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雷雨》教学设计矛盾冲突中探究《雷雨》的悲情与温情— 《 雷 雨 》 ( 节 选 ) 中 的 人 物 形 象 分 析【设计理念】在高中“双新”改革背景指导下,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四 个方面,以任务为核心整合这四个目标,突出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 开展任务型教学。因此本节课在主标题“在矛盾冲突中探究《雷雨》的悲情与温 情”的基础上设置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戏剧大舞台;任务二:在矛盾冲突中 分析人物形象;任务三:合作探究周朴园形象中蕴含的悲情与温情。任务一通过 编排演出课本剧深入了解戏剧作品,将课堂带入矛盾冲突之中。任务二通过戏剧 冲突全面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任务三:通过合作讨论进行探究 争鸣,深析周朴园形象中蕴含的悲情与温情,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从而展开对 实际问题的讨论。【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内容,2020版《普通高 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此的教学要求是:“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 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 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 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作品共有三课,围绕“良知与悲悯”,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戏剧作品的节 选。“教学提示”要求教师:应该立足于悲剧作品带来的情感震荡,以面对作品 时的实际体验为基础,透过具体的细读品味来导入思想主题的探讨。要注意调动 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阅读经验,打通作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和伟 大作品的互动中去把握作品意蕴,发展人文素养。课本的“单元目标”另对工具性学习作了具体的要求:通过阅读鉴赏、编排 演出等活动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 的基本特征,欣赏戏剧组织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 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理解悲剧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作者的独特艺术创造。【学情分析】在知识积累方面,初中学过《雷电颂》《威尼斯商人》等戏剧,了解戏剧的 形式及基本知识。因此,课堂上可以先提问学生对戏剧的了解情况,再做补充说 明。认知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积累整合与阅读鉴赏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学 生这一优势,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其审美 素质。高一学生的弱项是表达交流,因为进入高中后,学生性情逐渐成熟沉稳, 较之小学初中,少了积极与活泼,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课堂上虽然积极思考,但不 会积极发言,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因此需要想方设法调动课堂气氛,比如分角 色朗读、即兴表演等,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兴趣,或者感 情饱满,富于感染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教学节奏一定要紧凑, 环环相扣,从形式到内容都牢牢吸引住学生。高一 (3)班同学已经完成本单元 的“阅读与鉴赏”专题一《窦娥冤》(节选)的学习,对曲词艺术有了一定的认 识和理解。但学生对于抓取人物语言,剖析人物形象,只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 尚需进一步深入学习。【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人物语言表现的人物心理及思想感情,品味戏剧潜台 词的丰富内涵。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雷雨》全剧,把握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分析人物 形象,体会人物心理。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理解《雷雨》的主题。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了解现代戏剧作品,理解作品中 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学习重点】1. 品味戏剧语言,把握戏剧冲突矛盾;2.全面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心理。 【学习难点】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彩,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作品当中的悲剧 意蕴,体会《雷雨》中的悲情与温情【学习方法】讨论法、提问法、表演法、小组合作法、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进入课堂之前,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一起齐读一下我们本节语文课的课堂 理念:“让我们冷静明白的看世界,让我们温柔多情的看世界,让我们看清文学 那点事儿。”悠悠的过去只剩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之所以还能认出这漆黑天空者,这全 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雷雨》就是其中的一点,它照耀着宇宙 和人类,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雷雨所散发出来的思想的光芒。二、回顾知识:1、《雷雨》为多幕剧,本课节选为第二幕的第一场和第二场。2、戏剧的三要素是什么 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戏剧语言3、课文有几对矛盾冲突 这些矛盾冲突中最主要的冲突是什么 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鲁大海和周萍的矛 盾冲突,鲁侍萍和周萍的矛盾冲突。第一场: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三十年的爱情纠葛。 第二场: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激烈的阶级斗争。三、授课过程:任务一: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来表演,表演《雷 雨》中的精彩选段,带入我们走进矛盾冲突当中。任务二:《雷雨》在紧张的、冲突的、复杂的关系中,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 鲜明有力的行动,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么我们由浅入深地来分析一下 人物形象:1、分析鲁大海人物形象,鲁大海性格与形象小结: 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决心,强烈的反抗精神 斗争经验不足,鲁莽、幼稚工人阶级的真正代表他忠心耿耿地为工人弟兄争取权利,同资本家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尽管在 这场斗争中他是失败者,被工厂开除,但他却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 勇顽强的反抗精神。当然,他有斗争经验不足,幼稚而又鲁莽等弱点。2、分析鲁侍萍人物形象,鲁侍萍性格与形象小结三十年前:逆来顺受;三十年后:清醒理智、冷静克制、自尊刚强、不甘心而 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3、重点分析周朴园人物形象自私、虚伪、阴险、冷酷、狡诈的封建资本家思考:周朴园的形象只有这一面吗 有其他的一面吗 有体现他人性和温情 的一面吗 如有,请同学们深入全面的分析一下。活动设计:由小组探究合作讨论这个问题,让小组代表分别发言。任 务 三 :深入探究周朴园形象中蕴含的悲情与温情探究争鸣: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 活动设计:采用双方辩论的方式,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讨论出周朴园形象方面 具有的矛盾性,冷酷无情与温情悲情共存,在双方交锋辩论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情 感体验。(一)周朴园温情的一面:周朴园感情缺失,需要爱、渴望爱,需要填补内心空白;同时也承认自己有 过错,也有愧疚之心,也散发着人性的光芒。(二)周朴园悲情的一面:作为丈夫,妻子背叛他;作为父亲,儿子背叛他;从戏剧结尾曹禺评说周朴园: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 与鲁侍萍见上一面。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 个小工,这是他的人生;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 也是他的人性。人物形象深度研读:总结:“一个再冷静残酷的人也会有内心不安的时刻”也会有人性,也有温情, 也会渴求爱,也同样悲情。四 、课堂小结合作交流: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获得人生的启示。讨论问题:“当情感和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样选择 ”让学生 做出选择,进行情感教育,教师来对讨论做个总结。《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 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 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 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在戏剧艺术上,《雷雨》臻于 完美之境。它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具有夏日雷雨的 征候;它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丰满而复杂;它具有一种诗意之美,不单单得自文 辞的优美,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 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一起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味。联系生活: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和已知情感经验,通过本课获得人生的启示:“学会选择,遵从本心,坚持良知,获得坦途。” 五 、课后作业剧本在周朴园去精神病院探望两个疯了的女人(侍萍和繁漪)中结束,你能 为剧本写一个不同的结局吗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是阅读和写作)六 、板书设计雷雨(节选)曹禺戏剧冲突 (悲情)周朴园 温情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