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教材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主要探讨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因子的研究。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一节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工业区位的选择:①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燃料和原料的来源、市场等主导因素对比两地的不同区位选择。②当某个因素发生变化后,就会在国家或地区引起一系列工业新趋向,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新兴工业区,带动一片工业地域的形成。在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区,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德国的“斯图加特”等。在我国,也有一个新崛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例如中关村科学城。所以平常要指导学生积极收集案例,尝试分析案例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4.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5.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学重难点】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3、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4、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新课导入】[引入新课]如果现在请你建一座钢铁厂,你需要投入什么?你将把这个厂建在何处?可见在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对众多的因素进行筛选,如通过科学的预算,或根据一些经济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以及专家的讨论、建议等。我们这里通过计算的方法了解钢铁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如何考虑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筛选众多因素,确定主导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发展的条件就是决定工业的区位因素。这节课我们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新课讲解】工业区位因素师:工业的生产,首先应考虑工厂的选址。工厂建在什么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厂商做出合理的决策,假设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决策者,以社会现实为例,分析工厂的区位选择。我们知道,决定工厂的区位,应该全方位考虑问题,并以其主要因素为主。如果我们能把工厂建在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理想的场所很少有,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决策者,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的地方。[合作研究]师:请出六位学习小组长分别选择以下一个或两个工厂,讨论一下这些工厂的位置选择,各组认为应该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重点又是哪些 1.瓶装饮料厂2.甘蔗制糖厂3.皮鞋厂4.电镀厂5.生物工程研究所6.钢铁厂7.炼铝业8.电子装配厂2.各组选一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课件展示)师:同学们在以上工厂的地点选择时,都从经济效益考虑,即找一个生产成本最低而利润最高的地方,如该地原料、水源、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政府政策优惠,市场前景广阔……所以决策时最终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即最具吸引力的区位(两层含义,一是表示优先考虑的区位,二是表示该工业类型区位的趋向)。有些工业区位选择具有一个明显的主导因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指向。(电脑显示工业部门,师生共同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及选择理由)(板书)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部门 区位因素 选择理由甘蔗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原料导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或原料易腐烂变质瓶装饮料、家具厂、炼油厂、食品厂 市场导向型工业 产品增重、产品易损坏或易腐烂变质有色金属冶炼厂、电镀厂 动力导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能量(火电、水电)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业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集成电路、生物工程研究、精密仪表 技术导向型 布局时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思考:钢铁厂的位置选择同学们考虑的区位因素不一,有的同学考虑市场、有的考虑原料……这说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同学们分析一下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方法引导]师:学生可以阅读图4.3,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燃料和原料的来源、市场等主导因素对比两地的不同区位选择。鞍钢和宝钢的区位生:(多个回答)鞍钢附近有铁矿。煤可以从山西、黑龙江等省运入,铁路水路也很便利;宝钢的煤从附近运入,铁矿来自国外,但它接近上海市等等。师:鞍钢附近有鞍山和本溪铁矿、抚顺煤矿等,又可从临近的黑龙江和山西等省运入,还接近沈阳等钢铁消费中心;而宝钢附近虽然没有煤炭和铁矿.但它接近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消费量大,而且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巨型运输船的出现等)冶炼技术的提高劳动力知识、技能的提高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知识拓展]师: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思考钢铁工业布局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最初靠近煤铁产地,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所需原料、燃料减少,而后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逐渐向沿海港口及消费市场大的地区发展。师:最初形成的鞍钢、德国鲁尔区等属于煤铁复合型(原料导向型工业),后来形成的宝钢、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等属于临海型(市场导向型)。[合作研究]生:P60活动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补充完成图4.4空白处的内容。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影响师:可由学生先回答,然后归纳。过渡:除了科技外,还有环境保护、政策、个人的偏好等因素也会影响工业区位的选择。(板书)2.环境师: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各污染方式如下图所示,同学们要认真读图,掌握各种污染的污染源,在工厂的区位选择时,应以不污染当地环境为佳,进行合理选择。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建设一个工厂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受到环境法规的约束。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环境法规约束力有很大的差别,正因为如此,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自己的环境,利用发展中国家开放之机,将重污染工业安置在发展中国家,以转嫁环境污染。在我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政府~方面将城市中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渐转移到农村,另一方面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工厂进行关、停、并、转。除此之外,为保护环境,我们在对有污染的工业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还应逐步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的清洁工业,并生产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板书)3.政策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应从大局考虑,合理布置,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要及时作出调整。那么,政府政策的影响就显得重要了.这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重庆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主要是由于国防的需要,当时我们刚建国,国防力量还显薄弱;进入80年代,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调整重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陆续建立了一些经济区、经济特区,对我国总体国力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末,我国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也明显地拉大,这时国家又出台相应的政策,开发大西部,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近几年来又取得了明显效果。如三峡工程建设、青藏铁路建设、西部油气资源的开发等,有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政府甚至会采用补助的形式,将工厂设在并不盈利的区位。以上通过我国的三个历史时期工业发展重点地区的不同,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而设置工业,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不仅要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板书)4.个人偏好师:在现代社会,厂商个人的偏好对其工厂的区位选择的影响有时是决定性的。例如,许多人乐意到自己的家乡投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还有某厂商爱好打高尔夫球,那么他可能将自己的工厂设置在周围有较好的高尔夫球场的区位。我国许多地区为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旅游、康乐等服务业,道理也就在此。另外,社会上还有这么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按现在来说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种现象称为工业惯性。这类工业在当时建厂时,很可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多因素的变化,按现在的观点分析,又显示出了其不合理性。例如,北京首都钢铁厂建国初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又接近原料地(京西煤矿等)和消费市场,其区位条件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国家的强大,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国际上代表我国的形象,而工业污染严重,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后果。造成工业惯性的原因也很多,例如,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等。工业惯性,正说明了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板书】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工业区位因素1 .工业区位的含义2 .五种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因素1.科学技术进步2. 环境3. 政策4.个人偏好【课后反思】本节课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这也是我们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应重点掌握。关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要明确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应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其中,影响区位选择的这些区位因素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同时了解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中,不仅要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总之,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我们应多方面、全方位考虑,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