C、阴转多云
D、四季如春 E、东边日出西边雨
F、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G、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天气的影响。
用课件展示书上活动题的几段材料,分析每段材料分别分析的是天气和哪个方面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总结归纳出:
材料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材料B: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材料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材料D: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转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天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预知天气,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安排我们的生活、日常出行、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等,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那么我们可以预知未来的天气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预知天气?
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雨区、蓝色代表海洋。
其中白色越白代表降雨的可能性及降雨强度越大,没有云的地区代表晴天。
(2)常见的天气符号:
带领学生们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并给2分钟时间进行记忆。
【抢答活动】学生记忆完毕后,用课件随机展示不同的天气符号,每展示一个,让学生进行抢答。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同时也巩固了新知。
【重点突破】认识方向标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例如:左图为西北风)
风级:一道风尾为 2 级;一个风旗为 8 级。
(例如:左图有 两道风尾,因此为4级)
综上所述,上图的风向标代表的是:西北风4级。
【课堂练习】判读下面的风向标
天气预报
学习完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给学生播放一段近期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下主持人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以及如何看懂天气预报图。
【学生活动】学做小小主持人
看完天气预报的视频,让学生自己尝试扮演下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来进行天气播报。
4.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空气质量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5.作业设计:
①完成课后巩固练习学案
②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每天记录天气情况,并尝试预测第二天的天气。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