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核心素养】1.掌握张骞通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感受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家国情怀)2.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地位,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时空观念)3.掌握两汉对西域管理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知识梳理】一、张骞通西域观察《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局部)》,思考西域指的是哪里。完善张骞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1.西域:汉朝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2.概况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发展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结果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具体情况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二、丝绸之路1.研读教材,说出陆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在这条路上传播的主要物品及技术有哪些 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是什么 (1)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2)物品及技术:(3)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观察《汉朝海上航路图》,将路线填写完善。(1)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斯里兰卡。(2)从山东沿岸出发,到达朝鲜和日本。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1.研读史料,“建都护之帅”与西汉在西域设置的哪一机构有关 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1)机构: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2)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2.史料中提及“班超奋封侯之志”,研读教材回答班超经营西域以及东汉政府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措施。(1)班超经营西域:73年,东汉朝廷派班超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联系;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其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2)东汉政府管理西域: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课堂训练】1.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通过这条道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西汉时这条道路的起点是( )A.洛阳 B.长安 C.开封 D.大都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我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南稻北麦,南甜北咸”的饮食风格。下列源自西域的食物传入中原后,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些食物的传入始于( )A.丝绸之路开辟 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3.教材中关于丝绸之路这样描述:“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和歌舞等传入中原。”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推动了文景之治局面形成C.掀起了亚非贸易往来高潮D.加速了大一统格局的出现4.“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在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这段材料反映了( )A.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B.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C.丝绸之路是一条军事、外交之路D.陆上丝绸之路没有海上丝绸之路发达5.如图是我国古代农作物传播示意图,促进第二阶段物种交流的是( )A.蒙恬北击匈奴 B.张骞出使西域C.中原人口南迁 D.北魏统一北方6.如图为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据此可知,当时( )A.欧亚大陆商贸往来频繁B.贸易交往促进民族迁徙C.海上丝绸之路占据主导D.全球贸易网络初步形成7.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根据某个历史事件编制了一部情景剧,其中具体剧目如表。据此判断,该剧本演绎的历史人物应是( )剧本 第一幕:为国分忧,路上征途第二幕:匈奴利诱,威武不屈第三幕:十年生死,不忘使命第四幕:归途出逃,诉说见闻第五幕:率领使团,再次出访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8.《史记 大宛传》记载:“大宛国……马嗜苜蓿。汉使张骞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材料中描述的事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A.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B.促进了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C.巩固了大一统王朝D.提升了科技生产水平9.经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传到了英国,同时也使英语中增加了silk一词。在此基础上,通过派生、转化等方式,英语中又产生了silky,silki﹣ness,silked,silken等词。这表明( )A.贸易交往促进文化发展B.文明交流互鉴推动社会进步C.中文国际地位受到挑战D.英语语言传播促进教育发展10.他投笔从戎,随军出击北匈奴,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东汉经营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称“班定远”。他是(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班勇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在急欲认知西域诸国的刺激下,派张骞为中郎将,令携持节副使多人,携牛羊万头与数千万金币,向西域进发……为了保证通往西域诸国的道路畅通无阻,汉武帝于河西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控制河西交通,横贯欧亚非大陆、沟通西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丝绸之路由此开辟。材料二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贯通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此后,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汉朝政府在西域沿线修筑长城,构筑军事防御设施,保证了往来道路的畅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10 BAABB ABBAB11.(1)目的:了解西域诸国;反击匈奴。(2)条件:汉朝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汉朝的对外政策(汉武帝/统治者重视);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交通道路;汉武帝设置西域四郡;汉朝政府的保护和经营;汉朝在西域沿线设置机构、修筑长城。(3)意义: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北的开发和发展;有利于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