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2024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xuě dì lǐ de xiǎo huà jiā雪地里的小 画家3语文 一年级 上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下雪美景第一课时听读儿歌,听清每个字的发音。点击图标,播放视频听读儿歌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儿歌有几句话。123456自读儿歌群 竹 牙 用 几步 为 参 加 洞 着qúnzhúyáyòngjǐbùwèicānjiādòngzháo学认字韵母相同翘舌音平舌音一群 竹叶 月牙 不用 几步为什么 参 加 洞里 睡着qúnzhúyáyòngjǐbùwèicānjiādòngzháo读词语着多音字睡着 着火zháo笑着 看着zhe大家笑着玩耍的时候,屋子着火了。zhezháo动词加一加wèi力+ =为jiā力+口 =加dòng同+氵 =洞为了 因为 为什么加长 加上 加入山洞 地洞 洞口为 加洞识字方法图片对照qún群一个两个一群(数量多)一群图示记字法yá牙月牙 门牙 牙刷 牙医 牙齿shuā yī chǐzhú竹=+竹叶 竹笋 竹竿熟字组词竹:竹子 竹叶洞:山洞 洞口牙:门牙 月牙几:几天 几个为:为了 为什么群:一群 鸟群加:加大 加快步:步子 正步群着步为参竹洞用牙识字游戏加雪花飘飘谁来结合图片读读第一句?高兴互动课堂自由朗读儿歌,画一画雪地里有哪些小画家。(课后第2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圈一圈小画家都画了些什么吧!(课后第2题)雪地找脚印小画家们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呢?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的是 。填一填,背一背(课后第1题)一群小画家竹叶梅花小鸭 枫叶小马 月牙书写:(1)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要对称。(2)横要短。(3)右半部分的撇穿插到左半部分横的下方。组词:竹子 竹叶zhú学写字书写:(1)第二笔竖短横长。(2)竖钩在竖中线右侧。(3)撇收笔略高于竖钩。组词:月牙 门牙yá书写:(1)上窄下宽。(2)横折要窄。(3)竖折折钩的第一折要写在横中线上,写得宽一些。组词:小马 马上mǎ正确读音点一点。课堂演练参加zháozhechāncānzhúzútóngdòng着火洞里竹叶一群参加睡着竹洞口牙用几步笑着门牙为了不用为什么开始第二课时第一关:字词魔术卡复习闯关第二关:找脚印第三关:接力背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小动物们用的什么颜料、什么彩笔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呢?互动课堂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用夸赞的语气,配上动作读一读。这么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可是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轻柔地读一读这个问句,不要吵醒小青蛙哦!像青蛙一样冬眠的动物还有哪些呢?仿照儿歌说一说。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听一听,唱一唱想象画面,仿说句子:还会有谁来和他们一起画画呢?画 。画 。画 。书写:先写短横,再向左略斜往下方行笔,然后向右圆转,最后向上出钩。钩的写法与竖弯钩相同。横折弯钩笔画学习书写:(1)竖撇可先写直一点儿,然后才撇出去。(2)横折弯钩要一笔写成。组词:几个 几天jǐ学写字书写:(1)中间两横不接触两边。(2)中间第二横在横中线上。(3)竖在竖中线上。组词:不用 用处yòng雪地里的小画家结构梳理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冬季里刮呀刮北风,冰天雪地天呀天气冷。我们穿上厚棉衣,小动物怎样过冬。小动物怎样过冬,小羊毛儿长得长,小兔毛儿厚绒绒,燕子飞到南方去,小青蛙睡在泥土中,小青蛙睡在泥土中。拓展延伸一群小画家来到了雪地上画画,其中 没来,因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字词听写课堂演练课 题 3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主备教师【课前解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描述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关注课题:全文以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为线索展开有趣的故事情节,开头“下雪啦,下雪啦!”创设环境氛围,引发兴趣和思考,全文围绕“雪地里的小画家”介绍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等各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画画的行为,揭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关注插图:全文共两幅插图,插图对应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说图意,找出相对应语句。朗读课文中,学生学会借助插图猜字、认字,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够逐步自主地梳理文本信息,较快地读懂故事内容。 关注朗读:正确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注语气和停顿,感受和体会课文轻快活泼的基调,教师指导时尽量避免朗读技巧的抽象指导。教师通过范读、引读、带读、对读等方式,强化不同的语气和语句节奏,引导学生不读破句、不唱读。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在熟读的基础上用欢快的音乐营造气氛,进行配乐朗读。 关注能力培养:本文继第六单元《青蛙写诗》一课,学生尝试学习了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第七单元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基础上,结合课后第2题在朗读中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在交流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 关注科普常识:本课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教学中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形状特征及青蛙冬眠的特点,丰富认知,开拓视野,引发更多问号和思考,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欲望。 关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图示记字法、图片对照等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还可以利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识字,同时关注多音字“着”。教师示范时重点指导注意观察起笔位置和行笔的方向。学生书空练习生字书写,低年级书写时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教学重点】 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2.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课前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马”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下雪美景视频,引导学生畅聊下雪天的游戏。(出示课件3) 教师导入:同学们,冬天下雪的风景是不是很美呢?大家会去雪地里干什么呢? 预设:打雪仗、堆雪人…… 教师顺势引导:课文中的小动物们都跑出来了干什么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2.出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正确!雪地里的小画家都画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吧。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畅聊自己喜欢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的同时与学习的内容也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活跃课题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出示课件4) 听读儿歌,听清每个字的发音。 2.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5)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儿歌有几句话。 (1)交流课文有几句话:5句话。 (2)认读生字。(出示课件6) ①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竹”是翘舌音,“用”和“洞”韵母相同,“参”是平舌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3)认读词语。(出示课件7) ①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 ②去掉拼音齐读。 (4)学习多音字“着”。(出示课件8) 教师讲解:“着”本课“睡着”中读zháo,做动词。做动词时,还可以组词,着火;“着”在之前我们学过的《项链》一课“哗哗地笑着”中读成zhe。还可以给它组词,看着。 (5)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出示课件9)为、加、洞:“力”加两点是“为”;“力”加“口”是“加”。“同”加三点水是“洞”(加一加)。 ②(出示课件10、11)群:一个、两个、一群(数量多),一群大雁、一群鸡、一群鱼、一群大象 (图片对照)。 ③(出示课件12)牙:大象牙齿的图片如同“牙”的最后一笔撇,可以给“牙”组词,月牙、门牙、牙刷、牙医、牙齿(图示记字法)。 ④(出示课件13):竹子图仿佛“竹”字,“竹”由两个形似部分组成,主意它们的异同,我们可以给“竹”组词,竹叶、竹笋、竹竿(图示记字法)。 (6)熟字组词,巩固识字。(出示课件14) 几:几天 几个 竹:竹子 竹叶 为:为了 为什么 洞:山洞 洞口 群:一群 鸟群 牙:门牙 月牙 加:加大 加快 步:步子 正步 (6)识字游戏——雪花飘飘。(出示课件15) 3.教师过渡:我们把字词读得又快又准了,现在把这些字词送到课文里,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大声朗读肯定读得更好听,快开始吧。 指读课文,生生评价。 教师引导: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1:他读得特别正确,都没有错别字。 预设2:他读得每个句子都非常流利。 三、再读课文,提取信息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品读第1句话。 (出示课件16)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可真不错!谁来结合图片读读第一句?你知道用什么语气读吗? 指名学生读,教师启发想象:下大雪的时候,看到地上一片洁白,你们的心情怎样?朗读时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吧! (2)品读第2、3句话。 ①(出示课件17)下雪了,有哪些小画家来到了雪地里呢?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 (答案: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板书: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②(出示课件18)他们画了什么吗?赶快从课文里找一找。 预设1:小鸡画竹叶。 预设2:小狗画梅花。 预设3:小鸭画枫叶。 预设4:小马画月牙。(板书: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③(出示课件19)观察插图找脚印。 教师引导:知道了四位小画家的“作品”后,你能把插图上小画家和他们对应的“作品”连一连吗? 生连一连,教师借助课件引导学生核查答案。 ④(出示课件20)观察作品找不同。 教师引导:小画家们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呢?提示:可以按照下面的句式来回答。 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的是 。 (示例:小鸡 竹叶 小鸡 竹叶) 教师提示: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 ⑤按照节奏读一读。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2.(出示课件21)填一填,背一背。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 。 小鸡画 ,小狗画 , 画 , 画 。 (答案:一群小画家 竹叶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四、指导写字,养成习惯 1.指导书写“竹”。(出示课件22) (1)老师带读“竹”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竹”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要对称。 ★横要短。 ★右半部分的撇穿插到左半部分横的下方。 (3)学生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2.指导书写“牙”。(出示课件23) (1)老师带读“牙”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牙”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第二笔竖短横长。 ★竖钩在竖中线右侧。 ★撇收笔略高于竖钩。 (3)教师范写,学生先描红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3.指导书写“马”。(出示课件24) (1)老师带读“马”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马”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上窄下宽。 ★横折要窄。 ★竖折折钩的第一折要写在横中线上,写得宽一些。 (3)教师范写,学生先描红再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5)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前3句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用、几”2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背诵课文。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闯关,导入新课 创设复习闯关的情境,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用在闯关游戏中复习旧知。 1.第一关:字词魔术卡。 (1)(出示课件26)教师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2)全班齐读生字卡片上的词语。 2.第二关:找脚印。(出示课件27) 把雪地里的小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连一连吧! 3.第三关:接力背诵比赛。(出示课件28) 上节课学习的前三句话你能背诵吗?快来接力背一背吧! 教师过渡:同学们课文中的信息记忆得非常准确呢!下面咱们继续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画画的? 二、品读释疑,理解课文 1.品读第4句话。 (1)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出示课件29) 小动物们用的什么颜料、什么彩笔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呢? 预设: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教师引导: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猜到,小画家的画其实是什么? 预设:小动物的脚印。 (2)指导朗读。(出示课件30) 教师引导: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真是又顽皮又聪明,看他们的绘画水平可真高!让我们带着对小画家们的称赞一起读一读吧。我们还可以配上动作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品读第5、6句话。 (1)理解内容。(出示课件31) 教师引导:这么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可是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预设:他在洞里睡着啦。 (2)指导朗读。(出示课件32)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教师引导:青蛙在洞里睡着啦,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预设:温柔些,不要把他吵醒了! 教师引导:是的,让我们轻轻地读一读最后两句话,可千万不要吵醒青蛙啊!你再试着读一读这两句。 (3)拓展知识,仿写儿歌。 ①教师补充冬眠小知识:每当气候渐渐变冷,食物缺乏的时候,许多动物就迸入冬眠。所以,冬眠现象是动物生存斗争中对不良环境适应的一种方法。 动物在冬眠期间,伏在窝里不吃也不动,或者很少活动,呼吸次数减少,体温也降低,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非常微弱,等到身体内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快要用光时,冬眠期也将结束了。 教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冬眠的习惯? 预设:蛇、刺猬、熊。 教师小结:还有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小动物都有冬眠习惯。 ②仿写。(出示课件33) 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示例:熊)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设疑追问、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文本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用指读、齐读的方式把不同语气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为以后背诵课文奠定基础。) 三、尝试背诵,仿说句子 1.多种方式,背一背。 (1)熟读成诵。 对读——开火车读——自由读。 (2)听歌曲帮助背诵。(出示课件34) 听一听《雪地里的小画家》,跟着一起唱一唱,背一背。 (3)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教师提示:雪地里小动物分别画的什么画?谁试着边做动作边说一说。 预设:学生一边模仿小动物在雪地里的动作,一边回答。 教师引导:你能背过课文了吗?也可以加上动作呦。 预设:学生一边快乐地做动作,一边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仿说句子。(出示课件35) 还会有谁来和他们一起画画呢? 预设1:小鸟画竹叶。 预设2:小猪画月牙。 预设3:狮子画梅花。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不同的脚印画出了不同的图画,都为冬天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想象真丰富呀!等到了下雪天,你也到雪地里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吧!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仿写儿歌,链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说话写话能力,丰富学生积累。) 四、学写笔画,书写指导 1.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1)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书写要点先写短横,再向左略斜往下方行笔,然后向右圆转,最后向上出钩。钩的写法与竖弯钩相同。(出示课件36) (2)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几”。 (1)(出示课件37)老师带读“几”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几”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竖撇可先写直一点儿,然后才撇出去。 ★横折弯钩要一笔写成。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用”。 (1)(出示课件38)老师带读“用”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用”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中间两横不接触两边。 ★中间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竖在竖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教师反馈评价。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下雪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在雪地里开始画画,小青蛙躲在洞里睡着啦,其他小动物怎样读过寒冷的冬天呢?一起来听听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吧!(出示课件40) 小动物怎样过冬 冬季里刮呀刮北风,冰天雪地天呀天气冷。 我们穿上厚棉衣,小动物怎样过冬。 小动物怎样过冬,小羊毛儿长得长, 小兔毛儿厚绒绒,燕子飞到南方去, 小青蛙睡在泥土中,小青蛙睡在泥土中。 2.巩固练习。(出示课件41)【板书设计】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青蛙 冬眠【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篇课文短小、生动有趣,有问有答,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体会各句话所表达的感情,第一句要特别读出感叹的语气,将看到下雪的高兴心情表达出来;第四句要读出你对小画家们的称赞;最后一句要轻轻地读,可不要把青蛙吵醒哦。学生一边体会一边朗读,读得声情并茂,兴趣盎然。此外,教学中合理地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除了青蛙,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乌龟”等动物。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课外知识。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只是单一地使用激励性评价,效果不够显著,后期我将丰富自己的教学评价语言,给予学生及时的、多样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 雪地里的小画家 优质教案.docx 3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版】.pptx 下雪美景.mp4 几.mp4 字词听写12雪地里的小画家.mp4 牙.mp4 用.mp4 竹.mp4 课文朗读12雪地里的小画家.mp4 马.mp4 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mp3 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mp3 魔术游戏配乐.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