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城镇化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题是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必修而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第二节《城镇化》中的第二个课题。整个必修二都是人文地理的部分,第二章是乡村与城镇,本章的安排符合认知和因果关系的循序渐进的结构。本课题前的第一个课题是“城镇化的意义”,这一部分是学习本节课题的前提和知识储备,城镇化的概念需要了解,城镇化的意义也为本课题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本课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世界整体城镇化过程,二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过程,三是综合世界各国进程得出的示意图呈“S”形曲线的城镇化规律。各内貙之间是一种总分总关系,也都不是很难。下一课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本课题最后的规律曲线中有所承转。【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学生群体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此次之前已经学习了半年的自然地理课程,并且学习了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口一章,基本形成了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在上一部分对城镇化的概念和意义有了一定的学习,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加工便可得出结论,因此看来,本课题对学生来说较为容易。【教学目标】1.掌握理解城镇化的含义、标志和意义。(综合思维)2.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及特点。(综合思维)3.联合生活实际,理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地协调观)4.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地理实践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新课导入】同学们,这是1980年我们青岛市的照片,这是,2021年青岛市的照片设问: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又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什么呢?那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城镇化的相关知识解开这些问题。【新课讲解】城镇化的意义【导入】背后是反映了大量的人口往中心城市集中这个趋势,这个趋势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城镇化,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从这个概念中,你是否可以归纳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有哪些?【学生】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提问】这三个指标中,你觉得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什么?【学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教师】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说,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化的发展有哪些好处呢?或者说,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请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意义 具体说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世界城镇化进程【导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世界城镇化进程,请同学们先粗略的看一遍这部分的内容,告诉我可以分为几部分内容?【学生】三部分。城镇化总体进程、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教师】说的很对,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部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1)18世纪中叶之前: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2%。(2)工业革命时期(1750-1900年):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人口增加快,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高。(3)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城镇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教师】下面来讲第二部分,地区差异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先说发达国家,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说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城镇化发展水平高。英国、美国的城镇化在19世纪迅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城镇化水平已达70%。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起步早。看第35页的第二自然段,找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学生】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教师】综合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各网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这条曲线符合一般城镇化发展的实际。A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中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C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使大城市人口减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入】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城镇化的意义,掌握了城镇化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环境问题。下面的表格是城市化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我已经给出了几种污染类别,请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污染类别 污染源 污染物造成的结果 危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表格。污染类别 污染源 污染物造成的结果 危害大气污染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等 煤烟、粉尘产生烟雾,使空气污浊;产生光化学烟雾及酸雨 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生物生存和发育,腐蚀建筑物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过度繁殖,使水体缺氧,危害水生生物生存;有害金属导致公害病发生 破坏水质,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 大于50分贝的噪声 破坏生活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等 垃圾影响环境卫生,占据活动空间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城镇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措施?(共同讨论)总结: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镇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关系。(3)因地制宜,建设人地和谐的生态城市。【教师】请同学们自行阅读下面的案例,看一看非洲国家的城镇化。案例非洲国家的城镇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城镇人口激增。2015年非洲大约有40.7%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人口增长率为全球最高。非洲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不尽相同。目前,北部非洲城镇化水平最高,西部非洲次之,东部非洲步伐较慢。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如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摩洛哥沿海地带、南非首都周边地带城镇化水平较高、速度较快。非洲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城镇的食品与住宅价格相对较高。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生活成本,“城镇贫国”现象日益凸显,贫民窟逐渐蔓延,给城镇和谐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活动探究: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2.28)。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师生共同总结归纳:①城市,尤其大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方方面面在不断地变化,居民生活不便,城市管理面临很大挑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②在城市管理中,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存、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③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据管理、图层分析、制图等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优化方案。【板书】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2.标志3.意义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城镇化进程2.城镇化的地区差异3.城镇化的时间差异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污染2.社会问题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课后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城镇化进程中若城镇化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或城镇化进程过快,都有可能导致城镇化问题的出现。城镇化问题难以避免,但其可以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解决。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城市管理和服务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地理信息技术依托其强大的数据库和多种功能在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